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丽芳 《神州》2012,(3):77-77
人格是人的个性特质品格,人的尊严,人的立身之本。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子心更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膏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特定的年龄段和即将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学生人格塑造是适应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推崇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举,在素质教育中突出德育教育是加强人格教育的基本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并循序渐进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孙永昌 《黑龙江史志》2013,(15):295-295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自信心不足、认识不够客观、道德人格不完善的问题。为此要注重建立课堂民主关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朱德有 《神州》2013,(1):254-254
大学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更能够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与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加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尤其是目前,在现代化教育中,早已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不仅仅是重视学生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动力。所以,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对大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其拥有独立、健康、完整的人格,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做出有益铺垫。  相似文献   

4.
施建丰  周鹏飞 《神州》2013,(7):79-79,81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在我国,这种思想产生于80年代。所谓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快乐体育"在形式上是以快乐地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本质含意是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体能教育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认识体育,接受体育,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人格素质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格教育,引导中学生不断塑造和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使其懂得怎样充实与发展自我,完善个性,健全人格,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中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认知对象,做出肯定什么或否定的思考过程,它是以问题为起点,认知能力与情感的结合体,既是一种思维技能,又是一种人格或气质。该思维能力在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工程,思想政治教育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思想文化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完美的思想人格,其对学校和中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理想人格教育已成为当前广大中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对中学思想政治与理想人格教育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8.
黄平 《神州》2012,(3):395-395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对人类命运、人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人文精神是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中,由人类优秀文化沉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新儒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尝试着改变一下港台新儒家努力的方向,寻找一种新的路径或方法,去把孔孟儒家开创的道德人格教育在当下“活化”起来.本文主要借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书中提出的重视“体验”的理论以及中国佛教禅宗禅师们教导、开示门人的方法,就如何在当下社会中“活化”传统儒家的人格教育并使之落实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提出初步的想法与思考,以期对今天从事人格教育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小平 《攀登》2007,26(3):145-146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者,养人格之事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必须承担起构建学生人格大厦的使命,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在论述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缺失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人格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叶爱华 《黑龙江史志》2013,(15):215-215
在历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个人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思考和体会,期望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龚玉玲 《神州》2012,(19):24-24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行历史教材从体例结构、内容编排到细节取舍,无不体现了生动性、知识性、科学性、人文性等特点,凸显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给学生“有血肉的历史教育”、“充满人性的历史教育”、“有生活气息且富于思考的历史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历史教育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吴瑷敏 《神州》2013,(31):111-111
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本性、特殊性。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各种教育的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极其重要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  相似文献   

15.
王世红 《神州》2011,(8S):20-20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我们要抓住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好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人的个性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的个性初步发展形成的时期。这时期,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以教师为楷模,因此,教师正确巧妙的引导对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很重要。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利用数学课堂,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6.
蒲黎 《神州》2012,(32):80-80
政治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政治教材这个载体,挖掘其中的人格教育因素,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知识交流、能力养成、灵魂碰撞的过程,实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7.
黄丽芬 《神州》2012,(21):10-11
农村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造就了农村家长人格的特殊性。家长人格的完善是家庭教育成功实现的重要力量,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发展,保证家庭和社会和谐安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先探讨人格教育的定义。探讨农村的特性,进而分析农村家长人格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找出完善农村家长人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冬 《神州》2011,(9):67-67
素质教育是当今青少年教育的关键,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而音乐的教学工作恰恰是净化青少年心灵,开拓青少年思维。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我形象完善的最好教学类型。因此,我们要切实抓好音乐教学工作,从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们真正懂得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完整的人格。本文从音乐教学中的某些误区谈起。使学生和家长正确对待音乐教学工作,并对音乐教学如何能过提高学生们的素质培养做了一系列阐述。  相似文献   

19.
索曼 《神州》2011,(5X):163-163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个人、社会、机构、规则、民族、国家等等,每一种在历史中生成并于现在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历史性。一切事物的历史性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历史性。~((1))对历史的更好理解是人更好地认识世界的一种必要基础,最终服务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此而言,历史研究确实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国际关系研究同样基于历史理解。在近代史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史学意义体系,即科学理性体系和历史理性体系,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