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居住着一部分使用驯鹿、从事狩猎生产、曾被其他民族误称为“雅库特”的鄂温克人。他们的祖先曾游猎于贝加尔湖以北、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苔原地带,19世纪40年代,他们之中的四个较大氏族约500余人移动到黑龙江支流阿玛札尔河流域,不久又渡过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来到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广袤原始大森林中游猎。  相似文献   

2.
敖鲁古雅的精灵 经满归一路到达根河,沿石子路进发,摇摇晃晃两三个小时车程,几百公里的颠簸后,便可渐次深入大兴安岭神秘的腹地——敖鲁古雅乡鄂温克人居住的地方. 敖鲁古雅,在当地语言中是"杨树林茂盛"的意思.鄂温克驯鹿部落,就深藏在这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里.时值大兴安岭最美的秋季,金色的松针柔软地铺满林间草甸.当视野中出现白色的帐篷和木栏围起的鹿圈,鄂温克人的家便到了.  相似文献   

3.
2003年8月,中国最后一支狩猎部落敖鲁古雅的使鹿鄂温克人在当地政府组织安排下,从世代居住的森林深处迁出,短时间内从“原始”跨越到“现代”,对他们的影响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谢元媛 《华夏地理》2006,(9):98-119
2003年8月,中国最后一支狩猎部落敖鲁古雅的使鹿鄂温克人在当地政府组织安排下,从世代居住的森林深处迁出,短时间内从“原始”跨越到“现代”,对他们的影响到底如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根河市郊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个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玛丽亚·索就出生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但没有人知道那是哪一年,更没人知道那是哪一天。森林里的鄂温克人从来没有日历。玛丽亚·索从来没过过生日。人们推算她八十多了,这是以山下她的同辈人做参照的。  相似文献   

6.
鄂温克岩画     
1975年,笔者在呼伦贝尔盟(原属黑龙江省,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进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时候,在鄂温克猎民的直接帮助下,于额尔古纳河右侧、贝尔茨河支流阿娘尼河上游,发现一处岩画。岩画绘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7.
<正>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山脉西坡北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地理坐标为E122°23'34"~122°52'46",N51°20′02″~51°49′48″。保护区总面积107348hm~2.森林覆盖率88.4%,平均海拔1000~1300m。保护区内没有人为干扰,没有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原始的寒温带原始明亮针叶林地区。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河流纵横,最大的河流塔里亚河有大小15条支流汇聚而成,是黑龙江上游激流河的重要源头,对维护黑龙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是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的天然基地,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栖息于此的野生动物有29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5种,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哼唱鄂伦春族的歌谣:"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在美丽富饶和无任何污染的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又风俗奇特的"马背上的民族"——鄂伦春。他是中国五小民族之一,也是黑龙江独有的稀少民族,他们一代又代地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0年代,他们才多数走出白桦林,走下兴安岭,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而又风俗奇特的"马背上的民族"--鄂伦春。它是中国五小民族之一,也是黑龙江独有的稀少民族。鄂伦春人一代一代地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0年代,他们才逐渐走出白桦林,走下兴安岭,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相似文献   

10.
楚勒罕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勒罕”在东北地方史、东北民族史、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不辞鄙陋,试对楚勒罕做一简要论述。“楚勒罕”源于蒙古语“楚固拉干”一词,即“盟会”的意思。它不仅是布特哈各族向清朝交纳貂皮的场所,而且还是黑龙江地区从事游猎和游牧的各族一年一度的贸易盛会。它设立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每年  相似文献   

11.
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我国东北地区,包括现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及赤峰市(原昭乌达盟)。这一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等山地,森林遍布,林木葱郁,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据建国前的统计资料,这一地区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12.
锡伯族是我国北方古代民族鲜卑的后裔,最初游猎在大兴安岭东麓一带。一九八○年,米文平等在大兴安岭发现的嘎仙洞,即为鲜卑的发源地。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八九年)北匈奴败于汉将窦宪,其族大部西迁,鲜卑部落随即离开大兴安岭,进入北匈奴故地。然而,仍有极少数鲜卑部众游猎存绰尔河、嫩江、松花江一带。这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史志》2006,(3):65-65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的最北部,东与黑河市毗邻,西与呼伦贝尔盟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雄居祖国版图“金鸡之冠”。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1964年,伴随着林区开发建设成立大兴安岭特区公安局至今,大兴安岭公安已经走过了整整40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4.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长时期一直是过着“居无室庐,散处深山,迁徙靡定,以打牲为业,衣皮食肉”的游猎生活.“有步及猛兽之能,骑马使枪习成特技,勇鸷与索伦相近”又被称为“索伦之别部也”.在清朝以前,鄂伦春人主要活动在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北,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一带的广阔地区内.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沙皇俄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人侵,使这一地区的鄂伦春及其他各族人民惨遭涂炭,除一部分人仍在原地活动外.另一部分逐渐由黑龙江北岸迁往南岸.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边疆地区史的一部力作———评樊明方著《唐努乌梁海》吕一燃“乌梁海”这一名称,大约在公元10世纪就出现了,当时的中国文献把它译写为“良改”或“斡朗改”。“乌梁海”不是族名,是对分布在西起额尔齐斯河、东至黑龙江上游一带以采捕狩猎为业的森林中居民的泛...  相似文献   

16.
<正>大兴安岭的金秋到了,我们来一场期待已久的金秋之旅。人们喜欢称秋天为"金秋",在黑龙江广袤的森林中,最鲜明的金色秋天就是大兴安岭。在大兴安岭迎来一年中最绚丽的季节时,我们来了一场想了很久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的旅行,到中国最北端寻一场梦中的金秋!  相似文献   

17.
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想去一趟土族先祖们创业的东北。在我的心目中,先祖们艰难创业的英雄业绩与日同辉,曾经成为北方文明诞生地的东北,同样神奇无比。我去那里,一方面看看大兴安岭的雄奇风光,另一方面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包括本文必需的一些资料。夙愿已久,只因工作和诸多不便,一直未能成行。近日,在《北方文物》中读到一篇《黑龙江历史札记》,1令我激动不已。作者从“太氵尔河”即“橐离河”(“橐离”即古代北方夫余的先世)的考证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金蛙。“金蛙”恰巧也是我去东北寻找的一个重要资料,我至今未能成行,作者黑龙江…  相似文献   

18.
西拉木伦河上游考古调查与试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拉木伦河属西辽河水系,源出于浑善达克沙地东缘的巴彦特莫,由萨里克河与沙里漠河交汇后始称西拉木伦。向东流经克什克腾旗南部自林西县双井乡以西的西拉木伦河上游段,河间谷地狭窄,两岸多山地,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在600~800米之间。其流域北倚大兴安岭东南麓,南靠昭乌达高原,左岸山脉基本从西北向东南走向,右岸山脉主要呈东北方向延伸,平行的山岭与陷落的盆地交错分布,所汇支流均依山间走势,形成狭长的河川I谷地,构成了西拉木伦河上游特殊的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古雅”说美学意蕴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他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了西芳哲学、美学营养,提出了“古雅”也是关的形式的论断。然而自 1907年王国维提出“古雅”说以来,“古雅”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与认同。弄清“古雅”的实质内涵,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古雅”说及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早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祖国东北大地即布满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先民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着人类的文明。他们生息繁衍,逐步形成历史上和现在的东北各兄弟民族。春秋时期,在祖国的东北和北方崛起了三大古老民族: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即肃慎;大兴安岭东部的是东胡;大兴安岭以西的为匈奴。当时的东胡“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东胡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