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安画派     
张渝 《收藏家》2002,(3):26-30
与其说“长安画派”是一个地域性画派,毋宁说,它是一面旗帜,标识着一个时代的高度。如果不是毛泽东有关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以及“文革”等非艺术因素的腰斩,那么,后来画坛上,“激烈地抖着风,美丽地飘扬”的那面旗帜,一定属于“长安画派”。  相似文献   

2.
田涛 《陕西史志》2001,(2):57-60
北京有个举世闻名的“十三陵”,长安也有一个明代的“十三陵”。所不同的是北京的“十三陵”都是明朝的帝王陵,而长安的则全是明秦藩王陵,只是低一等罢了。长安的“十三陵”加上王妃、郡王、郡妃等陪葬墓共六七十座,与北京的“十三陵”一起被称作是埋藏在地下的一部完整的明代通史。  相似文献   

3.
一与其说“长安画派”是一个地域性画派,毋宁说,它是一面旗帜,标识着一个时代的高度。如果不是毛泽东有关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以及“文革”等非艺术因素的腰斩,那么,后来画坛上,“激烈地抖着风,美丽地飘扬”的那面旗帜,一定属于“长安画派”。“长安画派”一说,源于西安美协国画研究室1961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国画习作展”。该展结束后,又紧接着去上海、  相似文献   

4.
张岩  高玉 《文物天地》2023,(S2):67-74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向社会大众展现文物艺术品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作为基本展览的有效补充,原创性临时展览如何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一直是文博学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以旅顺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穿越千年的东方微笑——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为策展案例,从展览前期筹备、展览内容设计、展览形式设计、展览信息宣传与教育推广等四个角度,剖析策展方式对观众吸引力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物展览不仅可以进行历史知识的熏陶,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民族主义的教育,而且对现代化建设也很有意义。多办展览也体现了文物工作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6.
赵佳 《东南文化》2023,(1):136-142+190-192
在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临时展览的科学化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作为一项战略管理分析理论,价值链理论对临时展览具有相当的适用性和方法论意义。依据该理论,贯穿于临时展览的规划、开发、实施和结项阶段的各个战略环节尤其值得重视。展览管理者需要在优化团队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坚持价值链管理的“一体化战略”,确保展览取得良好的社会价值与公众效应。“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的策划与实施在充分体现价值链理论指导意义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价值链管理经验的思考,可为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新启发、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长安八景     
《神州》2005,(12)
就好像麦子从麦地里面长出来一样,许多东西从西安城的城墙内外长了出来:高楼,霓虹灯,广告,网络,发布会,交易场.许多东西也从西安人的脑子里长了出来:效率,法制,团队,合作,并购……过去,在人们的眼中,西安是一个逝去的辉煌,是一个只有秦砖汉瓦、兵马俑、铜车马的文化古城,或者只让人联想起西安事变、三线建设等往事的旧西安。从前,秦中多文人墨客,“长安八景”的说法由来已久,什么“华岳仙掌”、“雁塔晨钟”、“草堂烟雾”、“咸阳古渡”、“丽山晚照”、“曲江流饮”、“霸柳风雪”、“太白积雪”演绎出“新长安八景”。  相似文献   

8.
流传逾1300年的“音乐活化石” 在我生活的城市里,今年忽然多了一种悠扬动听的古音—长安古乐,由于获准立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一词被媒体频频热炒,而在这些喧嚣声中,从唐代宫廷传出的长安古乐穿越千年,用丽音浸润着人们浮躁的心田,它用独特而隽永的旋律,告诉人们它与普通民乐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9.
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是盛唐诗坛的一段佳话。关于李白初识贺知章的时间、李白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时间,学术界存在开元说、天宝说两种说法。通过考辨可知,“开元说”欠允,当依詹锳、王运熙先生观点,李白、贺知章初识于天宝年间。李白被“赐金放还”有深层的原因,通过对校李白诗篇异文可以发现,李白“被贬”直接原因为“赋谪仙之歌”,深层原因是“北门厄”。“谪仙人”与“谪仙歌”象征着李白入长安与出长安的宦海浮沉。  相似文献   

