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对《红楼梦》中前八十回的部分满语词例作了释析,借以阐明《红楼梦》与满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指出至今在汉语中还活跃着许多满语文的字词与用语。  相似文献   

2.
佟悦 《满族研究》2007,(1):43-48
针对满学研究“厚古薄今”的偏向,作者提出满学研究应增加现实的色彩,使之变得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满族等北方诸民族萨满文化遗产调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萨满所创造和保留下来的偏方草药。本文是以富育光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吉林地区满族文化调查中所采录的资料为基础撰写的,文中记述了佟氏萨满祭祀活动,着重记述了佟氏家族萨满世代密传66种草药谱以及佟氏家传推拿疗术。  相似文献   

4.
满族及其先人一直信仰萨满教.从先秦的肃慎人到清代的满族一直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的萨满文化逐渐淡化与消失.本文以多年的田野调查材料为基础,呈现满族萨满文化的兴衰过程,探讨消失与遗存的原因与特点,为萨满教传统的转换与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6.
长白山地区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长白山是世界萨满文化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吉林省具有世界上保留相对完整、内容比较丰富的萨满文化遗存,有着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对长白山区萨满文化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长白山区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满族陈汉军旗是八旗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与习俗,这是吉林省富有特色、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本文探讨吉林省陈汉军旗萨满文化旅游的当代价值及其发展对吉林旅游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陈汉军旗萨满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时间荏苒,一转眼30年过去了.回顾我的满学研究,甜酸苦辣,感慨颇多.满学研究是我"天然"的选择.本文在回顾自己近30年的研究过历程的同时,也是希望能打破学术壁垒,与学术界同仁就满族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开展广泛的研讨,以期激励后辈才俊奋勇前行,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于洋 《满族研究》2015,(2):85-92
俄国民族学家史禄国曾对满族萨满的分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他将满族萨满划分为"包衣滚萨满"和"安巴萨满"两种类型,指出围绕两者所形成的典型文化要素,并在满族整体文化语境中对萨满活动的历史和作用做出系统说明。虽然史禄国对满族萨满教的历史考察有所欠缺,但其萨满教研究的民族志方法、功能论立场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清宫萨满祭祀仪式与满族天宫大战神话的关联分析,论述了满洲中心观的神话学依据,并进一步考察乾隆年间清王朝自身对清宫萨满祭祀与中国上古以来的仪式体系之关系的解释,以说明使得满洲中心观得以成立的宫廷化进程,同时也将自身纳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历史与结构当中。  相似文献   

11.
<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是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郭淑云的近著,是一部关于萨满教的"活态"文化的著作.本文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充分肯定了书作者对萨满教的科学理解、对萨满文化精华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指出了书作者限于资料,对萨满术的研究未能深入实体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萨满神歌与满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民间化中萨满神歌与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两又有紧密联系.本通过对萨满神歌和民歌特点分析,阐明了二之间互为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其他宗教影响下的萨满教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是发展程度较低的社会生活产物,适应比较封闭、保守、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社会生活方式。一旦信仰萨满教的少数民族由于政治、社会多种原因与其他民族发生广泛的交往、交流关系,外来宗教就会对萨满教产生重大影响.本论述了萨满教在外来宗教影响下从抵触到适应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萨满教与满族早期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满族同其他北方民族,在早期社会中崇信萨满教,因而,利用萨满来治病祛邪,使满族早期医学与萨满教有着密切联系,但是,随着满族社会发展进步,对疾病认为开始提高,从努尔哈赤起发展出医事活动,医学逐渐与萨满教分离,皇太极时期出现专职医生。  相似文献   

15.
本将世界萨满教化圈分成广义与狭义两种,并且主张采用狭义的观点,认为中国是世界萨满教化的中心。其理由是:中国是世界记载和研究萨满教最早的国家;“萨满”一词出我国的女真语;从地域上看,中国正好处于这一化圈的中心;这一地区的中国北方民族众多的人口中仍然保留或残留着萨满教信仰。  相似文献   

16.
面具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丧葬面具亦如是.我国北方葬俗中使用丧葬面具由来已久,并经历了由覆面到盖面的过程.这种风俗与北方民族信仰的萨满教观念密切相关,并因此而形成了特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对于萨满教“神”的实质,国内外学颇有研究,本采用了美国西尔瓦博士的心录自控术的理论,指出萨满教“神”的实质,是萨满脑部的心理功能和右脑的生理功能所造成的种种幻象。  相似文献   

18.
19.
Postcolonial linguistics has shown that African languages emerged from a complex figuration of missionary, scientific and colonial practices. The article interprets this emergence as the result of an existential onto-epistemological dislocation stabilised through the hegemonic project of colonialism. It rests on an apparatus of modernity that separated nature and culture/society and stabilised this new order with a particular notion of language as an autonomous objec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anguage enters a conjunction of territory and culture, which played out in Europe in the terms of a nationalist, hegemonic trajectory and in Africa as the fractionation of ethnic/linguistic groups and the pervasive linguo-ethnific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eties. Thus, language can be understood to be an apparatus productive of nationalism as well as ethnicity. In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e plausibility of this conceptualisation, I show how today these trajectories have effects in that Afrikaans in South Africa as ethnified language loses and Swahili in Tanzania as national language gains ground at the respective universities. Both languages compete with global academic English, which despite its colonial heritage appears as a deterritorialised, culturally neutral language.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柱、门框下,常常垫着雕有图案花纹的石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柱础和门墩。柱础是为了强化木构立柱而形成的石构件,门墩是为了固定门框、支撑门扇。 柱础一般造型有四方形、六角形、双层结构及单层八角上托圆鼓形的样式。而门墩则是门枕石和包鼓石的通称,它们的造型有狮子型、抱鼓型、箱子型,大多是以鼓形须弥座为主体,整体造型多种多样。其形制通常为上部伏兽:狮子(伏狮、蹲狮、站狮);中间主体:鼓身、鼓皮、鼓钉、鼓座;下部底座:须弥座、插轴穴、门槛槽等。它的形制、装饰纹样、制作手法都很有讲究。从纹饰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