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伐檀》题旨讨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风·伐檀》是《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大学教材、中学课本以及各种《诗经》选本,都毫无例外地选载此诗。但对此诗题旨的理解却很不相同,旧说纷纭,而三十多年来的新解更是人言言殊,从而导致广大读者的疑惑不解。为什么对一首两千六百年前的古诗会有如此不同的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做两件事:一、客观地介绍有关《伐檀》题旨各种不同的见解,以资比较。二、对这些不同的见解加以分析评议,以便缩小讨论的范围,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伐檀》的题旨,提供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2.
《葛屦》是《诗经·魏风》的首篇。其诗篇幅虽短,但颇费解,因而古今学者对该诗本义历来有不同的见解,且至今尚无定论。有鉴于此,特撰文述评,以资探讨。为探讨之便,先录原诗如下: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之,好人服之。(一章)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维是褊心,是以刺之。(二章)关于该诗本义的探讨,择其要者,大体有如下五种:一、刺俭啬褊急说。《毛诗序》:“《葛屦》,刺褊也。魏地狭隘,其民机巧趋利,其  相似文献   

3.
《关雎》是《国风》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首篇,因而历来被学者们所重视,而成为《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但对《关雎》的本义,古今中外的学者却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这样《关雎》又成为歧义最多,最难理解的一首诗。为此有必要对《关雎》的各种分歧的意见,加以分类归纳,论述评议,以作为研究《关雎》的新的起点。一《关雎》题旨述评关于《关雎》的题旨,就总体而言,有六种说法: 一、美后妃之德说和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说。《毛诗·大序》说:“《关雎》,后妃之德  相似文献   

4.
吴学辉  苏小丽 《神州》2012,(32):7-7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不是截然对立的观念?它们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古今理论家们争议的焦点,也是笔者要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阅古今所作诗不下十万"[1],本文从本体论、创造论、接受论不同的角度论述其"诗以道情",诗以情为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这首《登高》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间,旅居夔州时之作,历来对此诗评价甚高。如清朝杨伦认为此诗:“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而早在明代,胡应麟就推崇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  相似文献   

7.
冯浩菲 《文献》2005,(4):141-149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一诗的写作时代,古今看法截然不同,值得重新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8.
古今学者大都将《诗经·卫风·氓》说成是"弃妇诗"。这一说法实际上源于宋代朱熹以理学家的眼光读《诗》所产生的错觉。本文从《氓》诗内容分析入手,指出此诗是女子自述误嫁一品行恶劣之男子的痛悔,愤然与之断绝夫妻关系,并非女子被男子所抛弃。结合学者们对春秋时期婚俗文化背景的论述,认为:当时某些地区可能还残存着对偶婚的现象。故笼统地将《氓》说成是"弃妇诗"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9.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古今一切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的《示儿》诗,以及在这首诗的激励下引发的诗作或吟咏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在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的今天,回顾陆游的《示儿》诗,以及当代一些伟人与这首诗有关的轶事,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唐风》的探讨,主要涉及《唐风》的地域、时代、诗歌的题旨、特色及其影响等, 对传统的各种说法加以辨析、清理、批判或补充,以期对《唐风》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 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明抄本《古今岁时杂咏》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皆收录了沈遘的六十四首诗,为《全宋诗》失收.只不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有二十二首诗,没有标明作者为沈遘,而明抄本则均将这些诗的作者明确注明为沈遘.这六十四首诗可能自成一书,也可能归属《西溪文集》十卷中.它们之所以未被《西溪文集》收录,概是由于靖康之变造成的流失所致.它们对《...  相似文献   

12.
论《邶》、《鄘》、《卫》三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拟在充分吸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新的献资料,对《邶风》、《鄘风》与《卫风》的地域、时代、题旨、特色与影响等,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谭特立 《文史天地》2002,(11):43-46
画像题诗,境界斐然,或悲、或叹、或乐、或谑,与其音容对照,无不形神兼备。然而,自题画像诗,却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作者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经历。兹辑古今名人自题画像诗一束,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鲁迅旧体诗《(洞庭木落楚天高)》七绝,自鲁迅逝世70年以来,我国鲁迅研究学界对这首诗的诠释,一直争论不休,各执其辞,各圆其说,至今未能达到统一的认识,本文作者认为,多年争论的焦点不应在“诗本事”上,而应在对诗中关键词句——“眉黛猩红涴战袍”的正确理解上,只有读通了诗的词句,才能考证出“诗本事”。作者不厌其烦的以训诂的方式,从古今20多位著名诗人的诗词中,考证出他们所用“涴”字的确切意义,从而证实了与《无题》诗中所用“涴”字的意义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茶铫     
郭丹英 《收藏家》2011,(11):71-75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洪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以上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后人形象地称之为宝塔诗。茶诗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也非常熨贴,寥寥41个字,却传递给我们许多唐代茶器及饮茶文化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6.
阅西泠印社吴氏聚珍版《碧声吟馆谈麈》,偶然发现其中有丁日昌七律诗二十首,更为重要者,这批诗作为丁氏诗集《百兰山馆古今体诗》所未载,笔者不禁喜出望外。现将所知有关情况述之如下,以便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校补二例陈增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逮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初版。这是一部搜集完备,编辑严谨的著作。我因查阅中发现两处细节问题,特提出来供修订参考。一、该书陈诗卷六徐德言《破镜诗》下引:古今诗话日。陈太子舍人徐德言。尚叔...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末。广东曾出版一册《羊城八景古今诗画集》。该书汇集古今名人诗、书、画、篆刻于一册。可称洋洋大观。书内收有明末清初画家高望公所绘的羊城八景图八幅,计有金山古寺、珠江秋月、石门返照、景泰僧归、蒲涧濂泉、白云晚望、大通烟雨、波罗浴日八景,其中末幅波罗浴日在“文革”中失去,后由今人刘仑补画。又有今人唐云据谢志峰兄弟所藏木刻版再创作的清代另一组羊城八景图,计有  相似文献   

19.
李向阳 《安徽钱币》2005,(2):49-49,45
古今咏唱诗币的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钱币与民众的密切关系。兹摘抄如下:  相似文献   

20.
秦观《江月楼》等诗辨白廖盛春江月楼仙翁看月三百秋,江波日去月不留。肯因炎尘瞑空阔,直与江月同清幽。苍梧云气眉山雨,玉萧三弄无古今。九天雨露袭蚊龙,阑干长凭清虚府。上诗,清·汪森《粤西诗载》、雍正《广西通志》、崇须《梧州府志》、嘉庆《藤县志》、同治《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