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阳子 《东南文化》2023,(1):182-189
博物馆举办文物出境展览是实现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方式之一。经过多年探寻,我国通过文物出境展览持续地提升中国文物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文物出境展览经历了从“初探期”到“探索期”再到“磨合期”三个阶段。当下,文物出境展览不能仅局限于文物展出的效果与形式,应逐步掌握展览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尤其在文物阐释方面,应鼓励和支持更多熟悉中国文化的策展人参与,提高“中国声音”在展览中的声量,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削弱多元文化带来的偏见,把讲好中国故事和办好文物出境展览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21世纪的文物出境展览应该从“让世界认识中国文物”迈入“让中国文物融入全球文化”。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商丘地区文物工作者在地方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对所属九县、市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在此基础上,借调了全区各县、市的部分馆藏文物,在地区展览馆内举办了文物展览。此次展览曾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与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博物馆文物的展览不仅有利于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还有利于相关专家对文物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进一步研究。传统的博物馆文物展览方式在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文物的展览,不仅有利于文物展览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文章简单分析了博物馆文物展览的意义和现状,列举了传统展览方式的一些问题,对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展览工作中的优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周杰 《文物天地》2023,(S2):22-26
博物馆临时展览需要践行做好上展品的风险管理。在临时展览文物保护中践行“稳定”理论,从深入了解临时展览文物所处大小环境出发,为上展品“量身定制”临时展览文物所处微环境,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贯穿于整个展览始末,提出临时展览文物保护工作技术路线,是成都博物馆现阶段临时展览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李精明 《东南文化》2023,(1):149-156
展览类型或展览面向对于展览策划、展览评估具有方法意义。宗教文物具有艺术面向、宗教面向等多种面向,根据展览面向不同而有不同的策展依据、评估指标。博物馆展览往往倾向于展示宗教文物的艺术面向。从展览目的、展览的陈列与设计、展览文本内容三个层面,对宗教文物展览案例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宗教物件整体的品质影响了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馆所的创办人和历任馆长的理念、馆所形成的展览惯习、策展人的专业背景均为宗教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影响因素。博物馆可通过制定明确而具有差异化的博物馆宗旨和定位、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策展人、确定清晰的展览面向,促进宗教文物展览的多元面向,避免出现博物馆的美术馆化、宗教文物千篇一律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节,广东省文物保管委员会与嶺南文物宫在广州联合举办了‘广东省文物展览’,历时二十七天,观众達十三万三千馀人。展览内容分八部分:(一)革命文物;(二)名勝古  相似文献   

7.
为了迎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的召开,检阅建国以来我国文物工作的成果,文物局委托故宫博物院举办《全国拣选文物展览》。展览的范围是建国以来各地拣选文物的成果,包括古代、近代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外国文物、以及珍贵图书等价值较高或在拣选中具有典型情节、有教育意义的文物。同时在展览中,对拣选文物的有功单  相似文献   

8.
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大观众奉献丰富多样的优秀陈列展览。同时,文物展品是陈列展览中的主角,要拉近文物展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情感上、艺术上、文化上触动观众的心灵,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知识性与通俗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处在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与个性化、学习型与服务型的模式转换过程中。要尊重陈列展览工作的客观规律,关注陈列展览的社会效益,根据陈列展览内容和观众接受程度,选择适宜的知识表达方式和信息传播设施,为广大观众奉献丰富多样的优秀陈列展览。同时,文物展品是陈列展览中的主角,要拉近文物展品与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民族民俗文物的优势和观众的心理需求,分析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与观众的关系。其中包括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展览必须研究观众的缘由以及做好观众研究工作对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1.
茹实 《文物天地》2023,(S1):55-60
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展出。展览从筹划到成展历经两年多,集7省22家文博机构精品文物237件(组),全方位深度阐释了五凉文化的历史成因、历史脉络、各类表现及深远影响。展览聚焦十六国时期的西北地区,通过文物诠释当时文化间的交流与交融,在国内“丝绸之路”主题展览中可谓另辟蹊径,填补空白。从策展角度对展览进行回顾,就展览亮点与特色以及启示与思考作总结,对日后博物馆展览的策划及推进陈列、文物等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局记事     
《文物》1951,(5)
敦煌文物展览闭幕筹备数月的敦煌文物展览会,于四月十日在历史博物馆举行预展,招待政府机关首长及艺术、文物工作者二百余人参观,展览内容以敦煌莫高窟九百余件壁画摹本为主,并配合一部分汉壁画与六朝彩画墓砖摹本、敦煌文物被  相似文献   

