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事变中国民党主和派的和平救蒋活动刘灿华一主和派和平救蒋活动西安事变是一次突发性事件。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如何处置事变问题上,一开始便出现了尖锐对立的两大派,即以何应钦、戴季陶为首的武力讨伐派和以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为代表的主和派。在事变期间,双方一...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中黄埔系的内部分歧经盛鸿《史学月刊》1993年第4期所刊《也论西安事变中的"讨伐派"》一文,提出对当时国民政府中"讨伐派"进行分析:可区别为以何应钦、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以戴季陶等为代表的元老派,以邓文仪、桂永清、贺衷寒、胡宗南等为代表的黄埔...  相似文献   

3.
沈沉  岚声 《文史月刊》2003,(2):57-59
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1945年7月,一个驻华的外国记者向其国内发回这样一条快讯:“在重庆国民党军人中,部分中层军官企图发动的一场反对统帅蒋介石的政变,宣告流产……”消息见诸报端,立即引起哄动。这是咋回事呢?原来,这只不过是国民党高层派系之间勾心斗角的又一次短兵相接。1937年的“西安事变”中,在国民党军队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何应钦,自封讨伐总司令,企图轰炸西安,欲致蒋介石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对何应钦却耿耿于怀。1944年,据军统截获的情报称:“军政部内出现贬低领袖,褒扬何部…  相似文献   

4.
西安事变中,南京政府内部在如何解决事变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分裂成"主和"与"主战"两派,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坚决地站在"主战"的阵营。长期以来的史学观点认为,他是为趁乱炸死蒋介石或假张、杨之手杀掉蒋介石,"取蒋而代之",这有失偏颇。何应钦当时的主战,其目的是"以战逼和"营救蒋介石。促成他在当时"主和"与"主战"两种营救蒋介石的途径中选择并坚持后者的原因,主要是:冥顽的反共立场;维护国民党集团利益和自身个人权力的需要,以及日本施加的压力。他的"讨伐军事"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客观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率部发动西安事变。全国上下为之震动,日本人为此暗喜,汪精卫等日伪汉奸为此高兴,而国民党何应钦等人则力主出兵潼关“平叛”,欲置蒋介石于死地,宋美龄、宋子文等却极力要求保蒋介石性命……对此山崩海立,形势急转的巨变,毛泽东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何应钦辞世已有27年了,无论今人受何应钦辞世已有年了,无论今人受什么样的立场、观点主导,以什么样的标准对黄埔军校时期的何应钦作出价值评判,都没法将他的功绩抹杀。而且可以肯定地预期,随着时光流逝和两岸关系的实质性推进,对何应钦何以成为"黄埔系的保姆",会有更深刻而具体的认知。"黄埔系"是指由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担任主官的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时期的武装基干力量,是蒋介石取得和执掌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的嫡系部队。其最初的缘起和发展、壮大,都与一个从贵州山沟里走出去传奇人物——何应钦,有不解之缘。故何应钦在国民党军政界中有"黄埔系的保姆"之称。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发生猝不及防,张杨兵谏,蒋介石被扣,南京政府一时大乱。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中党政军要员对待事变采取了两种态度:一是以何应钦为首,主张武力讨伐张杨;一是以宋美龄、宋子文等人为首,力主和平解决,双方曾争执不下。后来有人认为,何应钦的武力讨伐办法,其用心是加害于蒋,欲取蒋而代之。这一说法曾被许多人接受。本文作者重新回溯了西安事变南京政府及地方实力派中各色人等的表现,明确提出何应钦并无害蒋之心,他的所作所为同其他人一样——力保图救其主子蒋介石。  相似文献   

8.
有遗文显示,何应钦曾带一个营的兵力,在傅公祠住过月余。笔者为了充实《西园史溯》一文,对此事进行了认真查考,证实无疑。现就其人其事考述如下。何应钦得常人之所未得何应钦,字敬之,1890年4月2日(清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三日)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县泥函村。他6岁入家塾为大哥、二哥  相似文献   

