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的路线主要分为南北两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茶马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开始于唐朝,兴起于宋朝,繁荣于明朝,衰落于清朝。茶马古道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马古道是当今社会的黄金旅游之地,同时茶马古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自唐宋迄明清,甘肃地区历来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地区。甘肃南部地区山川密布、古道纵横、风景殊绝、文化绚烂,堪与滇藏、川藏线茶马古道相媲美。本文主要就明清时期甘肃地区的茶马互市及茶马古道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空间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大遗址、运河遗产、长城资源等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茶马古道作为特殊的线性文化遗产,所经之处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对其保护和调查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而空间信息技术由于其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广、信息化程度高、不需要人亲临现场的特点,在文化资源调查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适应这一特殊要求.本文通过对茶马古道在保护和规划中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空间信息技术在茶马古道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保护、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     
段兆顺 《丝绸之路》2005,(10):44-45
清清脆脆的驼铃声悠然远去。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还留在青石板上。历史在这里遗留下了泛黄的纸张,精彩的一页,早已被时光涮洗得无影无踪。是灰飞烟灭了吗?它的踪迹,却分明还可以在雪山中、草甸间、花丛里、山岗上寻觅得到。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09-109
201O年6月5日至4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论坛围绕茶马古道的保护与研究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最终达成以下其识:  相似文献   

6.
雅安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它在"茶马互市"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作为蜀茶的主要产地,雅安自唐宋以来,一直发挥着汉藏文化交流的天路作用,为藏族同胞发明了人工发酵的边茶。  相似文献   

7.
下了一夜的雨,到了清晨,只剩下飘忽得有些不易察觉的雨星。回溯历史的脚步,在这个八月的清晨,我们迎头晨风,前去踏访历史上因丝绸出境、茶马互市,盐米交易而形成的在漾濞这片土地上蜿蜒千年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8.
茶马古道是将内地茶叶运往藏族等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道路,即茶马贸易的古道。它的出现加强汉藏民族间的联系与团结、促进藏汉贸易繁荣和藏区市镇的兴起,都有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顺下线是顺宁(现云南风庆县)到下关的一条茶马古道.当人们将其作为研究普洱茶的一条重要线索在书上泛谈的时候,我再次来到位于滇西茶马第一镇的鲁史,在友人的指引下,踏上位于鲁史镇糖房村一段鲜为人知却保留完好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0.
茶马古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在滇西北、川西至藏东南进行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本文试图在认识茶马古道历史的基础上,探讨雅安在这条古代驿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启虎 《攀登》2005,24(4):41-44
正确认识环保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出发,认为环保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X光照相无损检测分析方法,搞清了西周癧父的现状;以及器物与体连接部位和盖内部的结构形貌,并主要介绍了该器物的铸造技术特征和保护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s to highlight the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ing the nature protection zoning of protected areas (PA) in spatial planning. It analyses and compares the systems of spatial planning and the legal basis for protecting nature in PAs in selected EU countries and Serbia. It investigates and compares the role of nature protection zoning and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planning for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 The case study of a national park in each of the selected countries is used to analyse the nature protection zoning and its role in the coordination of spatial planning for PA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The initial hypothesis is tested and confirmed that, regardless of differences in the planning systems of the selected European countries, the models of nature protection zoning established for PAs are defining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planning instruments in achieving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s. The lessons learnt concer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pproaches to nature protection zon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atial planning for PAs in six European countries. Based on these lessons and existing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for improving the legal basis for the nature protection zoning and spatial planning of PAs in Serbia.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大遗址"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实践的开展,近年来与"大遗址"保护相关的研究激增,成果日丰。主要集中在"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基本概念和理论探讨、文化和社会价值阐释、保护利用思路和实践总结,以及对典型遗址、重点案例的分析研究方面。在广泛搜寻、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就"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述评,提出"过程跟踪"对于推进大遗址保护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In any one macro-region there is usually one brief period of large-scale city foundation. Within Pannonia the road and city building impulse was introduced from outside along differing axial lines at three different times. Impulse chains extended from the generating points or areas to the primary objectives. The pattern of the network was determined by the selection of basic strategic objectives, which were placed on specific sites of high military-transport potentiality. Each of the road networks proved to be fanshaped composed of three elements: the axial entry route, the “cross-bar” along the Danube and “ribs” or “trusses” joining key border posts to the axis. The total pattern was that of a parallelogram of urban corridors surrounding a vacant middle.  相似文献   

16.
佛教“一心开二门”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思想界的重要性前人已多所论述.而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也是通过该书的"一心开二门"系统得以展开的,这在宋明理学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心开二门"系统不仅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在整体结构上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式,并因此制约着宋明理学的演进格局.  相似文献   

17.
18.
历史遗存是一个城市的脉与个性特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这个文化和社会现象的产物,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的变迁与变化.从搜集宝藏的帝王密室到公众文化教育和文化消费的公共设施,在我国通常称之为文化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