13.
刘婷 《东方收藏》2024,(1):56-60
考古纪念类展览作为历史类展览中独特的分支,如何探索出一种适合自身的策展方式,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考古纪念类展览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文物为主体的展览,另一种是以叙事为主体的展览。以文物为主体的展览突出展示文物精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文物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导致展览传播方式为散点式,逻辑性不强。而以叙事为主体的展览则具有很强的逻辑叙事性,通过事件和文物的配合佐证,使得整个展览呈现紧密的连续性。文章以“回望抚琴台·纪念永陵考古发掘八十周年特展”为例,系统阐述如何在考古纪念展中做好叙事策划和展品观赏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曹汉刚 《收藏家》2008,(2):3-10
2007年12月6日,为庆祝建院80周年,河南博物院隆重推出“国家宝藏”展览。展览汇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洛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等9家文物收藏单位的国宝文物103件组,其规模之大、文物等级之高、艺术品相之美、蕴涵文化信息之丰富,在河南博物院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国家宝藏展览分为国宝省亲与国宝汇聚两部分。  相似文献   

15.
陈浩星 《收藏家》2005,(3):5-10
兹值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民政总署辖下澳门艺术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同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合办大型文物展览“日升月恒——故宫珍藏钟表文物展”。该展览为故宫首次在院外举办之大型钟表展,展出故宫珍藏钟表及与钟表相关之文物共计120件(套),内含钟表126件,可说代表了16世纪时期钟表制作技术的最高成就,规模为故宫借出同类文物举办专题展览之冠。  相似文献   

16.
胡凯云  蒋凡 《东南文化》2023,(3):155-161+191-192
革命文物主题展览被作为政治文化认同塑造手段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当今也依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媒介。革命文物主题展览的实物性、空间性及仪式展演能够同时作用于观众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发挥了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当前,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受到高度重视,数量急剧增多,但却缺少必要的评估,对展示工作的优劣缺乏客观评价会制约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建立以观众体验为中心的评价框架,同时结合专家学者的判断,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地衡量革命文物主题展览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指导革命文物主题展览实践,促使其更好地发挥“红色基因库”之功能。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1月20日——12月20日,山西省文物局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山西文物精华展”。展览分“山西古代文物”、“山西古建筑模型”和“黄河蒲津渡铁牛模型”三部分,展出文物193件。整个展览受到中外参观者和有关专家的好评。现将这次展览的部分展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所收藏的文物中,由于临展需要,文物经常会在文博机构之间流动。在文物借出、运输、点交、布展、现场展览、撤展等环节中,确保文物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也是文物借展工作的底线。相关单位和人员在文物借展工作中,首先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其次,应建立健全文物安全与保护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从而确保文物安全。其中,临展中文物出借工作的考察、现场评估、合同的谈判与签署、文物借展操作流程、现场文物展览安全等是确保文物安全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9.
本局简讯     
《文物》1950,(9)
庆祝国庆举办文物展览我局在承光殿布置之‘庆祝国庆文物展览’,於九月二十九日举行预展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承办的“中国文物事业五十年(1949-1999)”特别展览于1999年8月~10月在北京隆重展出。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全面、系统地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文物事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新的历史腾飞。本展览设计了5个基本单元,分别从考古发掘、革命文物征集、博物馆建设、文物的科技保护与修缮、文物事业的全面发展等不同角度,用大量的实物资料反映50年来文物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