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德美 《神州》2012,(10):53-53
我认为,作文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为指导思想,坚持作文与做人并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因而,教师要潜心钻研,不断探索,勇于更新,因人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
李胡娟 《神州》2012,(4):38-38
大量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不是以老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意愿,把积累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以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教给学生适时应用所积累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刘苏 《神州》2012,(24):166-166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李瑞芳 《沧桑》2013,(5):123-125
语文实践活动课如今开展得如火如荼,它强调动态的学生亲身实践,评价方式相对是“动态”和“隐性”的,缺乏一个统一的、明晰的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以及分值的分配往往令人困惑,造成在实践活动过程当中评价的模糊性与主观性。在长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及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最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依旧是分数,即尽量将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细化量化为分值,以分值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将“隐性评价”转化为“显性评价”。在本文中,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具体说明这一评价方式,并就其评价重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齐娜 《神州》2012,(22):110-110
本文从在“指尖上跳跃智慧”、在“再创造”中开发潜能、在实践中“产生”真知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会会 《神州》2012,(1):47-47
数学活动是让人的智力得以开发,技能得以锤炼,思维得以启迪,想象得以丰富,能力得以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个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从自悟到行动,这一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发过程。我们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并非拒绝间接经验,其实,学生学习的过程绝大多数接受的是古人的内接经验,而是加强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创新来培养自身的能力,开发出潜能。  相似文献   

7.
张花蕊 《神州》2011,(10):77-77
写作能力是语文最高层级的能力。在中学阶段,作文所占比值很大。同时,作文教学又是让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王风芹 《神州》2012,(18):233-233
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这种背景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和创造。传统的语文教学受教学目标和教材的严格限制,不能随意安排内容,甚至产生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丰富的自主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活”起来,达到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朱凤兰 《神州》2011,(5X):84-8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又是学好语文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0.
王娟 《神州》2012,(9):103-104
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将语文课程内学到的间接经验和知识技能进行运用.使之熟练并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挺进,在使语文的工具性得到掌握的同时,使之与语文的审美性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如格林所论述的“审美理性”。  相似文献   

11.
王崇 《神州》2014,(11):98-98
中职语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教学大纲相关要求的需要,是语文学习特点的需要,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中职语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准确定位,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突显创意,不能造成思维定势,有效运作,不能急于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2.
戴东明 《神州》2012,(9):119-119
语感就是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吕淑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既然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3.
写作能力是语文最高层级的能力。在中学阶段,作文所占比值很大。同时,作文教学又是让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件事。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与  相似文献   

14.
张向东 《神州》2011,(6S):99-99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王红梅 《神州》2012,(4):255-255
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渗透性、感染性、发展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立足于教材,从阅读感悟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人文熏陶。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富有人文色彩的一面,揣摩人文意味,感受人文精神,吸收人文精髓,培养爱国情怀,奉献精神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当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存在着矛盾,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的现状与语文教学有着直接关系。本文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解决的相关对策,使学生真正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郭日芳 《神州》2011,(6X):74-74
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语文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教师应在这方面下功夫。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李义静 《神州》2011,(6S):32-32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9.
郭玲美 《神州》2012,(29):222-222
学习的创造性源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适当的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学生再自我参与中产生心理体验,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张敏芝 《神州》2012,(22):74-7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高尚的审关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而进行美感的培养,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感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