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张娟 《丝绸之路》2013,(6):93-95
萨满教是柯尔克孜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是柯尔克孜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丰厚土壤。在柯尔克孜族的意识中,萨满教的影响十分深厚。在伊斯兰文化表层的覆盖下,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原始信仰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发生着持久的影响。作为柯尔克孜族生活的百科全书,《玛纳斯》演唱作为柯尔克孜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沉淀着萨满教的影响。本文试从文本所描绘的萨满巫术占卜情景以及演唱传承中玛纳斯奇的身份定位两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1999年3月25日作出决定,对利用史志资料为现实服务,为柯尔克孜族文学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州委史志办主任贺继宏同志,进行通报表彰,并奖励人民币5000元。决定称:贺继宏同志结合史志工作,呕心沥血,坚持不懈,挖掘、搜集、整理柯尔克孜民族传统的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编撰、创作、出版了一大批介绍柯尔克孜族文化的作品,为使柯尔克孜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柯尔克孜族,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决定号召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尤其是从事史学研究、文艺创作的同志,虚心向…  相似文献   

3.
<正>在黑龙江省世居的10个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朴素而古老的民族——柯尔克孜族。与其他兄弟少数民族一样,她为黑龙江的地域文明和冰雪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那么,柯尔克孜族究竟是一个怎样  相似文献   

4.
张云  李玲玲 《世界遗产》2016,(4):76-81,10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颂扬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及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事迹,同时还记录了柯尔克孜族传统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等。2009年《玛纳斯》史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5.
柯尔克孜族与中亚的吉尔吉斯族是同源跨国民族,文章主要从柯尔克孜族的跨国历程、边界遗留问题及其影响、柯尔克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柯尔克孜族的现状进行反思,认为应当协调各方势力,促进柯尔克孜族的和谐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我国民间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既是整部史诗的统称,也是第一部的名称和第一部史诗主人公的名字。在千百年来的口耳相传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世代代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精神文化溶入这部史诗之中,史诗包容了柯尔克孜族古代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它成为柯尔克孜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语言、哲学、宗教、美学、军事、医学、习俗的百科全书。史诗篇幅浩瀚、规模宏伟,仅居素甫.玛玛依一个人演唱的内容就长达23.2万余行,相当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的14倍。《玛纳斯》…  相似文献   

7.
徐建兵 《沧桑》2009,(1):119-121
网络大学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隐性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协调农村党群关系和帮助农民实现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二、美丽的传说现代柯尔克孜民族的演化、发展、形成,包括柯尔克孜族族名,一直伴随着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这体现了柯尔克孜人民崇尚理想的文化图腾,追求美好的唯美理念和凝重深厚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习惯法主要在少数民族的婚姻、继承等方面发挥社会调节作用。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曾受多种文化影响但又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丰富的独特习惯规则,特别是在家庭、婚姻、亲属、继承等民事制度方面颇具特色。研究柯尔克孜族民事习惯法的历史及现状,能够为中国习惯法的研究贡献力量,为新疆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执法以及司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秦英君 《史学月刊》2007,3(1):49-55
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科学和技术向近代的科学和技术转变,是在西方科学文化影响下完成的。这一过程亦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中,不同人物对接纳西方科学文化有或深或浅的解读,其中,“道器”与“体用”的文化认知模式是近代中国人解读西方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宋士敬  宋君 《丝绸之路》2006,(10):34-36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曾被称为布鲁特,这是准噶尔语中“高山居民”的意思。柯尔克孜族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亦被称为“帕米尔之子”。 柯尔克孜族为新疆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阿克苏及伊犁等地也有小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公开断言:“印第安人部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退,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现。”摩尔根的预言在今天的美国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古印第安文明已成为历史的绝唱,昔日辉煌的传统文化,已成为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永远无法破译的梦境!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中,出现了第一位研究本民族口头传统文化《玛纳斯》史诗传唱者玛纳斯奇的博士,为了对传统文化的骨血、文化根脉进行透彻的诠释和传承,他的足迹遍及整个新疆!他说,古印第安文明的消亡,是历史向我们敲响的警钟——  相似文献   

13.
侯菲 《丝绸之路》2009,(23):30-31
每一个柯尔克孜族女性都是在母亲、姐妹们的绣品中熏陶长大的。儿时起,她们就开始学习刺绣,从简单的轮廓勾勒到层叠的填色创作,柯尔克孜族女性就这样在刺绣过程中磨炼出了温柔的性情和坚韧的品格。每一个柯尔克孜族人家都装饰得如婚房般华美、艳丽,而这一切,全靠女人们的一双巧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及服务模式的转变,并提出了服务转变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徐玲 《文博》2012,(1):60-65
近代是西方博物馆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的一个特殊时期。受西方公共观念影响国人开始自建博物馆的同时,积极宣扬古物为公器的新理念,倡导古物保藏模式的博物馆化。促使传统私家赏玩性质的古物转变为博物馆展示、教育的公共资源,从而初步完成了中国博物馆公共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特克斯县的柯尔克孜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1992年统计,特克斯县柯尔克孜族共有7206人。其中绝大多数分布于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民族乡。“阔克钦热克”为柯尔克孜语,意为“绿色杨树沟”。因该乡所在的沟谷过去长满了天然杨树,故名。柯尔克孜族,史称“隔昆”“坚昆”“契骨”“据买斯”“塘奚司”“艺儿育思”“布鲁特”等.原本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后来逐渐向天山迁徒、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有一段讲述十五世纪左右,英雄玛纳斯的父亲如克音,受西蒙古(瓦刺)的侵袭,迁到巩乃斯草原、特克斯河流域一带的故事。清代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分布于天山以前、帕米…  相似文献   

17.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7,(5):47-49,53
<正>四、语言文字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柯尔克孜语,聚居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用本民族的语言。居住在阿克陶等县农业区与维吾尔族杂居的柯尔克孜居民,有相当一部分通用或者兼用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特克斯、昭苏一带  相似文献   

18.
<正>六、文学艺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柯尔克孜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与艺术,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谚语,谜语,叙事诗,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歌剧,舞剧,民歌,舞蹈,美术等。民间故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故事有人物故事、动物故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一个课题。论文从部族名称、来源地、东迁原因、迁入地、人口户数及男丁数量、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七个方面论证,得出今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是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迁入黑龙江的一个部族——塔贲的直系后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跨国民族。主要分布在以吉尔吉斯斯坦为中心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以17世纪为界,先后经历了两波大规模的西迁,由叶尼塞河上游到达中亚地区;当沙俄扩张的势力进入中亚后,柯尔克孜族被迫跨国而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