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 《贵阳文史》2014,(1):11-11
正张忞(1851—1925年),原名张铭,字普,贵州贵筑县(今贵阳市)人,贵州辛亥革命先驱人物之一。其先祖张时通明天启年间曾官任礼部尚书,因忤魏忠贤被贬谪至贵州安平(今平坝县),后移居贵阳而入籍贵筑。时常训诫子孙曰:"勿入宦途,耕读传家。"张氏世代遵训,子孙均以教书  相似文献   

2.
朱玉麒 《文献》2002,(2):87-104
一、宋本《张说之文集》版本研究的意义 张说(667-731),字说之、道济,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封燕国公.  相似文献   

3.
朱启钤(1872-1964),原名启伦,字桂辛,晚号蠖公,贵州紫江县(今开阳县)人。原籍江西临江府新喻(今新余)县。清康熙年间,其先祖朱敬之来黔贸易,定居贵州开州永兴场(今开阳县双流镇)。后由于战乱,其祖父朱昕由开州迁居贵阳县学街(今忠烈路),后又迁独狮子街(今醒狮路)。其前三代祖先墓多在  相似文献   

4.
张锳,晚清名臣张之洞之父,自道光六年(1826)大挑进入贵州为官,任安化县知县,后署清平、镇远知县,擢威宁知州,升古州同知,署黎平、安顺、遵义知府,授兴义府知府,于咸丰六年(1856)逝于贵东兵备道任上,前后三十年,其足迹几遍贵州全省,可以说张锳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贵州。张锳为官较为清廉,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特别是他一生兴学办教,重视文化发展,对近代贵州文化教育发展影响较大,对青少年张之洞成长影响巨大。通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遵义府志》《清实录》《张文襄公年谱》等相关史料的疏理,厘清了张锳在贵州的为官经历,并从中了解到张锳对张之洞的影响以及少年张之洞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陈天煜(1880—1912)字奎生,土家族,印江县城西甲山村人。咸丰已未举人、仁怀县教谕陈际清之孙,清末民初贵州名学陈荄生之堂弟。幼聪慧,读书有大志,善属,当作劄数十通,挥毫走翰,顷刻立就,词藻灿然,同时相识咸赞誉之。身体壮实,喜练剑击,游学省垣,师事张忞。其时清廷内政腐败,外侮日亟,天煜在张忞的激励下,革命意志,愈加坚毅。  相似文献   

6.
一、明清时期锦屏境内的学校据清乾隆《贵州通志》、《开泰县志》、光绪《黎平府志》、民国《贵州通志》记载,明清两代,今锦屏县境内有下列学校:铜鼓卫学在铜鼓乡铜鼓村。明洪武三十年(1379年),朱元璋派儿子楚王朱桢率兵镇压古州上婆洞林宽(锦屏启蒙人)领导的侗族人民起义后,在铜鼓这个“介乎五开(今黎  相似文献   

7.
《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4期刊载的唐建德先生撰写的《茅台洒与蒟酱辨》一文(以下简称唐文),对拙作《名酒之冠茅台酒》(原载《纵横》1986年第5期)、《茅台酒史略》(原载《贵州地方志通讯》1986年第5期)两文中的一些史实和论点提出了异议。对唐先生的看法和做法,笔者无法苟同,特此与唐先生商榷。唐文引用拙作时,几乎每处都有错误。拙作原文中说“……”早在西汉武帝年间,即距今二千一百年前,今之仁怀县一带,已经出产甘美可口的果酒‘枸酱’了。”唐文引用时,腰斩去了“早在、今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要谈的是丝绸之路通过甘肃境内时,跨越了哪些长城段落及其关隘,不全面写长城。丝绸之路最先开通的一段,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开的陇西道。秦人兴起于甘肃的东南部,即古成纪地区,是人所共知的。至公元前770年,犬戎灭西周,秦襄公将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始受封为诸侯而立国,从此秦国沿着渭水向西开拓。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灭邽、冀戎,建立邽县(今天水)与冀县(今甘谷)。献公元年(前384年),“兵临渭首(渭源县境),灭狄、(貌原)戎”(据《史记·秦本纪》)。按:(貌原)戎在今武山、陇西,狄戎在今临洮。至此,  相似文献   

9.
何静梧、杨经琦两同志的《明清两代的贵州书院》(载《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1期),是一篇好文章,但其中也有失实之处,现指出如下:在“建置”二之(九)有“在都匀府城(今都匀市)的有南皋书院、星川书院”等语。经访问核查,星川书院不在都匀府城(今都匀市),而在平舟司(今平塘县城)。去年,我们为了搜集平塘教育志资料,曾访问平塘县城的几位老人。据他们回忆,平舟司在清朝末叶曾办有星川书院,院址在龙脑山之西南麓。之后,我们查阅了《都匀县志稿》,书中记载:同治十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主贵阳书院”,见于《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年谱一》。正德四年(1509年)“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贵阳书院”似成专名。以后凡有关叙述阳明生平活动及研究贵州书院之著述,多延此说。阳明“主贵阳书院”亦似成信史。其实不然。对上说贵州学者早已作过一些辩误。不过有的失之过简,有的甚至还以谬辩误。故有进一步辨证的必要。有的著述,虽提出王阳明在贵阳讲学处不是“贵阳书院”,但其主要论点是:正德初,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时,贵阳还未设府。贵阳设府,系隆庆二年(1568年)迁程番府(今惠水县)入省城后,第二年(隆庆三年)改程番府为贵阳府,始有贵阳之名。是时距正德初已六十来年,前此既无贵阳之名,当无“贵阳书院”。此说将贵阳这个地名与贵  相似文献   

