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李孝成 《神州》2012,(16):100-100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新教学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世猛 《神州》2012,(31):142-142
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坏,关键不在于教学工具的先进与否,而在于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地位的学生们。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多多少少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学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能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达到教育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靳力 《神州》2012,(7):242-242
中学英语教材其内容越来越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新课程背景下,引领教师开发教材时用的频率比较高的一句话。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资源。但教育的超前性与教材的滞后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应用。"。因此,教师要改变"用教材教"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  相似文献   

6.
王志刚 《神州》2012,(13):223-22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也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即是教的“客体”又是学的“主体”,影响学生的是教师,没有课堂上的指导和影响就没有了教学过程。总之,体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师要教正确和讲明白。  相似文献   

7.
刘春美 《神州》2013,(23):97-97
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法指导。因此,课外预习讲方法、课内自学指导逐步深化、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王珊 《神州》2014,(9):120-120
生本教育是近几年来,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是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习、探究与合作等,这些都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教学组织上,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法指导.因此,课外预习讲方法、课内自学指导逐步深化、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黄桂新 《神州》2011,(8S):67-67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已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本人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几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李玲玲 《神州》2011,(7X):190-190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为它是要因人、因地、囡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我们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2.
李雪平 《神州》2012,(21):121-121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舍有为达“不教”之目的必须有一个“教”之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该并且也无法代替。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魏秀萍 《神州》2012,(9):196-197
如何教好英语课?这一直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和英语教育工作者所不断探求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该问题的探讨更凸显其重要性。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验、调研、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我认为教学是充满情感的尝试、总结的过程。当今的学生思维敏捷,能动性强,教师不能凭借以往的经验,一味的灌输,硬性的让学生接受,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这也正是对广大教师的要求,而作为英语教师,教好英语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教好英语课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心 《神州》2012,(31):108-108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影响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居于首要地位。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而“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因此,教育的艺术在于善沟通激励,班主任如果能恰当适时的运用情感教育方式,对于班级的良性发展一定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李颖 《神州》2013,(18):78-78
教师的教学,应该从“教”到“不教”。“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要的是:怎样做才能实现由“教”到“不教”?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明确提出: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方法即“金针”。  相似文献   

16.
李瑾 《神州》2012,(3):114-115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充分阐明了现行教育的主体。对于目前的小学教育,小学生需要老师不断的营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当今的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那么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太传统。在教学中就应该随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兴趣教学”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兴趣教学”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相似文献   

17.
王书芳 《神州》2012,(6):367-368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18.
贾博茹 《神州》2013,(20):192-192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老师不是独自讲课,每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的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在课堂教学流程安排上,在以“目标一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一展示”的这一新进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探究、交流中,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静 《神州》2012,(6):258-258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理念的实施往往靠课堂教学来体现,而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应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知识社会的钥匙,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应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仍是有很多问题和观点有待思考。  相似文献   

20.
蔡祥顺 《神州》2013,(4):71-71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合二为一的,就教师的“教”而言,需以情感为基础。在充分的准备下,通过优化教学策略、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而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文章也就结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上述内容就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相应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