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鹤梁题刻保护问题及其与水域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鹤梁题刻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在简单介绍和评价白鹤题刻现有保护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旨在探讨白鹤梁题刻及其与水域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在进行白鹤梁题刻保护时,除了应注意保护白鹤梁题刻本身,还应恢复白鹤梁题刻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及其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
教育一直是社会谈论的热点话题,研学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实践的方式参与学习,成为教育部、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呼声。白鹤梁题刻具有重要水文科学、文学艺术、历史价值,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2018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荣获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白鹤梁题刻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成为学生研学活动的重要阵地。文章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展的独特研学活动为视角,浅析类似遗址类博物馆研学活动的优劣势及可待改进的措施,以提升研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远 《四川文物》2013,(3):73-78
白鹤梁题刻是三峡石刻文献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的科学、艺术和史学价值。白鹤梁宋代题刻达百余段之多,是研究宋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考补史实、列名人物、稽核地理、探寻官制、展现民俗、研究文字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参考素材。白鹤梁题刻价值仍尚待挖掘,从而为推动三峡石刻文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4.
白鹤梁题刻见诸记录的共183则而非通常所说的174则。白鹤梁水文题刻的石鱼标识不早于唐,题刻可以划分为唐、两宋、元明清、近现代四个阶段。唐广德题刻是广德二年非广德元年,已消失的"称斗"石刻为唐大顺元年镌刻,大量南宋早期题刻反映了中原人士流入四川地区的历史背景。长江上游的历史最低水位是清嘉庆元年而非绍兴十年。白鹤梁题刻是人类创造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文明和传统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世界首座水下遗址博物馆,是以水下参观方式为主的文化遗产,游客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参观游览。随着游客人数逐年增长,原估算的游客承载量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必须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游客承载量核算工作。根据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处提出的保护区域承载量的概念,采用指标分析法得出了比较完整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游客承载量计算的思路和计算模型,归纳总结了影响白鹤粱水下博物馆游客承载量的要素,并基于当前现状数据对其做出了初步测算,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白鹤梁题刻"系三峡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基于原址保护、原状展示的全面保护理念,应用"无压容器"原理在实施题刻原址保护基础上建成世界上首座水下博物馆,是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但开放五年来,处于长江水下题刻原址的展示与保护方面出现一些令业内外人士关注的新问题。文中针对当前令博物馆备受困扰的白鹤梁题刻水环境不稳定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就水环境控制与题刻展示提升提出了改进之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三峡工程启动,库区的重点文化遗产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白帝城等,通过多次专家论证,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分别进行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建设、"护坡仰墙"围护石宝寨、异地搬迁张飞庙和白帝城瞿塘峡题刻复制等文物保护工程。这些文化遗产的景观面貌在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分析表明,有些变化是不可抗拒因素产生的,有些变化却是有可为而需要总结教训的。在三峡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考古部门、规划部门、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和旅游部九,以及不同文物保护项目执行单位之间的相互沟通,通盘考虑,是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涪陵白鹤梁石鱼和题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鹤梁石鱼因镌刻于涪陵白鹤梁上而得名。白鹤梁位于长江江心,略微靠近南岸,矩涪陵城西北不到一里。南岸临涪陵市,北岸是北岩点易洞,下游里许为长江与乌江汇合口,江面较宽阔。据《方舆胜览》所载:“州西一里白鹤滩,尔朱真人冲举之处。”经一千多年江水冲刷侵蚀,昔时河滩已成笔直而狭窄的石梁。整个石粱长约1600米,宽10—15米,与江流平行。梁外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梁内风平浪息,江面如镜,被誉为“鑑湖”,与对岸北岩坪自古为涪陵八景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白鹤梁题刻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和岩石属性,分析了题刻本体的稳定性及不利于题刻保护的各种因素,总结了实施维修保护工程的内涵,材料和工艺措施,探讨了石质文物维修保护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白鹤梁水文题刻记录了长江自唐广德元年以来1200余年的历史水文数据,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石刻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受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它即将淹没江底,文物部门与专家对其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炎黄子孙,为征服长江洪水,兴修水利,留下了不少遗迹。长江流域数不清的丰碑,记录了中国人民治理长江的经验,铭刻了他们战胜自然的功绩,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如黄陵庙的禹功碑,都江堰的“深淘滩,低作堰”碑,白鹤梁水下的石鱼题刻  相似文献   

