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遗产》2009,(6):20-23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与今天的高考一样都是以分数取人。科举有积极意义吗?古代的科举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文史摘     
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科举社会是指科举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科举影响无所不在的社会。由于科举考试在教育、文化、政治方面的功能日益强大,而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尽管它有明显的局限性,也曾遭遇过不少历代重臣的反对,但1300年的封建统治对它仍“欲罢不能”。科举考试正是以其漫长的存在时间和巨大的历史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宋朝以后,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科举社会,朝廷、士大夫及学术文化经由科举而紧密结合。隋唐虽行科举,由于其对中下层能动极小,可以看作是门第与科第并存相争的社会。及至取士不问门第“,一…  相似文献   

3.
科举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保存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的遗迹遗物,是科举教育文化遗产。贡院作为古代科举的考场,是科举文化遗产的宝库,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结晶,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历史和人文血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很多依附科举考试而存在的行业,科举走报便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科举走报起源于唐,发展于宋,至明代臻于鼎盛,逐渐形成了以乡试、会试和殿试为中心的三类走报,并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明代酬赏报录人的费用,随时间、地域以及士子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以福建为例,各府州县大致经历了从明初数两到嘉靖、隆庆之际数十两,万历、崇祯时期数百两的变化过程。科举走报刚兴起时,走报者索讨赏金的数量在可以承受的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然至晚明,走报者的索赏费用大幅增加,远远超出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科举走报也因此演变为明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弊害。  相似文献   

5.
《唐摭言》是一部记载唐代科举制度及与之相关的文人墨客的逸闻琐事和篇章字句的书。纵观全书,其最大的特点是丰富的科举词汇。按照科考顺序对这些科举词汇进行梳理、介绍,有利于更加系统完整的了解古代科举制度,从而进一步了解唐代社会文化风俗。  相似文献   

6.
《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以下简称吴著)一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均田制崩溃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综合性研究著作,乃吴铮强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宋代科举与乡村社会》的基础上,经由史料的扩展以及论题的提炼修改增益而成。就该书之宏观议题设定  相似文献   

7.
清朝建立后,为了笼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开始实行科举考试。为了照顾宗室成员的利益,促进宗室文化水平的提高,清初也间歇举行宗室科举。到了嘉庆帝统治期间,不断完善宗室科举相关制度,不仅为宗室成员提供了一条仕进之路,照顾了其利益与地位,还使科举制更显公平,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公平,对古代科举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汪维真 《史学集刊》2006,1(2):22-28
自隋、唐以降,伴随着科举制的创立、发展与完善,科举入仕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理想人生模式, 以科举制度、科举人物、科举故事为核心内容的科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的构成部分。观照明人关于科举人物、科举故事的诸多记载和议论,基本上可以认为,命定、风水、报应等传统思想,因其理论上的包容性和阐释中的灵活性,是明人解释科举功名现象的主要理论依据。这种现象的生成,既是科场激烈竞争所引发的焦虑与无奈的结果,也是明人对社会、自然整体认知局限的自白。  相似文献   

