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千手观音造像修复试验区法器的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器作为千手观音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相对固定的题材和形象,法器的造型研究对千手观音造像的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千手观音造像的基本形式,以及千手、千眼与法器之间的配置关系,并着重梳理了千手观音造像中法器的造型特征和形象渊源,以2013年修复试验区中的4件法器为案例,对其进行造型特点、着色工艺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库木吐喇窟群区第41窟为方形纵券顶窟,窟内清理出泥塑彩绘菩萨像、说法图及壁画残块等,窟内主尊初步可复原为以“圆塑大手”和“浮塑小手”为组合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同时,主室台基前壁绘本生故事,券顶贴塑千佛,地坪上绘有山岳、莲花、大海和摩尼珠等,与主尊像一起构成礼拜千手观音的庄严空间。千手观音和须弥山、末世图景的组合是本窟题材布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数珠手观音在众多观音形象中,是一种出现较晚的造像题材,是观音信仰在中国传播逐渐世俗化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足、安岳两处石刻有15身五代、宋代数珠手观音造像,从组合题材逐渐演变为单龛造像,并一直是观音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数珠手观音具有较为独特的地域性,是世俗化佛教的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大足法华寺第1窟,开凿于唐代。该窟规模较小,窟内造像以主尊四佛结合左右壁众小佛及释迦说法龛等为主,其布局奇特,在早先或同期石窟中所鲜见。经初步分析,该窟正壁趺坐四佛尊格或为贤劫四佛,左右壁小佛共五十三身,属五十三佛。贤劫四佛与五十三佛组合非出于大正藏经,亦无造像先例,应是佛教在民族化、地域化演进过程中的独创。从造像意涵而言,这种配置旨在表达法脉相延、递代师承的佛学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施资人或造像者特殊的信仰诉求。  相似文献   

5.
长寿三尊图     
长寿三尊图常见于藏传佛教寺院殿堂和民间居家经堂的壁画.唐卡、雕塑中。画面布局一般以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三尊佛像供奉在一起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故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一部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的密教经典。进入21世纪,敦煌壁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逐渐成为国内外敦煌图像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敦煌壁画中目前发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共8铺,包括盛唐4铺,晚唐1铺,宋代3铺。其中莫高窟第169窟前室北壁发现的宋代一铺,虽然内容不多且有残损,但仍然为研究敦煌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宗教功能、题材组合、分布关系和绘制形式等提供了珍贵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余杭小横山南朝画像砖M1是目前杭州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有大幅拼镶龙虎图像的墓葬。本文从墓葬所处位置、规模、形制及画像题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将其与丹阳和南京发现同类画像的南朝大墓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羽人戏龙虎图与仙人骑龙虎图的关系,认为小横山M1是一座以四神为题材的中等规模的画像砖墓,墓中发现的化生、宝珠、宝轮、宝瓶莲等同佛教有关的画像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域特征。该墓在小横山墓地中处于中心和引领的位置,墓主可能同南朝齐梁皇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孔望山摩崖造像中,除了唐代前后的佛教造像外,有少数为道教与世俗内容者,其雕造时代与佛教遗像有别。本文所要提出讨论的是摩崖中三尊最大的石刻造像。 这三尊大型大刻,曾有数文进行过论证,但由于考察方法不同,对其内容尚未统一认识。《文物》一九八一年第七期《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只是笼统地将其与周围佛教造像混为一淡;同期发表的《孔望山摩崖造像年代考察》一文,俞伟超、信力祥同志根据《东海庙碑》认为是道教造像;步连生同志在《文物》第九期《孔望山东汉摩崖佛教造像初探》中又认为是佛教造像;同期上,李洪甫问志在《孔望山造像中部分题材的考订》中,则论为世俗内容,并进而考证为“西王母”等。  相似文献   

9.
50年代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 ,现藏河北省博物馆。此尊口径 15 1、底径 18、高 5 4 4厘米 ,胎质坚硬致密 ,胎色青灰 ,上施白色化妆土 ,釉色青中闪绿。喇叭口、长束颈、椭圆形腹、圈足、莲花形盖。颈部堆贴花卉、团龙两层纹饰 ,间以三道凸起弦纹 ,肩部饰六个双环形系 ,腹部饰仰覆莲瓣纹 ,胫部为两层覆莲。莲花尊除在河北景县出土外 ,在湖北武昌、江苏南京、山西太原、山东淄博等地均有发现。关于莲花尊的用途 ,至今观点不一 ,笔者认为 ,它是南北朝时期至隋初高层贵族死后所随葬的一种高规格的冥器 ,其功用与汉晋的五联罐、谷仓相似 ,为了安奉…  相似文献   

