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比较认真地翻阅《1993贵阳年鉴》,被精美的印刷,科学的编排,翔实的资料,内容的丰富所吸引,可谓爱不释手。这是一部地方性大型综合资料工具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贵阳市1992年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一本质量上乘的资料书。省城贵阳——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一个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城市,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名胜古迹颇多。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洋观(199贵阳年鉴》(以下简称《贵阳年鉴》),笔者认为,有如下特点。1、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年鉴,是时代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自唐贞观四年(630年)太宗诏令天下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孔庙依托官学普及而遍及各地。宋时,福建统县政区及下辖县均有1处孔庙,共计57处。对于宋代福建孔庙,学界已有一定研究,著述如《宋代的州县学》(周愚文著,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福建教育史》(刘海峰、庄明水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福建教育史》(王豫生主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等,  相似文献   

3.
宋代并无两个“新州”。王奕《东行斐稿》作于元代,并非宋代。任城被称作“新州”,仅是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到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间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城垣修建经过 贵阳城垣,修建的确实年代,资料缺乏,无从考述。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宣慰使范汇写过一篇《八番顺元宣慰使题名碑记》文中,有“我军到其地,诸部悉归顺,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改贵州为顺元,屯住城中”,据此,可知在宋代贵州即贵阳,元代改为顺元,不过表示归顺元帝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王守仁)是明代中叶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被摘贬贵州三年。除去旅途往返外,实际上在龙场一年,在贵阳城内一年。由于三年滴居生活是王阳明心学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他实践自己教育主张的重要环节,所以弄清楚王阳明在贵阳的学术活动及其行踪,不无神益。(-)究竟王阳明在贵阳主讲哪家书院?前此《贵州文史丛刊》曾发表专文论证,但仍未引起国内外众多的王学研究者的认同,因此有必要再作详细考证。《王文成公全书·年谱》云:‘“(正德)四年己已,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到使席书聘主…  相似文献   

6.
承蒙贵州省博物馆领导批准,有机会阅读到张之洞少年时代的著作——《天香阁十二龄课草》一书,十分感激。该书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贵阳孔天成斋刻字铺印刷.直排16开线装本,61页六万来字。是原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许庄叔先生于1978年生前赠送的。  相似文献   

7.
罗文彬,字质安,别置植庵,号香草园主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生于贵阳田家巷,光绪二十九年(1903)卒于昆明。同治九年(1870)中举人,次年成进士。历任清朝政府礼部铸印司员外郎,祠祭司章印,会典馆纂修,图书总纂处提调,云南永昌府知府等职。他一生吏艺双馨,秉直清高,励精于朝廷与书画。著有《平黔纪略》、《盐法志》、《援黔录》、《家礼便览》、《香草园集》等书。光绪初年,主持修缮贵阳扶风山阳明祠,不惟复其旧观,且亲手摹刻原有的石碑。  相似文献   

8.
我初中、高中就读于贵阳中学,1950年,贵阳中学与其他学校合并组成贵阳一中,因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中校友。某日,见《贵阳文史》征集一中校友文稿,遂激起了我中学时代的回忆。 两张毕业证书 从1906年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到现在的贵阳一中,100多年来,各个阶段的学子对于母校都有自己难忘的记忆。我们这个班(贵阳中学初中第47期,接着是高中第32期)是个春季始业班,1944年3月入学时,学校还疏散在贵阳乌当的后所村;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市民见到的《贵阳晚报》,是八十年代初创办的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贵阳晚报,后晚报分为《贵阳晚报》和《贵阳晚报彩色版》,至今年4月1日分为《贵阳日报》与《贵阳晚报》。其实,《贵阳晚报》早于三十年代即有之,而《贵阳日报》也是1958年就成了中共贵阳市委机关报。贵阳市档案馆藏有1933年5月4日和6月9日两天的《贵阳晚报》,5月4日出版的是总第4号,估计该报创刊于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09年2月8日,《贵阳文史》杂志在南明区永乐乡举办“知我贵州爱我贵阳”知识有奖竞赛。《贵阳文史》杂志副总编辑介绍了“知我贵州爱我贵阳”知识有奖竞赛,与培育“多彩贵州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代官制复杂纷乱,累有更迭,以至修史时不免出现阙漏讹误。所以,历代一些大家都致力于对其修订补正。最近,读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李昌宪教授的专著《宋代安抚使考》(齐鲁书社1997年版),感叹该书实为宋代官制研究工作的又一重要收获。该书主要由《宋代安抚使制度》(代前言)、《北宋安抚使考》、《南宋安抚使考》三部分组成。在《宋代安抚使制度》(代前言)中,作者对宋代安抚使制度作了全方位的研究。研究所及,包括宋代安抚使制度的渊源、发展阶段、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安抚使的职权、权摄以及路的分合、隶属、治所的变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音乐》月刊在桂林的回忆□薛良背景情况1938年秋天,我在长沙大火前夕,离开长沙经冷水滩、桂林来到贵阳,目的是去昆明。当时贵阳的“筑光音乐会”举办“为前方战士募寒衣音乐会”,其领导人常学庸(任虹)邀请张权和我参加独唱,由胡投伴奏。会后任虹对我说:刘...  相似文献   

