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的出身、命运,以及最终归于的平民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上海变迁史。这个写上海的女人带着她的那份上海记忆走了,上海还在变迁中  相似文献   

2.
范金民 《安徽史学》2011,(2):42-53,128
清代前期上海作为南北洋航运中心,既是南北商品流通格局变化下的产物,也是清廷商品流通政策变化下的产物,海运业在上海的早期兴起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上海的兴起并迅速崛起,是建立在全国各地地域商帮的大规模商品流通基础之上的。上海的海运业者,来自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其中势力最大者,是上海及其邻近沿海地区崇明、南通三地之人,单个大船商,通常拥有数十号船只。上海海运业内部,船商与船户、耆舵、水手等航运业人员,船商与客商、与豆业字号,与豆行、饼行、油行、保载行等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上海,船商不仅在航业中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发挥出领袖百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近代上海银器种类丰富。从功用而言,近代上海银器有社交礼物,首饰、餐饮器具、体育比赛奖品类……近代上海,中西交汇,海纳百川,体育也不例外。开埠后,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象棋等,依然活跃在民间,但更多的是随外侨而至的近代体育项目。上海是近代外侨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外侨是近代体育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伴随着近代体育项目在上海的展开,外国人在体育比赛中颁发银质体育奖品的习惯也在上海流行开来。早在1863年,上海外侨搜狐比赛中就颁发银质奖品。  相似文献   

4.
肖关鸿、李逊夫妇在《文革中最重要的政治资本——工人造反派代表“上海工总司”的兴亡》(载香港《明报》月刊1996年6月号)中说:“如果说,全国红卫兵组织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红卫兵,那么全国工人造反派组织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即上海工总司。”“上海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工总司是全国第一个工人造反派组织,而且在全国造反派组织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它控制上海局面达10年之久,推举的领袖人物王洪文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一度被毛泽东确定为继林彪之后的接班人,毛泽东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上海工人造反派寄予厚望。上海工人造反派的每一个动作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大革命进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为一个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被多次塑造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了被赋予了众多的象征意义。杨骚,因中国诗歌会而成名的诗人在《夜的上海》一诗中塑造了上海黑暗颓靡的形象。这不是一个孤立特殊的存在,是时代以及诗人自身性格、境遇在文学中的显现。  相似文献   

6.
赵心 《神州》2013,(20):250-250
随着国际电影行业的发展作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行业创造了大量以老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并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和汇报。其中众多大牌导演在影片中重塑老上海的人文环境,将香港电影业带上新的高峰。本文首先探究对老上海意识的理解以及香港电影中呈现出老上海意识的原因,最后阐述当代香港电影中充盈着老上海意识的体现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茅盾在香港     
《文艺阵地》像股清新的风,给沉寂的香港带来生气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平津后,全力进攻黄埔江畔的中国大都市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敌。在弥漫的战争硝烟中,上海文学社、中流社、文季社、译文社这4家最大的文学杂志社联合创办了《呐喊》周刊。该刊在启事中称“四社同人当此非常时期,思竭绵薄,为我前方忠勇将士,  相似文献   

8.
环太湖旅游带在上海旅游圈构架中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环太湖旅游带与上海旅游目的地二者间通过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形成无形的结合。构建“上海旅游园”苏锡常与上海在旅游业中“联姻”以求共同可特续发展,塑造环太湖旅游带个性,须重新再定位。  相似文献   

9.
刘华 《民国档案》2004,(1):95-98
抗战胜利后的上海中国银行复业,对伪中行、德华银行和正金银行的接收,是日伪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金融统制彻底失败并得到清算、国民政府在上海重新确立金融秩序的重要标志之一。本依据上海档案馆馆藏有关案卷及其他史料,对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战后复员和接收情形作梳理叙述,具体考察了战后上海中行重新复业、接收敌伪银行的基本过程和所接收敌伪银行的资产、负债、库存等项目的情况,以冀丰富和深化。战后金融接收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天后是中国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上海是其重要信仰圈.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的天后祭祀活动有官方与民间两种形式,早期两者互为促进;进入民国后,官方所建庙宇尚存,而官方仪式却不再举行,但民间的信仰活动仍有持续,尤其在沿海省籍移民中仍然盛行.闽粤商人是上海天后信仰的基本信仰群体,上海的闽粤会馆几乎都合天后庙宇与会馆建筑于一体.虽然上海其它省籍会馆祭祀天后现象不在少数,但在神偶供奉排序、仪式活动方式等方面与闽粤会馆存在诸多不同.就上海闽商而言,天后不仅是海神、行业神,还是乡神.天后信仰使大多数闽商会馆在同籍商人中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其中一些会馆在进入民国后仍具超越同乡会的活动能力,与天后供奉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初上海的黄金交易市场逐渐形成,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金集散地。上海从事金业者先后成立了上海金业公所、上海金业公会。1921年上海金业交易所成立,进行了大量黄金现货和期货交易。潘连贵先生的《近代上海黄金市场的标金投机》(载《钱币博览》2014年第2期)谈到:"上海金业交易所成立后,金货交易以标金为主,故上海的黄金市场在习惯上亦称为标金市场。"1930年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在《关于银价波动的报告》中就  相似文献   

