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萨噶达瓦节     
正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藏传佛教信众把藏历四月视作吉祥的月份,其间广大信众起早转经、朝佛、行善。所谓转经,就是按约定即成的环形线路行走、祈祷的一种藏传佛教形式。全拉萨的转经线路有三条,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觉康一  相似文献   

2.
迷人的白朗斗牛节多吉占堆在高原藏族文明中,节日文化可谓是其中绚丽夺目的一颗明珠,上百个品位各异的节日,把在艰苦地域里的高原人的生活装扮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著名的节日,按日期顺序,可以数上藏历新年、祈祷大法会、萨噶达瓦节、雪顿节、望果节、赛马节等等,...  相似文献   

3.
张琦  张鹰 《中国西藏》2010,(2):52-59
春末夏初,高原上的季风尚未走远拉萨的老城区,尤其是各寺院周围,礼佛转经的人便骤然多了起来,只见人群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空气中袅袅桑烟缭绕,香雾氤氲。你便知道,藏历四月临近了,拉萨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萨嘎达瓦节。  相似文献   

4.
十一世班禅受沙弥戒梅朵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在经金瓶掣签认定后,便接受剃度,进入佛门。经过近半年的读经习法,近日正式由高僧大德授予沙弥戒。藏历火鼠年四月十五日(公元1996年6月1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萨噶达瓦节”。传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成道...  相似文献   

5.
流动的时光     
在时光里,追寻你流动的影子:此去经年,留下帕廓无数风情。围绕大昭寺的这条拉萨著名的转经道被人们习惯称为“八角街”,而它确切的藏文发音是“帕廓街”,“帕”意为中,“廓”意为转,这是拉萨主要的三条转经道中,中间的一条。而另外两条分别足在夫昭寺内的“囊廓”,意为小转.以及沿现在的江苏路、德吉路、林廓路、林聚路一周的大转经道,称“林廓”。这条古老的转经道,每天有无以计数的人按神指引的方向顺时针旋转着,簇拥着大昭寺这座神圣的殴堂。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与王苏兄经贵阳、成都入西藏。后结识旅友杰夫,猫猫,藏族司机索多和达瓦。一行人驱车千里,赴曲水,贡噶,尼木,江孜,日喀则,拉萨,当雄,纳木措。激赏自然之壮美,人文之灿烂,民风之淳朴,信仰之虔诚。心灵被强烈地震撼。  相似文献   

7.
正在南迦巴瓦峰下,有两条传统朝圣转经路,一条是从喇嘛岭寺出发,途经岗嘎大桥、羌纳、丹娘,再抵达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的派村,便进入了加拉朝圣转经路。以前不通公路时,从喇嘛岭寺下的布久村出发,乘坐独木舟过尼洋河,再到加拉朝圣转经路的起点吞白村;另一条朝圣路线在白玛希仁河和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布达泽布圣山,据说一些朝圣者有幸能见到无数仙童的脚印,有的甚至还能听到嬉闹的笑声,当人们遇到这种神秘的现象时,就要向河里投掷食物、钱币和装饰物之类,作为献祭,求神赐福。  相似文献   

8.
八廓街踏古     
围绕着八廓街转经路有许多古迹。转经路的开端是大昭寺的正前方。现在.这一带除了大昭寺的正门、唐蕃会盟碑和那棵唐柳.在环行路口上.还竖立着一个高高的大法轮柱,过去它是用几根很长的木头杆子头尾衔接起来的。它的外围结结实实地裹上了一圈竹子.竹子外边再用刚刚宰杀的牛皮包好。等到牛皮完全风干以后就紧紧地捆住了木柱。那直刺蓝天的一柱孤杆.虽然叫人目晕心悬。却是风吹不动、雨打不蚀的。  相似文献   

9.
视点与资讯     
《中国西藏》2003,(3):75-77
纳木错将举办羊年转湖节 今年6月13日将举行羊年转湖节。12年一次的“纳木错转湖节”是藏传佛教的一次盛会,届时将有成千上万佛教信徒围绕总面积1920平方公里的“神湖”转经、朝圣。今年,当雄县以“羊年纳木错转湖节”为契机,向海内外游客隆重推出“中国西藏圣地游·羊年天湖(纳木错)生态游”,预计两个月左右,将有盛大佛事活动、大型歌舞服饰表演、精彩的赛马等。届时,为保护纳木错的生态环境,当雄将投巨资用于环境监测和垃圾处理,推出生态环保车辆,并组织青年环保志愿队参与环保活动。  相似文献   

10.
噶玛噶孜画派噶玛噶孜画派简称“噶孜”或“噶派”,是我国藏区三大著名画派(门孜、钦孜、噶孜)之一,大约形成于15世纪,由大画师南喀扎西以“门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响铜雕塑,“丝唐”的艺术风格而开创。后来由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朶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为噶孜派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系统理论。 16世纪,噶孜派在藏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先后涌现出达波果巴、噶玛森哲、噶玛仁钦等一批著名画师。17世纪又相继出现爱巴古巴、霍尔·巴冲和却英多吉等,将噶孜派  相似文献   

