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70年,若不是内部的倾轧与腐败,当可与前秦相颉颃的慕容前燕犤2犦为前秦所灭。淝水战后,受到苻坚优待的前燕宗室在隐忍与等待中揭开了前秦土崩瓦解的序幕。他们的复国运动声势浩大,在北部中国掀起了阵阵波澜。学界对他们在复国运动中的表现、特点等却鲜有论及。事实上,他们的复国运动一开始就形成了两股势力的争衡,且与他们强烈的时代焦虑感是联系在一起的。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强烈的归根情结,而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厘清。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1998,(4)
1955年5月,在神州大地从上而下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揭发、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政治运动并正式立案审查。这场运动因其波及之广泛和影响之久远,被列入建国后的重大政治运动之一。据1980年7月公安部给中共中央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复查报告》中统计,这场由毛泽东亲自发动并领导的斗争共触及了2100余人,逮捕92人,正式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  相似文献   

3.
佛教初传入中国东北地区,大约在4世纪中叶或更早。三燕慕容鲜卑是东北最早接受佛教并向东北腹地传播佛教文化的民族,其政治统治中心龙城是东北亚地区佛教文化的传入地和中转站。三燕政权中已存在参与政治权力的佛教僧侣集团,传世与出土文献所见“龙翔佛寺”、“常山寺”、“燕魏废塔”等表明了三燕地区佛寺的存在。三燕佛造像与北朝早期佛造像特征基本一致。三燕莲花纹瓦当是目前考古所见中国北方莲花纹可能与佛教信仰有关的最早例证,在车马具、墓葬壁画、建筑构件等载体中也融入了莲花纹、忍冬纹、龟甲纹等佛教题材纹样。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民族战争,将中国社会政治全面刷新: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成熟与实力的空前壮大,战时客观上形成的“一国两制”政制和发展起来的中间党派,使国共两党力量的此消彼长几乎达于均势,为战后“联合政府”政治的生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战后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发展,以美、苏为首形成的世界两大均势集团和两个大国主导下战后形成的世界和平共存格局,也为中国“联合政府”的政治取向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战时国民党统治力量的削弱、战后社会与经济恢复的困难和国内外全新的政治形势,规定了国民党可能的或可行的选择必须是放弃传统的一统模式,选择“联合政府”与社会政治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然而,当时处于国家执政地位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内过高估计自身的力量,过低估计战后中共与中间民主势力的力量。对外寄望于传统的“以夷制夷”的侥幸外交,进而做出了背离时代与脱离现实的错误抉择:选择了内战与独裁的传统“统一”观。结果,中断了中国民主政治或“一国两制”发展的历史进程,使中华民族丧失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团结奋进、民主兴国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5.
绍封是指由绝封者的子孙或亲族成员承袭原爵主爵位的一种继承方式。束汉侯爵的绍封制度具有两个显着特点:绍封降等与绍封选择。王朝实行绍封继绝的动机不像其宣称的“章德”、“显功”那麽简单,主要原因与朝廷希望获得外戚、功臣等势力集团的支持以增强统治基础有关。绍封制度在两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大致可以曹魏中期为界分为前後两段,前半段朝廷对“无子国除”之制执行得较为严格,尤以东汉为最;後半期重嫡之制明显松动,支庶袭爵获得极大推行,绍封继绝也就变得极其有限了。王朝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袭封政策和中央与封君或说皇权与贵族士大夫集团的力量对比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何方 《文史天地》2003,(6):62-63
在中共党史上,康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历次政治运动与政治斗争中,他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冲击;相反,政治上却步步高升,从区委书记一直攀升到中共中央副主席。他精于观察最高领导个人之意,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政治上的“变色龙”。  相似文献   

7.
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武功高强,但复国失败。不过,他的祖先成功了,尽管很短暂。金庸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了擅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武林世家姑苏慕容。在小说中,姑苏慕容是大燕皇族后裔,世世代代笃志复国。小说言及,"当年五胡乱华之世",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好几个朝代","其后慕容氏为北魏所灭"。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与“多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出现了“多党政治”的局面。“多党政治”反映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集团政治斗争的激烈,说明革命与反革命、新旧势力的重新组合与角逐。围绕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革命党人做了不懈的努力搏斗。“多党政治”对于袁世凯窃国确实起了积极的抵制作用。但是,“多党政治”的消极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当时的革命家所始料不及的。马克思说过:“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  相似文献   

9.
安史之乱时期的燕政权由安禄山建立的燕与史思明建立的后燕构成,两者之间变革性大于延续性。安燕政权的核心是幽州文士集团,这一群体是在玄宗朝后期选人壅滞的背景下经安禄山刻意培植而形成的,燕朝建立后成为实际决策层,但内部存在分歧,经过至德二载光复两京与乾元二年史燕革命而宣告瓦解。安史易代后的史燕政权实质上是此前平叛遗留的政治问题,底层偏裨出身的武将势力日益壮大,至燕朝末期实际掌控了地方权力。宝应元年的最终平叛,是唐朝在与史燕地方实权派媾和的基础上对史朝义力量进行的集中清除。此后,"节帅出偏裨"逐渐成为常态,与地方军州形成制衡,共同构成了战后河北藩镇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护法运动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以岑春煊、唐绍仪等为代表的国民党稳健派,以唐继尧、陆荣廷为首的滇桂系地方实力派,国会议员,护法海军等几大势力的联合行动。几大势力为了共同的政治利益走到“护法”的旗帜之下,建立起了“有名无实”的护法军政府,又为争夺护法的领导权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形成了以“西南联合会议”取代“军政府”的方案,最终,“有名无实”的护法军政府与“有实无名”的西南联合会议合并,大元帅孙中山被排挤,黯然离粤。西南几大势力暂时形成了一个脆弱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赵鼎集团的瓦解与洛学之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鼎集团的瓦解与洛学之禁高纪春建炎、绍兴初年,宋高宗从“是元而非熙丰”、“尊洛学而黜王学”的态度出发,极力支持旧党势力,推崇程氏洛学,导致了洛学派旧党官僚势力的崛起与壮大。但是随着绍兴八年宋金和议时期的到来,事情的发展却日益走向了他个人意志的反面—...  相似文献   

