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中国的原子弹,大家都能想到钱学森、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与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的热血青年。杭州老人吴银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提起中国的原子弹,大家都能想到钱学森、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其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还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与原子弹有过亲密接触的热血青年。杭州老人吴银强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3.
幽默属于审美范畴,是滑稽的一种表现形式;修辞属于语言学范畴,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二应有不同的表现手法,虽然幽默常常借助修辞来表现。本联系修辞手法的运用探讨幽默的表现形式,论述了幽默的两种手法:故意用一本正经、郑重其事的语气来描述相对说来无足轻重、不值一提的事故;故意用轻松随便、粗浅通俗的笔调来描述相对来说正二八经、庄重严肃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陈来元 《百年潮》2007,(8):61-63
1958年,中国兴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民公社最终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在以色列,有一种被称为“基布兹(KIBBUTZ)”的农业合作组织,规模虽没有中国当年的人民公社大,但其姓“公”不姓“私”、姓“社”不姓“资”的性质比起中国的人民公社来,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故熟悉以色列“基布兹”的中国人都称它为以色列的“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5.
杨晓娜 《神州》2013,(15):128-128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蓬勃展开,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学习,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给予合乎人性的教育。怎样使美术课更加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的要求,延伸美术课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我认为,美术教育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美术课堂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6.
马军 《文史春秋》2012,(3):58-63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逐渐凸现出种种职业道德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本文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读解经济与道德关系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上的本质与表征,进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道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以文学研究著称的陈平原先生,以其文学研究的视角来展现"史学革命"中的"文学书写"一面。经笔者阅读思考,暂将文章分解、重构为三部分,即"‘文界革命’的影响"、"述学文体的经营"及"文人习气与史家的文章技术"。以上三者围绕史学革命中的文学层面逐层递进、展开,我将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物周刊》2012,(41):63-63
在这个便携式终端产品主宰的时代,对于工作繁琐的你我而言,手机不在身边的后果不仅很严重,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15、16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建立“乌托邦”社会的构想。不同的时代及地理环境下,两人本着同一个社会理想,以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两种不同世界。其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老子的无阶级观与莫尔的“奴隶”阶级观。  相似文献   

11.
李华兴  ;徐晶晶 《神州》2014,(3):154-154
文章认为:我国"民族自治权"中蕴含着民族"自决"思想,运用"自治下自决权"能更好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15、16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建立"乌托邦"社会的构想。不同的时代及地理环境下,两人本着同一个社会理想,以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两种大同世界。其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老子的无阶级观与莫尔的"奴隶"阶级观。  相似文献   

13.
黄诗玉 《沧桑》2012,(3):30-32
北伐战争时期有两支战功卓著的军队第四军与第七军。通过对他们"铁军"、"钢军"称号的获得,两支部队的主将领对北伐决策所起作用,北伐后两支部队的去向等问题的研究,使我们更能尊重历史,对这两支部队在北伐中的作用及贡献给予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学是20世纪日本文坛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态,因此日本学界对其理论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论争不断。本文从其中的一个问题即产生的源流出发,在梳理日本大众文学源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大众文学与日本的“近代”、“文学”等概念确立的内在关联。日本近代社会促成了大众文学的发生,而大众文学也起到了塑造日本国民精神与素质的重要作用;日本文学的近代性孕育于大众文学,而大众文学也承载了日本近代文学独特的生命力。至少在源流上,在日本是不存在大众文学与纯文学的界限之分的,二者的对峙图式只是其发生的一种建构而已。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众文学是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确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近代”大众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大正末年到昭和十年(1935),作家多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幕府禾期至明治初期,实质是通过文学的方式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大日本帝国”的历史的再发现;第二时期,昭和十年至1945年战败,作家大多表达了作为“大日本帝国”国民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体现了日本知识阶层的“国民化”,这一时期的《宫本武藏》更被认为是日本国民自我的确认之作。然而,从战时的《宫本武藏》到2010年时代小说《天地明察》的畅销,我们仍能透视出内在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田炜 《考古与文物》2012,(2):103-105
西周金文和战国晋系古玺中有一个从从世的字,旧有"朑"、"■"、"■"、"■"、"■"、"■"和"百世"合文等多种释法,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字形的比较分析,支持释"■"的观点,并进而指出"■"、"世"二字的古音相近,"■"实际上是一个两声字,是"世"字的异体。本文还通过对"■"字及与其形近诸字的形体辨析,指出战国齐系古玺中一个被释为"眅"的字应该改释为"■"。  相似文献   

17.
档案馆多双向互动机制是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中的一种档案馆工作方式,有待于对其进行研究完善。本文对建设档案馆双向互动机制的必要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黄祸论”或“中国威胁论”的历史与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衔天 《百年潮》2007,(1):11-14
“黄祸论”或“中国威胁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解一下“黄祸论”的百年史,分析一下其实质所在,对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能使我们保持更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是由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所决定的。“一国两制”是当代中  国实行的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选择 ,它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 ,与中国传统的“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本质的合理内质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20.
王健 《文博》2002,(5):31-37
西周都城区域内有“县(寰)”与“郑(奠)”,两者相互关联,同时也与“王畿”、“畿内诸侯”、“郡县”等概念相涉。根据学者研究“县”、“奠”的性质是周王最早的直辖地域,属于“王土”,这是正确的。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县”、“奠”的发展方向,不但像学者说的与后来的郡县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有向“诸侯国”变化的趋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