10.
陈卫国 《收藏家》2009,(3):71-78
二.经常被绘制在主尊上的佛教题材 1.诸佛题材:经常在唐卡中表现的诸佛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弥勒佛、燃灯佛、五方怫、过去七佛、药师七怫。这之中又以前5位为主。对上述诸佛的区分,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身色。如释迦牟尼佛经常被绘制成金色或黄色;药师佛经常被绘制成蓝色;  相似文献   

11.
从卜辞看洹北商城一号宫殿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卜辞中有关宗庙的祭祀活动和祭祀场所资料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的祭祀遗存相对照,内涵基本相合,从而证明洹北商城一号宫殿为商王的宗庙.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黑龙门址和四号建筑基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陵是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寝之地,始建于天显二年(公元927年),毁于金兵侵占辽祖陵陵园的天庆十年(1120年)。祖陵位于内蒙古  相似文献   

13.
3号墓为砖砌单室墓,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墓室等组成,出有陶器、瓷器、铁器等遗物。4号墓为砖砌仿木结构双室墓,墓室内仅余一合墓志及少量遗物。4号墓主为辽初汉姓贵族、曾任节度使的通事耿崇美及夫人耶律氏。两座墓的发掘对研究辽代兴中府汉姓贵族家族史及其联姻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宁阜新县辽代平原公主墓与梯子庙4号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原公主墓为砖筑双室墓,由墓道、墓门、前室、左右耳室和主室等组成,在墓门门洞的正上方和墓道两侧墙壁上绘有壁画。出土有瓷器、金银器、铁器、铜器、玻璃器、墓志等遗物,年代下限为兴宗末年。梯子庙4号墓为砖筑单室墓,由墓道、墓门和主室组成,出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遗物,年代为辽代中期。  相似文献   

15.
Chemical and petrographic studies of the two 720-ton ‘Colossi of Memnon’ located near Luxor, and of Egyptian quartzite quarries indicate that the rear pedestal blocks of the northern statue were quarried at Aswan, while the other, main components of the monuments were quarried near Cairo. Our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rear pedestal blocks of the northern statue were part of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undertaken by Roman emperor Septimius Severus. Our studies of the tilting of the statues further suggest that the rear part of the lower torso of the northern statue was moved when the statue was reconstructed. Part of the present-day tilting of the northern statue probably occurred prior to the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6.
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墓主族属与身份是青海都兰热水墓群研究争议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本文从最新考古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入手进行考察,认为2018血渭一号墓是吐蕃化的吐谷浑王陵,根据墓葬树轮测年和出土印章,并结合敦煌本藏文文献,进行分析认为,墓主是吐蕃赤德祖赞时期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其母后是689年嫁给吐谷浑王的赞蒙墀邦。  相似文献   

17.
粉尘对云冈石窟石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云冈石窟大气中粉尘污染的现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EDAX)和显微镜对大气中粉尘的主要物质成分进行了分析。选择SO2和粉尘两个标志作为变动因素,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就粉尘对石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粉尘对石雕的影响既有物理作用,又有化学作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长期存在,交替作用,互相促进,致使云冈石窟石雕遭受严重的风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显微观察、荧光拍照、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87北魏造像碑、#99隋代佛头、#54宋代残破佛头和2件泥塑佛像残块表面彩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魏和隋代造像红色为朱砂,绿色为石绿,白色为方解石;隋代造像面部肉色为硫酸铅和朱砂的混合物,眼黑为炭黑;宋代造像表面红色为铁红,白色为方解石;泥塑残块#1表面蓝色为石青和石绿的混合物,#2表面为朱砂,判断其制作年代不晚于唐代中期。白灰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亮白色荧光反应,与碳酸钙粉末混合有机胶制成白灰层的荧光反应一致,判断古代样品白灰层中可能存在有机胶结质。在元素分析过程中,铅(Pb)一直存在,而在物相分析中并没有发现Pb的化合物。同样问题在早期关中出土墓葬壁画分析中同样存在,是否与彩绘工艺本身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结构稳定性是评估文物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星堆二号坑出土1号青铜树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存在腐蚀、裂纹等危险因素,为了充分记录、评估其保存状况,本研究在原始几何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建立其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并估算出青铜神树的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等无法实地测量的数据,并使用有限元方法,从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分析青铜树的静置状态下的安全性。经过有限元模拟和材料力学简化计算,发现龙身和树干连接处、树枝根部应力较大,是易受损区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X-CT技术对隋唐时期鎏金铜释迦佛坐像的铸造结构进行无损分析检测,结果观测到隋唐时期的鎏金铜释迦佛坐像存在三种不同的铸造结构:头顶开孔式(陶范法)、全身插针式(失蜡法)、头部实心铸造。这一发现,对今后古代金铜佛像的结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