12.
黄宝撰 《民国档案》2023,(3):98-109
民国时期的湖北地方势力以软弱、无能与分化为特征。建立强大的湖北地方势力是鄂籍精英的一贯追求。蒋桂战争爆发后,“鄂人治鄂”风潮再起。在蒋介石等南京国民政府要人积极运作下,湖北政局在此后数月间冲突不断。湖北地方势力先后丧失鄂军根基与省内“剿匪”主导权,并发生大规模分裂。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濬仅能通过收编外省杂牌军组建在湖北的基干力量,未能如愿成为团结湖北地方势力的中心人物。湖北地方势力无法改变自身软弱、无能与分化等特征,难以成为维持湖北地方秩序的主导力量。继北洋政府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也以强力干涉湖北地方势力的演变为前提,在统治初期奠定自身统合国家的地缘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唐代的枢密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的枢密使戴显群唐代的枢密使是由宦官充任的内诸司使之一。在中晚唐宦官势力恶性膨胀以及政治中枢大权逐渐移入内廷的情势下,枢密使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它与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合称“四贵”,是宦官集团的首脑人物;它与外朝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翰林学士共同构成唐...  相似文献   

14.
巨文岛事件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地缘政治观察,该事件是以朝鲜为地理中心的区域政治参与势力在当时的东亚权力格局下进行的一场国际政治博弈;从全球政治观察,是英俄两国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矛盾激化背景下,在东亚地区的区域历史反映。作为事件主角的英帝国,在事件过程中运用“以中国为轴”的外交策略周旋于区域势力的外交压力之中,最后“借力中国”,用巨文岛这枚政治棋子与俄国达成局外妥协,成功地实现了遏制俄国海军进驻朝鲜的东亚战略目标。而中国则审时度势,在险恶的局势中谨慎的开展外交活动,有力地利用了局势施压俄国,实现了维护其在朝鲜半岛宗主权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六字齐刀又名造邦刀,是战国时齐国享誉盛名的刀币。币面铸有“齐建(造)邦垠法化”六字,制作精雅,刀币的外缘不断为其特征。考古学者认为,此乃战国田齐开国时(公元前378年)铸造的纪念币。亦有研究者把面文前三字释为“齐返邦”,意即“复国”,认为是齐襄王退燕复国,重返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后所铸①。六字齐刀历来出土及传世极少,殊足珍贵。清·嘉庆年间山东莱阳人初尚龄氏在《吉金所见剥中曾记述:“盖齐刀五种,惟三字者居多,四字者与即墨、安阳间亦有之,此种(六字刀)则百不一见,……偶一见之,即为强有力者携去”o。…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的支持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战后初期,日本右翼势力是“台独”逆流的始作俑者和首开“台独”运动先河的罪魁祸首;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中日复交前使本国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而且在中日复交后仍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台独”;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不仅变本加厉,而且呈现出民间与政界配合、右翼与政府呼应之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的“调停”事件入手,探讨哲宗朝政治从“更化”向绍述转变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首先辨析史料,分析元佑後期太皇太后高氏以及串执的政治态度与相应的部署。其次,剖析在朝中高层官僚士大夫的政治动向及其所代表的主流政治文化。认为元佑後期的政治部署与主流政治文化之间有明显的冲突,这是绍述前夜最重要的政治背景,推动了绍述的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8.
“齐返邦长法化”[编者按 :“返邦”或释“ (拓 )邦” ,“法化”或释“大刀”]刀简称“六字刀” ,为齐刀中字数最多和面文释读争议最大者 ,一般认为是齐襄王为庆祝齐国破燕围困后 ,从莒城返回国都临淄而铸的复国纪念币 ,而“即墨之法化”是铸于齐即墨城的早期法化 ,铸量相对略多。据对见于报道的 1 0 0处有明确分类出土窖藏的 80 55枚齐刀币统计 ,“齐返邦长法化”刀约占总数的 0 43% ,“即墨之法化”刀约占总数的 2 5% ① 。由于“六字刀”出土很少和其特有的价值 ,从而成为古币中的大珍品 ,多为文博系统及海外大家收藏 ,国内个人偶有…  相似文献   

19.
马科斯独裁下的菲律宾土地改革(1972—198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农村土地分配的不公正状况在马科斯统治初期依然严峻,土地问题的急剧升级加剧了政体的演变,但军管法下的土改并没有使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马科斯政府虽然与“旧寡头政治执政者们”逐步脱离,但和军人集团、政策制定者及商业权贵结合,实行“亲朋资本主义”政治,继续忽视农民的利益,农村基层组织也为地主势力所把持。制度创新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菲律宾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的异端运动,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社会里是屡见不鲜的。几乎一切有害于封建教会和不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文化运动,都被加上“异端”的罪名而受到教会封建势力的镇压和迫害。在中世纪早期,被斥为异端者,往往是教会中致力于改革的神职人员。随着基督教在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成为正统和秩序的象征,所谓“异端”也日益跳出教义争端的“学术”范围,成为民间广泛流行的群众组织形式,或成为封建主用以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其反教会、反僧侣色彩也日益鲜明。与此同时,教会对“异端”的排斥和迫害也变本加厉,以至于那些在从事科学研究中触及了神学“禁区”的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也往往被打成“异端”而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