9.
李英 《文史春秋》2010,(4):45-52
何应钦是国民党政坛的风云人物,早年与蒋介石结为生死之交,在黄埔集团中蒋何并称,被人称之为蒋介石的"大金刚"。他韬光养晦,善于权变,在与蒋共事的几十年中,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几次欲发动政变取而代之:北伐战争中他与桂系密谋,逼蒋下野;西安事变中他欲轰炸西安,置蒋于死地;抗战胜利后他与冈村宁次勾结,意图政变代蒋;解放战争中他又欲与中共沟通,起兵反蒋于西南……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事变爆发后,民国知识分子纷纷发表社论和声明,几乎不约而同地谴责张杨的行为,并要求立即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当时的舆论和民意走向,从社会层面上给张杨施加了巨大压力。民意的导向直接影响了参与谈判的各政治组织和政治团体,从客观上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1935年5月至7月之华北事变,是日军企图侵占华北的重要一环,蒋介石由"委曲忍让"而"隐忍至此"。一方面,他要集中精力解决西南问题而对日"委曲忍让",由何应钦出面对日交涉。他指示何应钦对于日军提出的于学忠等人撤职、中央军撤出华北等一系列问题以"自动实行"方式加以接受,不能给予"任何书面之承诺",出现了特殊的外交文件《何梅协定》。另一方面,蒋介石只能"隐忍至此",对于日军要求将停战区扩至平津地区、华北人事等附带事项须按照日方意思处理等问题拒绝接受,并考虑下"最后之牺牲"的决心。何应钦比较忠实地执行了蒋介石的处理方针,日军因基本企图得逞而表示河北问题"告一段落"。蒋介石认为自己有效地应对了华北事变,并认为比起处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来说较易些。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发动时间考略——读《西安事变新探》琐记陈铁健近两年,随着资料条件和客观环境的改善,西安事变史研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杨奎松著《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以下简称《新探》,台北大东图书公司1995年版)、李义彬著《中国新民...  相似文献   

13.
何应钦是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的第二号军事首脑,因他字敬之,故官场中称他为“敬公”。吴佩孚,字子玉,他是北洋军阀直系的大帅,故时人称之为“玉帅”。何应钦是贵州兴义人,而吴佩孚是山东蓬莱人;何应钦生于1890年,而吴佩孚生于1874年,年龄悬殊;何应钦自进入黄埔军校担任总教官起,便视吴佩孚为国民革命的劲敌;而声名显赫的吴佩孚,已执北洋直系的牛耳,对何应钦其人也许连名字都不知道。北伐战争开始时,广州国民政府所制定的北伐第一期目标是:“打倒吴佩孚,妥协孙传芳,放弃张作霖”,以便各个击破。而总体的战略目标是:首先,…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和蒋介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良是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正义感的将领,在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蒋介石坚持反共内战的关键时刻,他以大无畏的气魄和惊世之举动,发动西安事变,扭转了国内局势,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他发动西安事变虽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铰为重要的便是在九一八事变中持不抵抗主义而断送东三省的沉痛教洲。因此,要阐明张学良走上西安事变的漫长道路,必须追  相似文献   

15.
1937年的川康整军,由军政部长何应钦负责主持并顺利完成.文章以何应钦与川康整军关系为主线,从何应钦参与整军的原因、在整军中扮演的角色、作用发挥等方面着手,穿插整军情况,梳理并论述其与此次整军的关系.作为川康整军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应钦几乎参与了整军实施前的全过程:从年初整军计划的构思、历时近4个月的协商调整和整军方案的出台,到7月赴渝主持整军会议.他凭借个人在整军过程中发挥的代表、组织和协调作用,平衡蒋介石与刘湘利益、促使中央与四川在整军问题上达成妥协,为整军的顺利推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49年,蒋介石率残部退守台湾。面对风雨飘摇的情势,蒋介石绞尽脑汁寻找求生之计。这时,曾在何应钦手下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供职的曹士澄提供了一个情报,使蒋介石又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马永台 《黑龙江史志》2010,(19):30-30,38
宋美龄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之一,以往学界对西安事变中宋美龄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她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原因。本文试图借鉴社会学关于社会角色与身份的理论方法,从身份与社会角色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西安事变中的宋美龄。  相似文献   

18.
由于何应钦的阻滞,蒋介石要扶陈诚上正位——取去十一师代师长名义,任命其任十一师师长。何应钦对蒋介石说:“顾祝同也只是二师师长;蒋鼎文还不过是九师师长。若让陈诚当上了十一师师长,他们三人坐在同一  相似文献   

19.
熊宗仁 《文史天地》2010,(11):83-87
十一入黄埔晋见孙中山获赏识攀附蒋介石 (一) 就在身后枪声响起之时,何应钦和郑仲先都本能地拔枪还击。澡堂里顿时大乱,凶手乘机逸去。何应钦身中两枪,一在胸部、一在腿部。胸部未被子弹洞穿,落人腹腔,但血流如注。在郑仲先的搀扶下,何应钦勉力登上二楼,倒卧于沙发之中。  相似文献   

20.
1950年5月,逃到台湾的何应钦收到了一封信函,上面写道:"中国童子军训练15年来,似具备军事预备训练之浓厚特质,已有一年余与本会失去联络,现在因不敢断定其训练之宗旨、原则、制度及方法,是否继续维持,故决定暂行停止承认其会员之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