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相京 《文史月刊》2010,(12):78-79
<正>1781年,即清乾隆四十六年,甘肃查处一起地方官员以赈灾济民的名义上下勾结折收监粮、肆意侵贪的大案。此案牵连布政使及以下各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万余两。乾隆皇帝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时称"甘肃冒赈案"。  相似文献   

2.
1814年10月,通事李耀(时人多称其为阿耀)被广东南海县逮捕、监禁,广东官府后以"冒滥名器""交结夷人诓编钱财"判其流放伊犁。实际上,此案的发生与第二次英美战争、欧洲国际局势导致在珠江口海域产生的争斗相关,清政府军事、外交力量的衰弱在试图利用此案驱逐英国战船"罢■仁号"的过程中明显表露出来。同时,阿耀案与当时广州口岸中西贸易中的商业权势竞争具有密切关联。在此案发生前后,广东官方致力于夺回英人通过对贸易秩序的干预所获得的商业权力,试图从此案入手解决问题。此外,阿耀案亦成为中英双方解决当年发生的贸易冲突事件之手段。这个案件反映了,早在鸦片战争前数十年,中英之间在各方面的冲突与调适已经展开,双方的互动对此后的历史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懋如 《百年潮》2013,(8):37-41
"中宣部阎王殿"冤案,发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初,起因于两篇文字,即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和因此文引起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简称"二月提纲"。此案定案于1966年5月16日中央下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由此,"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宣部被解散,部领导陆定一等遭到了迫害。此案曾被认定是一个"永世不得翻身"的铁案。  相似文献   

4.
<正>近来舆论界、政法界都在热议一桩冤错大案:一个被判"死缓"的"杀人犯"赵作海,经过11年牢狱之灾,弄得妻离子散、无家可归之后,被"杀"的人却忽然活着归来,从而赵作海被宣告无罪释放,原来经手审理此案的公检法人员被分别问责  相似文献   

5.
于桑 《百年潮》2012,(7):74-75
正"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西单商场发生了一起爆炸案,死伤上百人,京城反响强烈。我当时是公安部副部长,是负责侦破此案的指挥员,现将此案的侦破过程简述如下:1968年4月3日晚7时许,公安部总值班室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报案:西单商场门口发生爆炸,死伤上百人。接到报告后,时任公安部部长的谢富治和我立即带人赶赴现场。西单商场门口一片凌乱,有人哭,有人叫,还有许多人在围观。公安人员已将现场围了起来。先期到达的市公安局负责同志正在组织人员抢救伤员,疏散人群,侦查、技术人员正在  相似文献   

6.
60多年前,延安曾发生了轰动一时的"王实味案":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特别研究员王实味,因"托派分子、国民党特务、反党集团成员"罪被开除党籍,后康生下令将其逮捕。1947年暮春,王实味在山西省兴县蔡家崖被秘密处决。当年中共的"特务王"李克农因曾经手此案,以至于成为他心中一段抹不去的隐痛。  相似文献   

7.
1925年5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发生捕房枪击华人事件,酿成五卅惨案,由北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三罢"风潮.本组史料反映了惨案发生后北洋政府在各界压力下派员与上海领事团、租界工部局、北京使团等交涉处理此案的经过情形.  相似文献   

8.
嘉庆年间引发的《直隶河渠书》案可以视为《水经注》案的另一"战场",许多学者曾参与此案。胡适对此案用力甚勤,他理清《直隶河渠书》的编纂过程,明确此书的著作权归属,对于平息此案涉及的著作权之争贡献较大;通过考证,发现《畿辅安澜志》所引《水经注》与赵、戴二人校勘成果之不同,为解决公案的核心问题——《畿辅安澜志》是否攘窃《直隶河渠书》提供了新的见解;对《直隶河渠书》稿的整理研究,注明现存各册各卷的稿本情况,纠正以往学者的错误,为研究书稿扫清障碍。当然,胡适的研究亦有其不足,有待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950年6月18日,台湾"国民政府国防部高等军法合议庭"以"煽惑军人逃叛罪",叛处"陆军二级上将"、"前浙江省主席"陈仪死刑。此案的另一涉嫌人汤恩伯因举报在先,免于追究。但从此后,汤恩伯完全失去了蒋氏父子的信任,备受排挤打击,61岁在日本忧郁而终。陈仪为何要"煽惑军人逃叛"反蒋?汤恩伯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事情是怎样败露的?  相似文献   

10.
1955年4月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至今已有57年了。50多年来,中外媒体对这一案件不断有所报道,但真假混杂,众说纷纭,讹误颇多。作为参与此案处理的当事者之一,有必要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披露,以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相似文献   