12.
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距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约1公里处的江心石梁之上,题刻区位于石梁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梁脊标高为138米,只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但低于最高洪水位却达30米,所以几乎常年没于水中,只有在每年冬春交替的最低水位时,才露出江面,所以三峡工程蓄水后题刻区将永久淹没于水下。  相似文献   

13.
任国维  游云谷 《文史月刊》2009,(8):F0002-F0002
我国摄影家游云谷,连续19年20多次赴鄱阳湖白鹤越冬地拍摄白鹤,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举办了“珍禽王国”个人展,并出版了精美画册。《白鹤的家园》是摄影家千百张白鹤照片中的一张。  相似文献   

14.
正目次一题刻数量和字数核查二题刻年代和内容订证三水文题刻的枯水水位问题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长江中,距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约一千米(图一)。江底有一道与该段江道大致平行的天然石梁,全长约1600、宽约15、梁脊标高140米。其仅比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却比最高洪水位低约30米,因而几乎长年淹没于江中,难见踪影,只在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江面(图二)。在多年一  相似文献   

15.
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涪陵白鹤梁题刻,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站”。其上有自唐以来各个时期具有科学、历史价值的名人题刻、石鱼,是最早的水标志和珍贵的水资料。该题刻常年没于水中,遇水特枯,石鱼现出则兆农业丰收。三峡枢纽工程开工后,国家物局已决定在白鹤梁建水下博物馆,以便加强保护和继续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6.
万里长江好风光!从武汉乘游船溯江而上,沿途有古战场城临矶、石板坡,进入狭窄的川江航道缓行,你可欣赏到世界闻名的三峡胜景,当走出“鬼城幽都”丰都,继续向西行120公里水路,在乌江与长江的汇合口有一繁华的都市,那就是近年才小有名气的涪陵市。涪陵城闻名是因为位于城北的那片震惊中外的水中碑林——白鹤梁。  相似文献   

17.
白鹤拳是发祥于福建省永春县的一门独特拳种,属南派少林武术,是中国武坛上的一朵奇葩。它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后来向外广泛传播到八闽及台湾、东南亚等地,代有名师,享誉海内外。俗谚云:“永春白鹤拳,无烧也拉沦(闽南语微温意)。”即形象地道出永春白鹤拳的威力。鲜为人知的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曾与永春白鹤拳有一段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博物館,为編写"四川石刻文字图征",曾于1962年3月13日至30日派工作組,到涪陵县白鹤梁地方,对該地古代石刻文字,作了初步的調查。并在江水还未上漲以前,拓制了"石魚"题刻文字81段,加上重庆市博物館旧藏的27段,共計108段,只有清代以来的一部份約計37段尚未捶拓。現将調查所得資料略加整理,先簡介于后: (一) 涪陵,位于长江南岸,屬四川省涪陵专区管轄,白鹤梁在該县县城西边約半里。涪陵在秦、汉以前古称枳县。据《华阳国志》载:"巴人先王陵墓多在枳"。唐、宋至清代改名  相似文献   

19.
四川、重庆金石文献极其丰富,《石刻史料新编》即著录了《四川金石志》《成都金石志》《潼川金石志》等书。另外,今人还编有《四川历代碑刻》《巴蜀佛教碑文集成》《白鹤梁题刻文献汇集校注》《大足石刻研究》等书。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利用这些文献辑得宋佚诗127首,补充作者44人,又校正补充字句题序若干。  相似文献   

20.
<正>由国际鹤类基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沈阳法库国际白鹤节",3月27日在辽宁省法库县正式启动。来自国际鹤类基金会以及中、美、俄、日、韩、蒙古等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聚集法库,向全世界发布《保护白鹤法库国际宣言》,并向国际社会提出建议"每年3月27日"为"世界白鹤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