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含 《神州》2013,(18):79-79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改变传统的“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可以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到生活中去广泛地运用,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孙卫贤 《神州》2011,(5S):17-17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汉语工具。有了它,我们可以深味人间真情,感受嬉笑怒骂,谱写爱与美的赞歌。可是“语文难教”却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如何教好语文、  相似文献   

3.
吴世玖 《神州》2013,(21):77-77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奠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为培养新世纪人才打基础的艰巨任务。为防止新世纪教育工程出炉的产品出现“废品”、“次品”或“危险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文道结合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春红 《神州》2014,(11):75-75
<正>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作为语文老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学习,必须重视平时积累。这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提高语文成绩最有效的方法。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积累就是开源;只有开源,才能浚流。语文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李俊海 《神州》2012,(15):81-82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减负”是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它向以往的“课堂不会课外补”的应试教育亮起了红灯。学生厌学现象也给基础教育中一些教学弊病敲响了警钟。为了不再有“误尽天下苍生皆语文”的指责,名师们的“情感教学法”、“导读点拔法”、“逆向思维法”“教学管理法”无疑都成了语文教师们效仿借鉴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甄寒伟 《神州》2013,(20):162-162
在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现在,我单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一浅述。如果教师能把学生阅读抓好,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的语文教学,“读”是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培养。通过“咬文嚼字“来摸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亦可通过写作者的写作的背景等,经过分析思考,理解作者依据中心思想如何选材、构思以及用词等。这样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领悟语言材料的含义,语文能力随之也就得到提高。这个过程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学似的粗读、教师的讲读、最后进入精读。始终是一个“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下面就浅述一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董雪 《神州》2011,(2):44-44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与文密不可分,不可偏指,所以称为“语文”。然而“语文”又来源于生活,故在教学生学“语文”时,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会用“语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之美     
其实,在枯燥无味的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题记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我谨慎地问语文:“美是什么?”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是一种美;清晨出海捕鱼,傍晚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菊梅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四门功课。现在,我单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一浅述。如果教师能把学生阅读抓好,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指日可待。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的语文教学,“读”是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培养。通过“咬文嚼字“来摸索文章中所表达的内涵,亦可通过写作者的写作的背景等,经过分析思考,理解作者依据中心思想如何选材、构思以及用词等。这样经过一次或多次反复,使学生不断领悟语言材料的含义,语文能力随之也就得到提高。这个过程贯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自学似的粗读、教师的讲读、最后进入精读。始终是一个“读”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下面就浅述一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尚丽艳 《神州》2012,(16):275-275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相似文献   

11.
尹月红 《神州》2012,(12):71-71
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然而语文教学评价却仍是课程改革的瓶领。有些教师为顺应教学改革,在评价上也花样翻新,但往往也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进而认识到要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评价时要切忌“假、大、空”,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卢艳红 《神州》2011,(8X):136-136
生活本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把学生的生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语文存在,培养学生“留心处处皆语文”的意识,生活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申翠英 《神州》2011,(1X):68-6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阶段目标”中具体要求初中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哥见,朗读对于课程“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特殊的功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黄聪明 《神州》2012,(4):216-2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而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却难以真正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目的。作文,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一大难点。特别是学生进入小学高段后,语文学习的要求提高了,作文也由原来的以“片段”为主的训练要求变为以“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相对完整的“篇”并转向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5.
胡贺东 《神州》2012,(21):105-105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然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王羽 《神州》2012,(19):320-320
“读”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听、说、写的训练要以“读”为本,讲授、提问、讨论、作业等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要以“读”为基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值得探讨。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种既要实现德育教育又要培养读写能力的发展性阅读。它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金霞 《神州》2013,(1):67-67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职高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评价、实施建议都有了全新的阐述。语文作为职高教育基础性课程,在提高职高职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立足于职高学生现状,探索职高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适用”为原则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职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卢书静 《神州》2012,(6):115-115
语文试用修订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阏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言说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9.
贾美枝 《神州》2012,(22):249-249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1.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生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作文能力成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与领悟,在思考中的焦虑与收获,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无不通过作文来体现和完成,作文担负着学生反映生活、抒写性灵、发表见解的重要任务。优秀的学生作文应该是“有个性的”、“有独特的自我感觉”、“文采优美”的。  相似文献   

20.
孙云霄 《神州》2012,(30):111-111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观念塑造孩子。任他们的天性自然发展。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这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语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