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时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亲笔写的战时家书,无论是对于身处战场的士兵还是远在后方的亲人,其分量都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它传递的是远方的牵挂、祈盼乃至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2.
家书     
丁杰 《文史月刊》2009,(11):70-73
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相互之间沟通联络有了更加先进快捷方便廉价的手段以后,除非在特殊或特定的情况下,而不再采用书信的方式了。原先最为普遍经济的书信联络方式,渐渐地为人们所淘汰所遗弃。令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种不知道从哪一朝哪一代开始使用的书信,而到了我们这些人的手里,慢慢地变得稀少了。因此这种普通而又普通的书信,便不知不觉地从历史舞台上开始隐退。而那些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书信,很快便成了珍贵的文物了。  相似文献   

3.
——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流畅、传神,其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为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可谓多艺兼通,有着独特而高超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窦红彦 《神州》2014,(5):7-7
《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的教子艺术、高深的艺术修养等令人震撼和感动,在培养子女、教书育人、为人处世等方面深受启发,学习傅雷夫妇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封 高平:你10月14日的来信收悉。爸爸在国外收到你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封来信,感到非常高兴!我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一切都好,请勿念。  相似文献   

6.
尹晴 《巴蜀史志》2017,(4):37-38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中塑造的人物大多是虚构的,唯有白鹿书院的朱先生实有原型,其原型是关中大儒牛兆濂,人称“牛才子”。小说中,关于“朱先生”劝退升允八旗军、赈灾济民、主持禁烟、规劝军阀刘镇华等桥段,都取材于牛兆濂的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7.
《张之洞家书》辨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之洞家书》自问世即有人怀疑其真伪 ,但具体分析者少 ,因而至今仍在流传。从其虚构人物 ,违反制度 ,时间混乱 ,编造履历 ,使用后世语言等方面看 ,该书漏洞甚多 ,其伪造者及传播源流亦有踪迹可以察考。  相似文献   

8.
第二十三封 玉洁: 你10月11日的来信,我于18日收到。知道你在去北京开会的途中到部队看了现奇,孩子表现很好,以及耀远、高平、小周一同回新县和奶奶、运超一起欢度国庆节,这些都让我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9.
秦诤 《百年潮》2007,(5):60-65
关于胡适夫妇的情况,最常见的资料是康德刚《胡适杂忆》中的一章“较好的一半”,以及石原皋《闲话胡适》中的一章“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据唐德刚说,江冬秀晚年写了一份自传,那是一大卷铅笔写的稿子,虽然不善述文,别字连篇,却是一篇纯真朴素、最宝贵的史料。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去台北胡适纪念馆寻访这份自传的下落,当时的馆长王志维说已经毁掉了,使寻访者怅然若失。令人欣慰的是,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收有胡适致江冬秀信129通(包括信函、电报和明信片),胡适档案中又存有江冬秀致胡适信135通(包括明信片),双方往返信函共264通。这是研究他们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最具权威性,惜未被研究者充分挖掘。现主要根据这批信函,对胡适夫妇的关系作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的一天,我无意问在中国收藏热线发现了藏家拍卖“湖北省麻织厂四周年纪念银质奖章”的消息,奖章背面还有“XXX(应是获奖者的姓名)坚韧耐劳田镇瀛赠”的字样。田镇瀛,这不就是我父亲吗?太出人意料了,没有想到和我父亲有关的纪念章会在网上出现。  相似文献   

11.
傅敏1956年高中毕业前后,父亲傅雷尚不到50岁,正功成名遂,并以无党派文化名人的身份出席了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不久又出任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胞兄傅聪在国际乐坛脱颖而出,成了新中国响当当的青年钢琴家,声誉鹊起。  相似文献   

12.
张丁  马鑫 《中华遗产》2014,(8):82-93
1949年,解放的步伐自北向南阔步而进,就如同扑打中国的巨浪,席卷着每个人。一封封浸透着真情实感的家书,也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解放,以及摆在全体人民面前的种种不安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爱国知识分子宋斐如等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办的《战时日本》杂志,以其刊载内容之丰富、文章质量之高、作者群之专业,成为了当时国人了解日本的一个重要窗口。虽然由于经营上的困难,杂志发行仅三年就停刊了,但其自身承载的媒介意义、学术意义和时代意义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傅敏1956年高中毕业前后,父亲傅雷尚不到50岁,正功成名遂,并以无党派文化名人的身份出席了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不久又出任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胞兄傅聪在国际乐坛脱颖而出,成了新中国响当当的青年钢琴家,声誉鹊起。  相似文献   

15.
吴景平 《民国档案》2013,(1):106-116
蒋介石与战时外汇特别是与战时平准基金的关系,迄今为止未见有专门性研究成果问世.本文在查阅斯坦福胡佛研究所藏蒋介石日记、台北“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国民政府档案及其他史料基础上,系统梳理蒋介石对于战时外汇问题尤其是对于平准基金和平准基金委员会的态度,分析蒋介石对于战时重大外汇政策的决策与实施的作用,进而探讨相应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以冀深化对于蒋介石研究和战时财经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舒蓉 《收藏家》2000,(10):41-43
一通“家书”能为藏家所珍,不是缘自大家名人之手,便是它与重大的事件相连,若两相兼备就愈显得难能可贵。本文所涉的这一通家书,就是出自一个很不普通的人,讲述着一件很不普通的事件,因此,更是弥足珍藏。家信系醇亲王载沣亲笔所书,写于光绪二十七年庚子七月二十三日(1901年9月5日),讲述了他使德之旅中所发生的一件天大尴尬事,讲述了中华民族百年前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南道成川郡,有一个村庄叫罗盛教村,有一条河流叫罗盛教河,有一座山叫罗盛教山。也许,当地的人们有  相似文献   

18.
黄绍箕家书     
黄绍箕(1854-1907年),字仲,又字穆琴,晚号鲜庵,浙江瑞安人,黄体芳子。清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九年三月授翰林院编修。十年充翰林院撰文兼会典馆纂修提调,十一月,抵京销假,值慈禧五十岁万寿庆典,赏加侍讲衔。十一年,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充武英殿纂修官。之后历任庶吉士教习、会典馆提调、翰林院侍讲、左春坊左庶子、京师大学堂总办、翰林院侍读学士、主持两湖书院、湖北提学使等职。著有《中国教育史》、《汉书艺文志辑略》等。黄体芳(1832-1899年),字漱兰,号循引、莼隐,别署东瓯憨山老人,人称瑞安先生。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同治二年(1863…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规定"改定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育"。高等教育纳入战时体制,一方面适应国家战时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一方面培养了大批军事、医疗人才,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人才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路经图书馆,偶遇名人家书展。毛泽东、周恩来、梁启超、鲁迅等数位历史名人的家书,封封文字言简意赅,简短质朴,情真意切。读着读着,就有亲人间暖暖的真挚情意,汩汩流淌心间。斑驳的信纸,手写的文字,把人又带回到多年前那书信往来的点滴美好。科技发达的今天,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一次视频,相距千里却近在咫尺。面对面的便捷交流,反而相对无语,少了字里行间的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