11.
一贵州地方志的纂修,始于宋代,有《思州图经》、《黔州图经》。元大德六年有李京《乌撤志略》四卷,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载有元代《贵州宣慰司志》,书皆不传。明代流传下来的有一四一八年(永乐十六年)沈勖撰《普安州志》十卷和一五三四年(嘉靖十三年)题田秋撰《思南府志》八卷。二书皆藏天一阁,有中国书店影印本。今存属于通志性质之书,有嘉靖中(或云宏治时纂)贵州宣慰使司儒学教授赵瓒撰、金陵沈庠删正  相似文献   

12.
1278年(宋景炎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广东海丰落入元兵手中,次年(元至元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被押送大都。九月初一,到达淮安军,从此结束了五个月的水程。九月初三,文天祥由小清口(今淮阴市西南)进入桃源县(今泗阳县),经桃源县城,宿于崔镇(今泗阳郑楼乡张渡村),初五离开了桃源县。在桃源留下了五首五言律诗,这是编辑地方史志的资料。 过小清口时,文天祥写下《小清口》一诗:  相似文献   

13.
<正>柯劭忞《新元史》成书之后被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成为官方钦定的"二十五史"之一。时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称《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洽’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士之积累以成高峰"1,对柯劭忞及其《新元史》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柯劭忞政治见解相反的章太炎,也评价《新元史》称:"柯书繁复,视旧史为优,列入正史可无愧色。"2柯劭忞还因《新元史》,于1924年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授予的  相似文献   

14.
一毕景桓毕景桓(1813-1875),字少英,镇洋人(今江苏太仓)。她是第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的继配夫人(图一)。在传统宗法社会中,衍圣公作为圣人后裔,身份显贵;能与孔府联姻的也多是名门望族、大家闺秀。作为衍圣公夫人身份的毕景桓即出身名门高宦,其父毕鄂珠为湖南岳州府同知,其祖父毕沅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状元,曾任太子太保、两湖总督、兵部尚书。毕沅为人风雅,热衷收藏鉴赏,积累了大量名家书画巨作。毕景桓的曾祖母张藻是当时著名的才女,学识渊博,六岁能诗,著有《培远堂诗集》四卷。  相似文献   

15.
张镃,旧字时可,由于仰慕北宋郭功父,故易之字功父(按:张镦《仕学规范》的原序尾载“淳熙岁丙申四月秦川张镦时可序”。又杨万里《诚斋集》卷二十一有《张功父,旧字时可,慕郭功父,故易之,求予书其意,再赠五字》云:“冰雪相投处,风期一笑间。只令张桂隐,绝慕郭青山。功父双何远,相如了不关。鸟飞暮天碧,此句急追还。”考郭功父,即北宋人郭祥正,《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传。)。号约斋,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张俊曾孙,张炎之曾祖父。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其中诗九卷,词一卷。另有《仕学规范》、《诗学规范》、《梅品》、《四并集》、《桂隐百课》、《玉照堂词》行于世。  相似文献   

16.
张国华,字蔚斋,清兴义府城(今安龙县)人。道光五年(1825)第六名副贡。以教读为业,以文学著称于时,是张之洞随父(张锳,兴义知府)宦黔时的受业老师。(见民国《南笼续志》和许同华所编《张文襄公年谱》)张国华著述颇富,素负才名,著有《易源约编》二卷、《读书求间录》二卷、《诵诗多识录》一卷、《贵州竹枝词》一卷、《蔚斋诗钞》三卷、《咏雪诗》一卷。《红叶诗》一卷、《咏物诗》一卷、《春秋试律》二卷、《蔚斋试律》一卷、《蔚斋赋钞》二卷。(见《兴义府志》卷39艺文志)咸同年间,兴义爆发了回民起义,同治时,张国…  相似文献   

17.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曾谈到刘禹锡贬播州(今贵州遵义),“非人所居”。刘禹锡因亲老,柳宗元准备以柳州同他换播州。唐时的贵州看起来真是“非人所居”的地方。读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  相似文献   

18.
周瑜(175—210)是何方人氏?新版《辞海》,《中国历代名人生卒年表》都说是今安徽舒城县人。还有些书上甚至把他写成:“今安徽舒县人。”(按今安徽无舒县,)。《三团志·吴书》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个“舒”并不是现在的舒城县。《左传》杜预注:“今庐江(郡)南有舒(县)城,舒(县)城西南有龙舒。”《新唐书》、《旧唐书》于“舒城”县下都明白记载建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旧唐书·地理志》于  相似文献   

19.
贵州紫江(今开阳县)朱氏家族,原籍江西临江府新喻(今新余)县擢秀乡,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朱敬之、朱顺之兄弟入黔贸易,乃迁居贵州贵阳府开州乖西司永兴场龙井湾后街(今开阳县双流镇街上),后来,朱敬之祖孙三代多葬于江西坡(今双流镇双永村朱家大坡),朱顺之葬于马鞍山(今双流镇大山湖附近)。  相似文献   

20.
位于贵阳城南南明河畔的观音寺,原名南庵。明代贵阳人王训曾有《咏南庵》诗:“净度招提旧结茅,地偏应不近尘嚣。山腰倒接城边路,水口斜通阁外桥……”句,王训是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举人。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圣寿寺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之东,旧名南庵,前俯清潭,后负重冈”。《贵阳名胜诗词选》载有王阳明《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诗二首,写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明嘉靖《贵州通志》载:“圣寿寺今改武侯祠。”明万历《贵州通志》云:“武侯祠,治城南门外旧圣寿寺,正德年间(1506---1521年),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胡琼改为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