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洲 《巴蜀史志》2005,(6):42-44
本文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历史情况的回顾,分析两种经济理论在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适用性,得出中国现阶段的茶叶出口贸易政策应以竞争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型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2.
何添锦 《人文地理》2004,19(6):21-25
中国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按国际分工构来选择和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本文采用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特化系数,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的状况,指出中国与东亚的产业国际分工的特征、竞争与互补关系以及如何重构中国产业竞争优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姣 《沧桑》2009,(2):94-96
随着服务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持续推进,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仍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竞争力较低,服务贸易行业的结构性差异仍较大。在服务贸易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面临着全新考验。  相似文献   

4.
国内区域贸易、国际贸易与国家竞争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怀峰 《人文地理》2005,20(1):86-89
大国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替代的关系;二是国内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国内区域贸易能提升大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1961年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大规模进口粮食,改变了过去主要靠出口农副产品换取工业设备、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商品格局。同时,由于进口粮食主要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突破了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自此,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转向西方,贸易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间易货贸易减少,开始普遍使用国际一般贸易规则,尤其是发展了"以进养出"的新型贸易方式。1961年的粮食进口给对外贸易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对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竞争力是反映一个产业的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经济特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表现在产业内部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服务等以及产业外部的旅游功能。本文运用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并结合旅游产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以旅游资源为内核所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它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共同构成旅游产业,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围绕旅游吸引物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比较优势”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平 《攀登》2001,20(1):45-46
“比较优势”是一个在西部大开发研究中被反复提及的概念,发挥西部在自然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被许多人认为是西部的最佳选择。然而,过份倚重这种所谓的比较优势,则必然造成西部科技开发能力的低下;同时,“优势”还应放在国际市场上去观察,缺乏竞争力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欧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全球史的视角对中国和欧洲两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对比探讨。本文注意到在前工业化时期欧洲历史表现出某种周期性循环的特征。地理大发现后,陆上和海上远程贸易帮助欧洲打破了经济发展的马尔萨斯式生态资源瓶颈。中国历史发展显现出以朝代为单位的短时段的周期性循环和跨越数个朝代的长时段的周期性历史变迁。明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内卷化”,清中叶后的人口剧增,形成中国人文和经济地理环境的总体恶化态势,再加上中国未能及时大规模参与当时正形成的全球性生产与贸易体系的经济活动,终酿成19世纪末叶的贫弱落后状况。全球史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87~200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20年来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中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制成品领域内,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日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中日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是纺织业大国,但大而不强,2005年配额制完全取消后,纺织业面临新的困惑。为了实现纺织强国的梦想,在纺织业发展中要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制定积极的扶持政策来解决纺织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许经勇 《攀登》2005,24(3):53-55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而劳动力成本又很低的国家,发展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又是建立在低附加值和国民的低福利的基础上,其潜在的市场竞争力又是很有限的.况且,以跨国公司为重要载体的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劳动力成本低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正在明显减弱.我国粗放型劳动密集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2.
1929-1933年,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中国棉花对外贸易呈现出进口激增和出口锐减的特点。本文主要从国内棉花生产、税收政策以及外国贸易政策的影响等方面来研究造成这种贸易现象的环境,指出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是当时棉花出口萎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中国人,“奶气”不足。这有数据为证:全国年人均占有奶量仅6.5公斤,江苏1.5公斤,而邻近亚洲国家从几十公斤到上百公斤,欧美各国最高达300多公斤。这与“奶气”十足的外国人真是无法相比。进入不惑之年的南京奶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金维芝在想:当今中国社会,酒市场、饮料市场、矿泉水市场搞得红红火火,而作为基础食品的第一大类:营养丰富的牛奶,却在人们生活中显得冷冷清清,微不足道!他认为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奶业从上到下还没有具备大体系或形成大气候;二是企业自身缺乏应有的发展势头和竞争力;三是对改变墨守成规…  相似文献   

14.
李重芬  徐元康 《攀登》2001,20(6):49-52
本旨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章首先根据赫--俄理论分析了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并指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符合我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最具竞争力。然后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阻碍因素和不公平的政策待遇,同时指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融资困难并对其根本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最后对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作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大省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本文采用国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指数及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衡量广东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能力,结果显示,其国际竞争力较弱。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政府及行业协会宏观引导,挖掘偏远地区旅游景点,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开发旅游产品来提升广东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李双元  樊协平 《攀登》2002,21(6):72-76
本文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法 (RCA)对青海省具有代表性的豆类、食用植物油、活畜禽 (主要为活牛 )、肉食   (主要为冻牛肉 )、蔬菜、中药材、畜产品等几类农畜产品进行定量分析 ,表明青海省农畜品中中药材、豆类、畜产品、活畜禽、肉食具有比较优势 ,而蔬菜、食用植物油不具备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对豆类、蔬菜、中药材、畜产品进行了细分及比较优势分析 ,提出了青海省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武传表  王辉 《旅游科学》2009,23(4):13-18,30
以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为研究对象,本文从综合经济实力、旅游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状况和科教文卫五个方面定量化比较城市旅游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法,加权计算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结果表明:上海、广州旅游竞争力最强,且其优势地位将继续保持;天津、宁波、青岛、大连旅游竞争力较强,对周围地区的旅游业具有一定拉动作用;宁波的旅游业发展效果明显,有望取得更大的成绩;其余八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对外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明 《攀登》2009,28(1):124-128
文化的传播能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利于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保证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改变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不利格局。对外文化传播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必须积极开展文化外交和对外文化贸易,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现有400多件(套)瓷器类藏品,其中包括多件清代外销瓷。这些外销瓷涵盖了清代外销瓷的几类主要器型和纹饰,对外销瓷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它们不仅体现了一时的政治潮流、文化风尚、民间风俗,也见证了17—19世纪中外经济、贸易和民间的频繁往来,更是“中国制造”在瓷器领域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党军  冯宗宪 《人文地理》2007,22(5):66-68,93
近来对华贸易摩擦数量更是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应该从贸易摩擦的国内原因着手,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对华贸易摩擦与我国偏向性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现出重合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困境,就应该利用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逐步调整对外贸易方向,把原有的欧、美、日为主要导向出口贸易调整到各大洲并重的全球贸易战略。我国应特别注重拓展非洲、拉美市场,在缓解贸易摩擦危害的同时使中国走向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