12.
拾以舟 《神州》2013,(9):6-7
有关沦陷上海的历史,在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上海史研究中仍然处于薄弱环节。2007年导演李安首度改编华文世界深受影响力的女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大胆地将日据上海时期女间谍色诱汉奸的故事搬上银幕,电影一经问世便在华人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斩获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多个知名奖项。本文基于电影《色·戒》对日据上海镜头细节的捕捉,通过分析电影中对市民生存形态、上海都市文化以及沦陷电影业的表达,努力为读者还原一段近乎真实却又压抑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不可分割的银幕源流———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电影渊源及互动关系〔中〕□谭春发〔3〕上海影人与香港电影在全面了解了上海的文化背景、上海影人入港的社会背景及入港影人的性质之后,我们就逐渐接近了香港电影与上海电影的关系了。上海这一大批勇士,特别是左翼人,他们大...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我曾经写下过许多和我并不相关的文字。一座舞台般的空城,街上阒无一人,房子陌生。我梦中看到的上海永远如此。的确有点刻意,连潜意识也中了毒。1998年写《老上海》,最先是图片诱发了我,观察、援引、讽喻紧随其后。我在图片里倘佯,竭力修改梦中所见。那时候,许多人迷上了“上海考古学”。我觉得我有必要同他们划清界线。一年以后,我在《地图与肖像》中徒劳地辩解道:我写上海,“不是出自热爱,或不合时宜的怀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60年代,是上海从"江南的上海"向"上海的江南"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湘淮集团一方面通过解除太平军对上海围困,解决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有效控制了上海的军政大权;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以处理日显复杂的上海中外关系,为上海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从而成为了19世纪60年代上海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转来的黄家生的信收到。就信中所述回复如下:信中提到的刘少奇到上海一事,全是被采访者的话,有录音为据;采访李振田是1998年在北京,采访陆熙昶则是2001年在上海,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刘少奇建国初来上海休假一事,  相似文献   

17.
刘思朔 《旅游纵览》2011,(3):156-156
<正>上海老房子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里弄住宅。沿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探寻,就会发现里弄是上海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弄是什么?就是上海人通常所说的弄堂。说起上海弄堂的诞生,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的签订让英国用炮火轰开了满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前后,英资在华企业有299家,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上海,上海英资企业大概有219家。英商在上海33个国籍的外商中,数量、规模都占首位。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外资企业的接收与改造及外商企业在中国大陆的衰退,首先要研究上海的外商企业;研究上海的外商企业,首要研究的是英商企业。从英商企业的衰退历程中可以窥见全国之一斑。中国共产党对这些英资企业在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了监督和利用政策(1949年5月—1950年12月),军管、征用、代管、征购、转让政策(1950年12月—1953年6月)和改造政策(1953年6月—1960年代),从而完成了对英国在华企业的接收与改造。  相似文献   

19.
香港:我人生的转折点 我出生在浙江上虞,父亲在上海读完大学、找到工作以后,我们全家就搬到上海。这时我正读小学三年级。1937年暑假,我小学毕业正准备考中学时,“八·一三”抗战爆发,日本人开始占领上海。我们全家除父亲外都躲避到老家上虞的乡下去。我进了上虞的春晖中学。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学校,朱自清、丰子恺等都在那里教过书。日本人打到浙江后,我随全家又回到上海,并继续在上海的中学读书。我的整个中学时代就是在这种动荡不安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首先在上海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引起了国民党的分裂和国民革命阵营内部的混乱。在这场动人心魄的较量中,上海流氓势力扮演了国民党清党反共急先锋的角色。本文拟对上海流氓势力参予政变的原因、准备、经过及其作用作一辨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