11.
西藏是世界上节日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藏历新年开始,之后有萨嘎达瓦节、雪顿节、望果节、降神节等等,这些节日大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藏历十月十五日的"白拉日珠"则是广大藏族妇女最为喜爱的一个节日。"白拉日珠"意为吉祥天母游幻节。在节日当天,妇女们都会隆重礼拜藏族的女性护法神——吉祥天母,以求婚姻美满、生活幸福。吉祥天母也  相似文献   

12.
说拉垭口风雪交加,五色经幡在风雪中猎猎飞舞。我把身体重心整个支在登山杖上,想要稳住发抖的双腿。不远处,被拴在马尾巴上拖上山的阿非又开始吐了,只是这回,他的胃早已吐空,只能干呕。我眯起眼睛想要观望一下来时的道路,风雪中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卡瓦格博大转经路的第七天中午,从说拉垭口下到梅里水,大转经路线就算结束。  相似文献   

13.
拉萨一日     
转经,晨光中的风景熙熙攘攘的转经人群开始出现在每日早晨的布达拉宫周边。虽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受到了拉萨3.14事件的影响,但是如今转经的人群又如往常一样。呼吸着高原清新的空气,手持转经筒,脚步轻盈的老人们转经的场面成了拉萨晨光中最美丽的一幅图画。如果老人身后还有一条可爱的小狗跟随,那将  相似文献   

14.
<正> 噶斯池与噶斯口,是出现于清代初年的两个地理名称。我们考察西陲古地名称和行政或军事建置时,常感到古今地名多所变迁,不易确指。这除了自然变迁和时移势异外,由于部族迁徒,译名多歧,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噶斯池与噶斯口的位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噶玛噶孜画派简称“噶孜”或“噶派”,是我国藏区三大著名画派(门孜、钦孜,噶孜)之一,大约形成于15世纪,由大画师南喀扎西以“门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响铜雕塑、“丝唐”的艺术风格而开创。后来由他的得意门生曲扎西、尕学噶玛扎巴,扎西扎巴、弥觉多吉等继承,特别是弥觉多吉以先师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撰写了《线准太阳明镜》,为噶孜派的形成和发展总结出系统理论。噶派历史上出过许多名画师,通拉泽翁是当代  相似文献   

16.
黎明来临,拉萨城东边的这条老街苏醒了。最早走出家门的多是老人,他们的念珠和转经简从不离手,身边跟着眼神如人一般含情的放生羊,褡裢一样的小白布口袋里,装有糌粑、青稞和香草,那是供奉给神佛的最早的食物。一天的礼拜开始了。当一些人还在沉睡,另外的一些人已经以这样的方式向心中的神佛表达着深情。信仰使人如此地不同。“帕廓”的转经路啊,多少年来,在每一个日子,以它最接近大昭寺里的觉阿大佛的神圣位置,最先迎接的便是这样的人流。  相似文献   

17.
4 噶顿神巫 在西藏堆龙德庆县城北,有一座白色城堡式建筑,这便是著名的噶顿神汉驻地和降神的地方——噶顿神庙。 噶顿神巫自称南方护法大神云登结波的代言人,对西藏的政治和宗教颇具影响力。末代降神者丹增白乔,一边为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降神,同时  相似文献   

18.
正噶举巴是藏传佛教各宗派中支脉最多的一个,因而影响遍及藏地,拥有众多的寺院和僧人。噶举巴有显宗佛法和密宗佛法的很多传承,内部区分为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两宗,其中,塔波噶举广泛兴盛于中部前藏地区,香巴噶举主要兴盛于后藏地区。香巴噶举  相似文献   

19.
一部奇特的藏文经典这部经典无论是书名、内容,还是在西方的影响都十分独特。《度亡经》是古代印度的一部经典,系8世纪莲花生时代创作,传入西藏,被翻译成藏文,名《中阴闻教得度》,朗达玛灭佛时被埋藏于地下,成为“伏藏”,后由仁增噶玛宁巴从色丹河畔的甘布达山掘出。20世纪20年代,藏族喇嘛卡孜·达瓦桑珠和美国学者伊文思·温兹合作将其翻译成英文,名《西藏度亡经》,传入西方,成为在英语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最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典,西方人由此窥见了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之一斑。可以说,《西藏度亡经》的翻译和传播是东西方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藏》2009,(5):90-90
格桑曲杰在《西藏艺术研究》2009年第一期上发表文章。楚布寺是西藏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主寺,该寺流传的甲瑞居楚(汉乐十六种)是一种有别于西藏佛教寺院其它乐器形式的独具汉地器乐艺术特点的合奏乐,甲瑞居楚显现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西藏噶玛噶举教派与明朝廷、清朝廷之间及周边地方政权在历史上的特殊的宗教、政治关系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交往和沿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