9.
丁玉莲 《丝绸之路》2010,(12):36-37
祥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祥瑞意识发端于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意识,两汉时期,祥瑞思想系统化并成为一种理论体系,魏晋以后的隋唐时期,祥瑞观念不但作用于当时的政治,而且反过来作用于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0.
陈尚敏 《上海地方志》2023,(3):39-46+94-95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家族对其生活的地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往往被冠以“望族”。值得注意的是,自隋唐科举制产生之后,“望族”的建构途径逐渐由原来的世袭或军功变为科举。至少在明清时期,“望族”基本是由科举建构起来的。尝试用“科举家族”的概念代替传统的“望族”,其意义在于凸显科举制对传统社会的型塑,赋予“望族”以新的社会学和历史学意涵。清代甘肃修志156种,其中可以考知的由科举家族编纂的有11种,涉及的科举家族有7家。虽说科举家族编纂志书在清代甘肃并不普遍,但这些志书多为上乘之作,其中四种被民国史志学者张维誉为陇上名志。另外,科举家族编纂志书也是其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以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历史遗址为基础,在修缮和保护明远楼、飞虹桥等历史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2.63万平方米。自2017年1月28日开馆以来,接待游客数量达300多万。通过巧妙的建筑设计构思、充实的展陈内容与展陈形式、层次分明的空间布局以及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社教活动、文创产品,成功打造了一座集展示、研究、教学、交流、文化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获得“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精品奖、“2017年度最具创新博物馆”、“南京市首届博物馆优秀文创产品评选”精品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杨立琼 《丝绸之路》2011,(22):90-91
科举取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古板的"八股取士"逐渐丧失了其积极意义,沦为伤害读书人乃至全社会的毒瘤。《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之作者蒲松龄、吴敬梓都经历过科举,作家的痛苦经历使得他们能够痛定思痛,对读书人整体的精神世界做出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正>科举是明代社会的大问题。其一,在明代,科举是绝大部分人从政的必由之路;其二,科举是社会流动的阶梯,培植了一个相当人数的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士绅阶层;其三,从社会影响的广度看,除极少部分贱民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外,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科举在明代是相对公平和开放的。因此,对于明清科举制度的研究,近百年来研究从未间断。近十余年来,受益于大批明代科举史料的影印出版,学者对明代科举的研究兴趣日趋浓厚。关于明代科举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黄明光 《文史春秋》2013,(11):24-26
桂林古代科举考试业绩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大亮点,如科举三鼎甲人数多、科举考中进士人数多、科举考试家族兴盛等。而形成科举考试亮点的主要原因有:古代桂林学校教育事业繁荣;  相似文献   

15.
沉淀于藏文化中的苯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属象雄文化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系统苯教两部分。原始苯教是古代青藏高原各民族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因其特征同萨满教有某些相同之  相似文献   

16.
清代宾兴礼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宾兴礼是盛行于清代全国各地的一种科举典礼,主要是指府州县级别的地方官举行宴会送别科举生员。目前尚未发现明代曾举行宾兴礼的记载。宾兴礼的最早源头是周代乡饮酒礼。唐宋以来州军地方官举行的乡饮酒礼逐渐与科举典礼混行。明代初年乡饮酒礼被割断了与科举制的关联,导致在清代宾兴礼演化成一种成熟的地方性科举典礼。  相似文献   

17.
斗杆考释     
本文通过对古代民俗风物斗杆的形制、文化内涵、盛行时代及彰表对象等的考察,揭示了斗杆作为科举时代一种民俗风物的文化内涵和其文物价值,并呼吁人们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是隋唐宋元明清六朝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颁布谕令废止科举,停废科举对于"习举业"的广大士子群体的震撼和冲击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年士子对这一变革表现的相当平静。《朱峙三日记》的内容还原了晚清士子的生活,反映了当时青年士子对科举停废的平静反响与积极调适,让我们对科举停废和近代乡村士子有全新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士子们表现出的冷静、与时俱进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田启霖先生的《明清会元状元科举文墨集注》(本文以下简称《集注》),该书精装五册,选收明清两代科举会元状元文墨(八股文)470篇,汇集了明清科举名家的八股文精萃,展示了明清八股文的发展脉络和体式变化,是近百年来八股文研究整理的新收获。该书的出版对今后中国古代科举史、文体演变史及八股文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八股科举的形成演变及近百年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20.
在有宋一代,"取士不问家世"的科举制度使得寒窗苦读的人们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这种天子门生的时代里,金榜题名成为一种社会向往,举子们趋之若鹜,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及第几率,而充分利用好科举参考书则是其中一种捷径,本文试图从产生的原因、书籍的种类和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科举参考书在宋代社会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宋代的科举制度,更加全面地认识宋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