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艳芹 《神州》2014,(8):5-5
《高老头》作为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父亲溺爱女儿的故事,并且父亲对女儿的溺爱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本课题首先分析了高老头的父爱特征,进而对高老头的父爱悲剧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陈煊赫 《神州》2013,(24):8-8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而《高老头》也是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曹新月 《神州》2013,(24):5-5
本文以《生死场》为例,总结其中典型女性的生命轨迹,并对女性悲剧命运的缘起进行分析,最后,将女性的悲剧命运上升为人生、民族的悲剧命运,考察其整体悲剧意识在《生死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胥润芳 《丝绸之路》2010,(14):52-54
《雷雨》自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上发表以来,尤其是在1935年被搬上舞台后,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历演经久不衰,并得到广大文艺工作者非同寻常的青睐。这部作品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深刻的悲剧艺术。《雷雨》广泛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受到易卜生"社会悲剧"、古希腊"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等的影响,从本民族的生活出发,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悲剧冲实,描写平凡生活中受压迫与扭曲的悲剧人物,反映出悲剧深刻、丰富的社会意义。《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爱情悲剧文学作品,在纳西族民间文学中占较大的比重。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悲剧作品,如《鲁搬鲁饶》、《游悲》、《达勒阿萨命》等。这些凄厉哀婉的悲剧文学作品,是过去纳西族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中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对此作一点初步的探索。一、牵情引泪的美之哀歌—殉情从记载于东巴经中可上溯到游牧向农耕过渡时期的叙事长诗《鲁搬鲁饶》直至封建社会产生的《游悲》、《达勒阿萨命》、《放猪栽桃》等悲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史记》中的悲剧,较系统地阐述了《史记》中的悲剧美。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史记》中悲剧意识的贯穿。认为此种意识体现在天命与人力、生存与超越、理想与明实的冲突中,并由这些,中突展现出苍远的悲剧美。二、《史记》中悲剧情境的创设。认为它主要采取选题、场景烘托及用实写与虚写、以神领形等技法的方式来体现,从而增加了悲剧美的效果。三、从《史记》看历史美学的独特性。略谈了历史作为美学的可能性,提出了历史美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贾樟柯是关注底层人物较为细致的一个导演,对其电影《三峡好人》进行个案分析,从悲剧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影视符号学的理论观点,分别从主要人物的境遇式悲剧命运、烟酒茶糖不同章节的文化意象和组成影像整体的声音符号探索其悲剧底蕴,概括出《三峡好人》的“悲剧人文主义”观念在审美意义上对传统悲剧的超越,最后对中国式悲剧生态电影创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梁文娟 《沧桑》2008,(3):234-235
《三国演义》是一部大型的史诗悲剧,小说借助历史重树传统,宣扬儒家传统,呼唤明君,呼唤英雄,然而在现实中,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传统已被遗忘,一切成空。《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的史诗悲剧,它既是三国时期刘蜀集团的英雄失志的悲剧,也是作者理想搁浅的悲剧,更是一部民族大众召唤传统文化的史诗悲剧。  相似文献   

9.
胥青云  房永彬 《神州》2012,(34):211
《高老头》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它真实再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揭示和批判了法国社会金钱支配下资产阶级道德缺失和人性的冷漠无情,并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可称得上是"法国社会的风俗史"。我将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性的弱点导致了人生的悲剧,人们在悲剧之后又开始救赎,然而,一个悲剧的结束其实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电影《生死朗读》深刻地阐述了人性弱点与救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臧金英 《神州》2013,(26):17
古希腊的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注重对女性命运的关怀,他的著名戏剧代表作《美狄亚》取材于神话故事,以主人公美狄亚的悲剧性一生为线索,表现了美狄亚对爱的执着,即使最后的命运是悲剧的,她由此也成了经典的悲剧形象。而黑格尔以其独创的精神对悲剧学说作了系统的研究,由此,本文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对《美狄亚》进行其悲剧命运分析。  相似文献   

12.
辛慧 《丝绸之路》2010,(4):65-66
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有着浓厚的悲剧意蕴。巴金笔下的悲剧,可分为个体生命的死亡悲剧、个体性格的死亡悲剧和整个"家"崩溃灭亡的悲剧。在作者抒写死亡悲剧的背后,有对旧制度的憎恨,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悲剧是种节奏形式,它体现了情感的基本结构。悲剧之所以"悲"主要是因为其情感危机的不可逆转性。在《雷雨》中则主要表现为悲剧主题中欲望的诱惑性、悲剧人物命运的不可逆转性和悲剧情境的有机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宋梦晨 《神州》2013,(15):10-11
本文将《俄狄浦斯王》歌队置于古希腊悲剧歌队的大的语境之下,发掘其在悲剧歌队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意义。而回到该悲剧歌队本身,其所承载的两种文化精神的形式外化则体现在为悲剧目的的实现、悲剧家的道德评判标准,甚至包括该剧本身对传统悲剧中歌队的形式改造等诸多方面。而《俄狄浦斯王》歌队所以能取得无比深远的意义也正源于两种文学精神的博弈和妥协。这两种文化精神的博弈与妥协及其形式上的外化则是整个歌队乃至整部悲剧的主题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一幕催人泪下的悲剧。但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时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王实味,在《解放日报》上陆续发表了《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及《硬骨头和软骨头》等杂文,被当时中央社会部长康生上升为政治问题,随着又居心险恶地给王实味罗织捏造了“反  相似文献   

16.
饶忠祥 《文史天地》2007,(12):52-54
这是一部《孔雀东南飞》式的爱情悲剧,一位伟大诗人的悲剧。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这样的悲剧越少越好!  相似文献   

17.
《夜色温柔》中作家菲茨杰拉德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悲剧式主人公—迪克·戴弗,但是迪克的悲剧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通过对主人公的神话原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迪克身上凝结了整个人类的悲剧,充满了所有悲剧的崇高和美丽。  相似文献   

18.
浅析《九歌》的悲剧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歌》是《楚辞》中一组比较特殊的诗歌,它是中国文人文化和民间宗教祭祀文化的伟大结合。屈原以一颗浸透辛酸的丰富心灵感受着生命、爱情和时间等这些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命题,从而使《九歌》具有独特的悲剧意蕴。本文试从悲壮美、悲伤美和悲叹美等三方面论述之。得出结论,认为《九歌》的悲剧意蕴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后代文人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悲剧文学的源头。  相似文献   

19.
从《代悲白头翁》与《葬花吟》的相似性出发,讨论二诗的渊源及其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20.
悲剧精神是指人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苦难与毁灭的必然性时主体所表现出的抗争与超越精神。奥尼尔的成名作《天边外》是古希腊悲剧的现代回响,富于悲剧精神,具有了很高的悲剧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