13.
首先庆贺引领日本宋代史研究前进的近藤一成《宋代中国科举社会的研究》(汲古书院)一书出版。本书从国制、地域、个人三个方面探讨了宋代中国的社会。此外,还有小川快之《传统中国的法和秩序》(汲古书院)、吾妻重二《宋代思想研究》(关西大出版社)、横山伊势雄《宋代文人的诗和诗论》(创文社)、松尾肇子《词论的成立和发展——以张炎为中心》(东方书店)、爱新觉罗·乌拉熙春《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研究》(松香堂书店)等专著出版,相关介绍可以看专门的书评。  相似文献   

14.
首先,我结合日本宋代史研究的历程来阐述一下《日本宋史研究的现状与课题》(远藤隆俊、平田茂树、浅见洋二编:《日本宋史研究の现状と课题》,汲古书院,2010年)是怎样的一本著作。该书在“前言”中将日本的宋代史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第1期(1945年以前)是日本的中国史研究的开拓阶段,这一时期为后来的宋代史研究奠定了基础。“唐宋变革论”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第2期(1945—1980年)在第1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地主佃户制、农民斗争和民众叛乱等扎根于历史唯物史观等方面的研究。进入第3期(1980年至今)后,拘泥于某些特定观念的研究及观点被摒弃,取而代之的则是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日本宋史研究の现状と课题》“前言”ⅲ-ⅶ页)。在第3时期中,自1980年以来,日本宋代史研究的手法逐渐多样化,并且对既定概念、思考方式,以及研究框架的重新探讨也开始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5.
曹寅“绍德堂”遗址新的发现许琦一次偶然相遇,方建国先生(南京梅园中学教师)对我说:"丹凤街'绍德堂'是我们方家的.附近老年人都知道是'方公馆'。我是1932年在这里出生,1952年搬出,我在'绍德堂'土生土长二十年,怎么《玄武名胜古迹》讲,'绍德堂'...  相似文献   

16.
1993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华林甫1993年的历史地理研究,共出版专著十多部。邹逸麟教授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是第一部系统地探讨一个独立地理大单元历史地理全貌的专著。韩茂莉著《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我是贵阳百货业工会委员,在贵阳经营百货商店。由于喜欢书画,店里经营有宣纸、笔墨、古玩、字画。亦给人代销字画。我原知道徐悲鸿,收集有他书画印刷品。听说徐悲鸿从桂林来贵阳,我就到中国旅行社贵阳招待所去会见他。我们见面后,徐先生谈起要在贵阳搞画展,我立刻对他说我能帮助联系展厅等事情,徐先生很高兴,我们就这样认识了。画展在中华南路师范小学礼堂举行,徐先生展出了《八百壮士》、《川人汲水》(表现重庆人挑水辛苦状)、马、喜鹊、鸡、人象等画。我很喜欢徐先生的画,亦佩服他的为人,就捧场定了他的“狮子”、…  相似文献   

18.
状元墨宝     
我友贾文宁 ,出身于贵阳教育世家。其曾祖聘三先生 ,是清末贵阳的名人雅士。聘三先生喜爱诗文书画 ,与之交游者大都是文人画士、社会名流。聘三之子一民先生 ,曾参加过清末戊戌科举 ,是贵州的“孝廉方正”(举人)。一民先生后投身教育事业 ,与凌秋鹗、黄干夫等人创办“达德学堂” ,为贵州的新式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宁的外公蔡岳(字衡武) ,是贵州的实业家 ,对推动贵州的辛亥革命功勋卓著。辛亥革命成功后 ,衡武先生曾任“大汉贵州军政府”首任财政部长 ,对当时的军政界及商界颇具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衡武先生曾提携过黄齐生先生 ,资助…  相似文献   

19.
已故学者余嘉锡、夏承焘等曾认为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是明代人的伪托。之后,有关“《满江红》是否岳飞所写”的争议曾入学林出版社的《中国文化之谜》。又据衢州市文化人李庄临、祝龙光等人编纂的《郎峰佚文待考录》知悉,衢州江山《须江郎峰祝氏族谱》内发现有岳飞于绍兴三年(1133)赠江山籍宋代正议大夫祝允哲的一首《满江红》:  相似文献   

20.
《道命录》是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晚年的著作,成书于理宗嘉熙三年。(1239)。《道命录》从历史角度,采用编纂文件与注文论述相结合的体例,记载程颐、朱熹进退始末,从而说明宋代一百四十年间道学三起三落的兴废历程。为我们研究宋代党禁,程颐、朱熹生平,乃至李心传的政治思想,提供翔实的资料。 《道命录》成书以后,由南宋新安朱申,于理宗淳祜十一年(1251)刻于九江。(朱申《道命录》序)据《宋史·本传》载,该书为五卷,而收录在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中的则为十卷。《四库全书》载内廷藏本也为十卷,与《本传》所载不合。 《四库提要》据内廷藏本,元至顺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