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余杭径山早在唐时已有僧人结庵建寺,至南宋径山寺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刊刻《大藏经》,为弘扬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径山的茶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厚,曾是陆羽著《茶经》之处,也是日本茶道发源地,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2.
唐代佛教文化鼎盛,佛教舍利容器纹饰内容复杂、题材多样,展示出印度与中国两种各具特色的纹饰图案“共冶一炉”的文化现象,既是佛教艺术中国化过程的缩影,也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工艺美术和哲学观念领域交流融合、相互影响的实证。  相似文献   

3.
地处康藏高原东缘的四川凉山彝族居住区何时有佛教文化的传?传播途径如何?这是从未有人正式探讨过的问题.本文作者从西昌市文博部门所藏的大量考古实物中发现4例可以回答这一问题的材料,并据以提出至少在东汉晚期,佛教文化已传入凉山地区,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神仙思想相结合.文章还认为,凉山地区的佛教文化可能经“西南丝路”传入.  相似文献   

4.
1 丝路存在,佛教存在,佛教是文化,所以佛教文化也存在。那么,是否存在丝路佛教文化现象呢?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指“丝路佛教文化”是否可以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问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是丝路文化的传播机制,而且在丝路‘圈’内存在着特有的佛教文化现象。对于这一佛教文化现象的全面考察,是丝路文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①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四川省万源市是我国重点产茶区域。茶是万源传统文化名片,素来享有“中国富硒茶都”“四川富硒名茶之乡”等称号。万源拥有天然的地理与人文优势,却在茶文化旅游兴起之时,发展缓慢。本文阐述万源市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采用2011—2020年万源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万源市茶产量与旅游收入的动态关系,针对其发展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万源市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川茶飘香     
刘乾坤  王永 《旅游》2007,(5):42-47
茶文化在四川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四川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藏》2009,(1):88-88
喜饶尼玛和央珍在2008年北京藏学讨论会上发表有关民国时期汉藏文化交流研究的成果。在近代中华民国这一纷繁复杂的历史时期,汉藏民族之间仍然维系着文化交流的纽带,交流活动不绝于书。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主要包括佛教文化交流和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人员贸易往来的交流:佛教文化交流包括蒙藏高僧内地宣化弘法、汉藏僧侣入藏游学、内地佛教研修机构的设立、  相似文献   

8.
成吉思汗与“黄金绳索”钱伯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晚年,曾为重新开辟陆上丝绸之路作出过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他和他的亲人把“丝绸之路”称为“黄金绳索”(详见《蒙古秘史》第25节),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黄金纽带”。成吉思汗编织“黄金绳索”的行...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2008,(5):77-77
近日,西安茶文化研究交流的国际学术文化舞台——西安大唐茶文化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中心将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开展茶文化的历史、科学、文化、茶道等领域的研究和交流,繁荣茶产业和茶贸易。同时联合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历史、佛学、考古、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文化学术研究交流活动,为今日西安的文化建设贡献心智。  相似文献   

10.
<正>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沉淀,与大陆的佛教文化一脉相承。为进一步拓展两岸文物、博物馆交流的发展空间,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物交流协会积极拓展与台湾文化机构的合作途径。在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台湾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等联合策划、设计了"七宝瑞光——中国南方佛教艺术展"。该展2014年9月20日至12月7日在佛光山展出72天,观众达98万余人;2014年12月20日至  相似文献   

11.
李国英 《神州》2014,(2):37-37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松阳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松阳的茶文化在南宋时期已相当繁荣。为大力弘扬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促进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茶风情的传播,茶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为广泛交流各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茶经验,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松阳县政府依托茶文化节的窗口作用,将松阳的茶叶和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观众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中认识松阳的茶叶、感受松阳的茶文化,展示我县生态茶产业深厚的资源,为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平台。在国茶叶流通协会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佛教与环保     
去年中日韩三国搞“黄金纽带”,集三国佛教青、壮年在北京演讲,其题目是“佛教与环保”。 谈到佛教与环保,很容易想到唐诗在念,油然而生:“不知香积寺,十里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相似文献   

13.
佛塔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丝绸之路是桥梁和纽带。大约在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小亚西亚地区经中国西域传入中土,作为佛教文化载体的佛寺(包括石窟寺)和佛塔,逐渐在中华大地上出现,成为佛教文化的象征。佛教真正得到大的发展,是在魏晋以后,即两晋南北朝时期。从砖石建筑物的遗存看,佛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建筑物。伴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印度佛塔,在这个过程中又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容和审美情趣,使得佛塔的建筑样式不断中国化。本文仅以宁夏现存历代佛塔的建筑样式为例,在多元文化时空中,对佛塔建筑样式的变化和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刘汝国  孔锋 《东方收藏》2023,(6):98-100
曲阜是孔子故里,历史悠久,儒学兴盛,佛教、道教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展。曲阜最早的佛教文化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此时以单体造像、造像碑为主;至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在曲阜迅速扩张,先后出现了寺院、摩崖造像等;到宋金时期,曲阜的佛教文化继续发展,出现了石经幢这一新的弘扬佛教的形式;元代以后,曲阜的佛教文化以寺院、单体造像为主,这一时期道教文化开始流行,并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互相交流、合作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长河里,“道路”是实现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促进与融合,以及与域外文明进行多元互动的重要纽带。中国自古以来对道路的开发与修筑,正是其文化开放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表征。如果说宏壮的长江与黄河是哺育中华文明的摇篮,那么,凿空万里的“丝绸之路”,则是滋茂中华文化生命、助其自由呼吸的心喉。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泉州开元寺僧木庵禅师东渡日本.扶助其师一代高僧隐元禅师开创了日本黄檗宗,并继承隐元禅师的法席,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代祖师.木庵在日本兴隆黄檗事业,弘传黄檗文化,是一位对日本近代佛教史有着重大影响的名僧,为中国佛教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慧 《满族研究》2006,(4):38-41
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的民族文化研究指出了前进方向。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灵魂。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是维系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坚强纽带。在全球化迅猛发展时代,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要努力形成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当前存在的世界“文化殖民主义渗透”给中国在民族文化建设中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对中国民族文化建设的冲击,阐述了全球化可与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提出了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交流中,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一名 《丝绸之路》2009,(22):28-29
咸阳古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古渡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文物,为人们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军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证。丝绸之路也称为佛教之路,咸阳古渡遗址出土的大量隋唐佛像为研究当时佛教文化活动以及中原和西域国家的佛教文化交流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回族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一奇葩,“熬茶”和“盖碗茶”是回族茶文化的瑰宝,内涵丰富,具有民族特性.回族茶不仅丰富了回族的饮食文化和礼仪文化,而且其药膳功效也是名扬天下.回回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茶.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书画装潢受古代中国、朝鲜的文化影响,在7世纪随着写经事业的盛行而产生。此后,受佛教文化及宋文化的影响不断发展,随着日本美术的本土化,其书画装潢形成了以佛教美术为中心的美术工艺,在经过中国茶文化东渐和日本茶道的洗炼后,日本的书画装潢形成了手卷、屏风、障子以及真、行、草三体的挂轴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