11.
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使朝臣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情绪。"李福达案"本来只是一桩发生在地方的讦告案,但因议礼重臣武定侯郭勋致信嘱托,遭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弹劾,竟使这个地方上的案件与朝廷中的政争交织纠缠起来,以致案情发展一波三折,终审结果屡遭质疑,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通过梳理此案的来龙去脉和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自马录弹劾郭勋后,此案便上升为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案情审勘不可避免地受到朝廷政争的干扰。对于终审结果,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法律角度看,它确实避免了一桩大冤案的发生;从政治角度看,它又确实成为皇帝和议礼新贵们打击异己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建功 《文史精华》2012,(11):17-27
文革时期,在"党内大奸"康生制造的诸多冤案中,"新疆叛徒集团案"是其中罪大恶极的一桩。此案涉及我党政军百多名要员,其中24名被逼屈死。康生阴险狡诈,翻云覆雨,肆意陷害,丑恶嘴脸尽显世人眼前。请阅《康生与"新疆叛徒集团案"》一文,尽观历史真相,彰清者以清正,揭浊者之污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常常无中生有,制造借口,挑起事端。1934年6月8日,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发生的日本驻华公使馆副领事藏本英明的失踪案,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的政治事件,这一事件成为当时全世界注目的重大新闻。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似是此案至今仍笼罩着团团迷雾,日本方面依然对此案讳莫如深,不公开策划此案的经过。笔者依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特撰文披露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使读者对此案有所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
耿湾镇位于陕甘交界处的六盘山下,是甘肃省环县的一个小镇。71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300多名长征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突然死亡的命案。此案震惊了当时的党中央和毛泽东,当即下令调查侦破此案。然而案情的侦破却毫无进展,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此案仍是一个悬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嘉靖初年发生的"大礼议",使朝臣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对立情绪。"李福达案"本来只是一桩发生在地方的讦告案,但因议礼重臣武定侯郭勋致信嘱托,遭到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弹劾,竟使这个地方上的案件与朝廷中的政争交织纠缠起来,以致案情发展一波三折,终审结果屡遭质疑,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通过梳理此案的来龙去脉和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自马录弹劾郭勋后,此案便上升为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案情审勘不可避免地受到朝廷政争的干扰。对于终审结果,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法律角度看,它确实避免了一桩大冤案的发生;从政治角度看,它又确实成为皇帝和议礼新贵们打击异己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案,即末后一着教案。此案首犯是名叫王觉一的教主。他利用宗教作掩护长期在民间进行反清活动,其创建的末后一着教组织分布于直隶、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湖北、四川等18个省。从光绪七年(1881)起,末后一着教几次试图组织反清武装暴动,最终被清朝官军镇压下去。随后,在"务获严办"、"务绝根株"的圣谕之下,清政府在全国范围追剿王觉一及其徒众。然而,直到光绪十年末此案结案时,不仅教首王觉一漏网,大部分骨干成员也踪迹皆无。与此同时,有关该教的核心机密也随之一起消失。本文利用新发现的档案资料对末后一着教问题重新进行探讨,内容涉及教主王觉一的生年、籍贯、姓名、教派名称、该教创立的时间、经书与图文的流传、组织及其活动情况、政治目的、清朝各级政府对该教案的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彭晋镛肯定想不到自己这个地厅级干部会受到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屡次"关注"。2003年11月15日,有中央高层领导指示:此案发人深省。一位专家直言道:"如果说彭的行为还多是以权谋私的小偷做法;那么,主动地明确地利用纪委反腐败这一特殊权力资本化的行径应该叫做汪洋大盗,我们要警惕这样的大盗产生。"  相似文献   

18.
晚清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人获得在中国内地传教的权力,自此后,法国传教士于同治末年来到黑龙江呼兰地区传教,曾酿成多起影响重大的"呼兰教案"。光绪八年呼兰教案起因主要是由于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侵犯到当地旗民利益,偏袒保护教民,造成旗民和传教士、教民间的对立,酿成"盗卖土地致使传教士杀人案",此案严重损害当地旗民利益,对当地旗民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薇君 《百年潮》2003,(2):24-31
1955年我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案--"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案.潘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扬是上海市公安局局长.这个案子还和中共党内发生的"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中的饶漱石挂上了钩,扬帆被点名为饶的反党集团成员,饶则被内定为"饶、潘、扬反革命集团"首犯,在公安部专门设立了一个专案小组进行审查.此案长期被搁置,没有移交司法部门处理,也没有公布案情.直到1963年和1965年潘汉年和扬帆才分别被判决,认定是内奸、反革命分子,包庇重用大批特务反革命,扬帆还犯了向国民党提供情报,造成"二.六"轰炸上海的罪行.潘汉年被判15年有期徒刑,扬帆被判16年有期徒刑,二人均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江青在"文革"期间又布置重审,企图重判(未果).直到相隔二十多年后的1983年,中央和有关部门经过复查,才给潘汉年和扬帆平了反,但此时潘汉年已冤死在湖南劳改农场,扬帆被送回上海,受此案株连的700人也陆续获得平反.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28日,震惊吉林省乃至全国的李铁成特大受贿案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白山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委统战部原部长李铁成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依法追缴非法所得人民币140万元。此案中令人惊异的是,向李铁成行贿谋利或"感情投资" 者达160多人,其中多数是科、处级干部,分布在县直机关各个部门、企业及基层乡、镇机关等100多个单位。一时呈现"无人不贿,有贿事成"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