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一生简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住进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仍然严格要求手下的工作人员,自己所用的一切,都要从简朴出发,不能搞豪华的东西。对于自己睡的床,他同样这样要求。为这件事,他还在刚刚人住中南海时对身边工作人员发过一通火。  相似文献   

2.
秋石 《百年潮》2016,(4):79
正1975年春天,眼科专家唐由之到中南海参加毛泽东眼疾的会诊,当工作人员把唐由之介绍给毛泽东时,毛泽东说道:"这个名字好,你父亲一定是位读书人,他可能读了鲁迅的诗,为你取了个‘由之’的名字。"夜里,在毛泽东卧室外值  相似文献   

3.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家人和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口中的"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毛泽东读书命运的改变者王季范是湖南湘乡县人,母亲文氏是毛泽东母亲的同胞姐姐,所以毛泽东与王  相似文献   

4.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乡亲和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口中的这位"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助力求学王季范,1885年出生,湖南湘乡县人,  相似文献   

5.
徐中远 《纵横》2013,(10):10-12
毛泽东终生酷爱读书,一生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因为从事图书服务管理工作,我得以看到毛泽东生前读过的存放在中南海故居里的全部图书。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书共有近10万册,有的是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阅读过保存下来的,大部分则是进城之后他根据读书需要用自己的稿费或工资收入逐步购买添置的。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1953年夏,毛泽东身边派来了一位20多岁的保健医生徐涛。毛泽东把他当作自己的年轻朋友。一天,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前的小院子散步时,他们谈起了物质结构问题。据徐涛回忆,当谈到物质是由更小的成分构成的观念时,毛泽东说:"墨子在公元前5世纪就提出‘端’是组成物质的最小成分,比外国人提得早。"他问徐涛:"‘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你听说过吗?"徐涛说不知道。毛泽东告诉他:"这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这位中南海红围墙里的伟大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他的日常生活往往会让人们感觉很神秘。实际上,毛泽东本人是一位在日常生活中俭朴随便的普通人,他不但有着普通人的衣着饮食,而且也像普通人一样发脾气、开玩笑。毛泽东是红墙内的普通人。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曾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党中央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是诲人不倦"。这个人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8)。适值徐特立140周年诞辰之际,回忆他鲜为人知的往事,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勤俭节约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住在北京,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是他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  相似文献   

9.
我在中南海工作了27年,那时候机关工作人员和中央一些首长及其家属一起,自己买票到西楼大厅看娱乐电影,再加上轮到现场值班或卖票,所以耳闻目睹了许多与中南海内部电影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相当感人,有些十分有趣,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龙剑宇 《百年潮》2013,(1):36-42
在经历83年漫漫人生旅途后,毛泽东离人们而去,他没有把自己"还"给故乡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过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让人感慨的物品毛泽东晚年家居物品即1949年进入北京之后到1976年9月去世这27年间的家居物品,包括中南海的丰泽园、游泳池及其中的一切大小物件。它们最为完整、集中地反映了毛泽东相对稳定的家居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特点。日常起居所用物品,从居室到卧具、坐具、洗漱用品;衣物,包括衣服、鞋帽、床上用品;餐饮用具即杯、盘、碗、碟、勺、筷、烟具等  相似文献   

11.
1949年6月,毛泽东离开香山进城,住在中南海丰泽园一个小院的平房里。中央军委和党中央也在中南海办公。为了工作方便,聂荣臻搬到中南海的春藕斋办公。  相似文献   

12.
1956年9月底,印尼总统苏加诺应毛泽东的邀请,到中国来访问。到达北京后,苏加诺被安排在中南海勤政殿入住。9月30日,毛泽东在勤政殿接见苏加诺时,苏加诺拿起他的手,仔细地看了一会儿,说:“这真是一双东方巨人的手啊!”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1999,(12)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对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说:“1967年7月(July)和8月(August)两个月不行了,天下大乱了。”其实,天下早已大乱了。不过到1967年的7月和8月,“天下大乱”的局势已经发展到连毛泽东自己也难以控制的程度,这种情况是他所没有预料到的。“围困中南海事件”就是当时发生的一起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动乱。从7月初开始,到8月上旬,造  相似文献   

14.
1950年仲秋,毛泽东电邀九表兄王季范进京。在中南海的那次洗尘晚宴后,毛泽东把过去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王季范。望着年近古稀、须发花白的表兄,极富感情的毛泽东悲从心来:“九哥,……”毛泽东不知从何说起。好半天,他才哽咽着说:“你把德恒(王季范长子)交.给我,可我没有照看好他,自当难辞其咎啊!……”说着说着,止不住两行清泪潸然而下。  相似文献   

15.
说到中南海,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以及策源于那里的波及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强的中国、甚至世界的政治风云。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并未打算进驻中南海办公。历史上与中南海相关的记载,总罩着一层不吉不祥的阴影。所以,当中共领袖、中共核心机关可能和皇宫禁苑发生关系时,毛泽东的第一反应是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周世钊是同窗好友,关系甚密。俩人经常见面,无话不说。笔者从1958年至1976年任周世钊的秘书达十几年,对于他和毛泽东之间的交往和内情略知一二。1972年周世钊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期间,毛泽东约他到中南海叙谈时,谈到了有关抗美援朝的问题。那次他们俩人的谈话是从议论文艺作品开始的。周世钊对毛泽东说:“润之兄啊,我最近看了一本《保卫延安》的小说,看  相似文献   

17.
梁尚之 《文史春秋》2004,(12):17-20
1967年至1970年三年多时间.作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在中南海甲楼参加了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一些具体事务性的工作。现在回忆的这段往事,既记录了我个人经历中难忘的一节.也反映了毛泽东作编辑出版史中客观存在的一页。尽管这一页是在我国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写成的.而且本篇的具体内容又只是一位基层办事人员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8.
张宝昌  张事贤 《百年潮》2010,(10):32-35
胡志明主席曾多次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也有过短暂休养和患病治疗。他在北京时,通常下榻西郊新六所,有时也住玉泉山。我在中南海服务科工作了二十多年,前后共有五次参加了对他的招待服务工作。胡志明主席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位非常亲切好客、简朴、随和的邻国首长。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亲历过的事整理成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9.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们来到中南海,工作人员把我们迎进陈云同志生前居住的地方。会客厅里还保持着简朴的原貌,墙上挂着陈云82岁时书写的条幅"多做就是少做,少做就是多做"。陈云的塑像被安放在大厅正中央,睿智而慈祥,让人一踏进这里就联想起这位老人不凡的一生。落座,二女儿陈伟华微笑着迎了出来,"我挺普通的,不知说什么好"。朴实的语言和外表,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她指着墙上的条幅说,"这正是父亲的‘养生之道’。父亲身体一向不好,说自己是‘木炭汽车’,走走停停,有时还要有人推一推。"  相似文献   

20.
虽然保健工作有纪律,保健大夫之间不能互相串,不能互相谈论自己保健对象的情况。但在中南海里的保健大夫们,因为年龄相近, 总有工作上的接触,有时还有相互替班的情况,又属于同一个小单位, 开会讨论问题,言谈见解也很投契,所以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许多年后,他们还能追忆起一些互相关照的故事。有一次,王鹤滨陪同毛泽东,住到了城西万寿路的新六所。到那里的第二天,王鹤滨见毛泽东尚未起床,就抽空回中南海办点事。谁知人刚到中南海,就接到汪东兴的电话:“王医生,你马上回来, 李讷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