10.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女皇帝,其充满传奇色彩之人生经历一直为治史者所关注。长安是武则天人生与政治生涯之起点城市,武氏于此出生,于此登临皇后宝座。荣升大唐国母之后,武氏虽常往洛阳,但高宗生前,他们一直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改唐为周之后,武氏亦曾于晚年短暂西返长安。故《资治通鉴》言其“多在洛阳”尚可,但说她“终身不归长安”则稍嫌夸张。长安作为大唐都城,实为李唐王朝之代表象征。  相似文献   

11.
长安,这个闻名中外的千年古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曾在中国历史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辉,长安,这座埋藏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伟大祖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民族自豪的象征。长安,曾经是我国  相似文献   

12.
<正> 长安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汉唐盛世的都城,汉唐之间尚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以及为期极短的新莽、西晋愍帝等在此建都。“京邑所居,五方辐奏”。其前身秦都咸阳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兴修驰道之后,即为全国交通中心。长安在继承秦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习称长安为“咸阳”楚一鸣自西汉以来,在关中立国建邦的王朝皆都于渭河南岸的长安,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仍有称长安为“咸阳”的习惯。今就读史所见,略举数例,以见其概:1.《文馆词林》卷695引曹植《毁鄄城故殿令》有云:“大魏龙兴,只人尺土,非...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海博物馆于2020年7月推出“靖海神机:中国航海火器文物展”。此次展览多有创新,文章对此次展览进行论述,希望为类似主题展览的策划带来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绕长安的河流及有关的渠道史念海一“八水绕长安”“八水绕长安”,乃是一句古谚,出自西汉时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指的是泾、渭、霸、氵产、丰、高阝、、涝①。泾、渭两水源远流长,其余六水皆出自秦岭山中,就在西安的近旁。这八水中,渭水是主流,其他皆是...  相似文献   

16.
铜镜是我国古代人们妆奁照容的用具 ,考古资料表明 ,它最早产生于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普遍流传 ,秦汉时期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制镜高峰 ,在全国出现了多处制镜的中心。长安便是汉代制镜的中心之一。由程林泉、韩国河合著的《长安汉镜》一书 ,选取秦汉时期西安地区考古出土的铜镜为对象 ,进行年代学和类型学等的研究 ,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本书中的“长安” ,实指现在的西安和咸阳地区。这一地区在秦汉时期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咸阳是秦时的都城 ,西安是汉高祖刘邦建都的地方 ,名为“长安” ,因此这里便成…  相似文献   

17.
<正> 《史记·货殖列传》有“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重点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之句,学界对其解释颇有不同。田久川先生在《史记译注》中说“因以汉都”是“因(之)以(建)汉都”的省略,并译为:“秦孝公和秦昭褒王治国于咸阳,汉朝籍此以建都城,还有建于长安附近的各陵县。”台湾庄万寿先生在《白话史记》中则译“因以汉都,长安诸陵”为“后来即为汉都长安古墓群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唐代长安的“胡化”风气●张兴胜有唐一代,吐纳东西文化,兼容华风异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都很明显。在京都长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使得居民的衣饰、饮食、娱乐、婚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胡化”的特色。史称开天之际,...  相似文献   

19.
魏娜 《文物天地》2022,(S2):81-88
2021年10月1日,“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对美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时隔一年,整理展览资料之时,发现了手机中筹办此展的各种照片,回忆起展览从策划到实施的点滴,心生感动,希望就此表达对策展团队每一位同仁、师友、前辈的感谢。回顾过去的心路历程,见证展览从孵化到诞生,将真实记录下展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这些经历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共勉!  相似文献   

20.
李其仁 《东方收藏》2023,(1):101-103
优秀的内容策划是办好一个展览的前提与基础,而高质量的临时展览越来越被观众所期待和青睐。本文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临展“向海而兴——15—19世纪世界航海文物展”为例,探讨临展内容策划过程,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