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术批评丛稿》是青年学者杨玉圣同志的一部兼有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的论文集,文集自始至终贯穿着实话实说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健康的学术批评,需要有求索真理、学术自由、学术平等和学术公正的精神。当前中国的学术书评数量上亟待充实、书评队伍需要扩大、书评质量有待提高、书评气氛亟需改善。  相似文献   

2.
浅论华侨华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由于作为综合研究的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年龄尚轻 ,其研究领域呈高度广泛性 ,各个研究领域的资料信息来源与分布呈严重不平衡性 ,以及大量资料信息呈“非原创性” ,这个拟建中的学科尚处于“嫩稚”的发展阶段。缺乏原创性资料信息的成果较多 ,阐述和分析有粗糙化倾向 ,理论建构薄弱 ,研究手段滞后。在这种情况下 ,应加强资料信息、理论和手段方面的创新与互动 ;在鼓励高水平成果的同时 ,宽容地评价来自不同层次的有一定创新的成果 ;加强同行间的学术评价及其机制的探索 ,避免质量认证手段的简单化、绝对化与概念化倾向 ;不提倡片面的逆向学术批评方式 ;增强学术合力和学者“共赢”意识 ;倡导健康的学术批评风气  相似文献   

3.
张舜徽先生一生钟情于历史文献学的思考与研究,所作日记蕴含有丰富的校雠学、目录学、校勘学等分支学科的分析与思考。张氏初步建构的历史文献学体制,对改变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偏狭而单一的状况,恢复历史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进而推动历史文献学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氏的学术思想形成于民国时代。他对学术本原的追求、识见为高的求索、学术经世的倡导以及博学会通的强调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张氏以史学家的批评视角来评析学术发展中的得失利弊,形成独有的学术批评话语和方法。在张氏的学术思想中,历史文献学是基础,学术批评是其学术品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一部体大思精的目录学著作,而且具有丰富的学术批评思想。其中,史部地理类提要从体例规范、内容取材、文字表述、学术取向、研究方法、学术宗旨等多方面对历史地理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学术批评主张。主要包括:要求地理著作具有完善规范的编纂体例、具备丰富精当的内容取材、追求文简事核的撰述风格、恪守考据征实的学术信念、重视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强调有裨实用的学术宗旨等。这些主张是四库馆臣评价历代地理著作的主要学术标尺,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历史地理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学术刊物应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刊物学术性的提高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和前提,但刊物也具有自身的学术功能。考古学刊物因具有刊发学术成果、引导学术方向、弘扬学术精神、培养学术人才、传承学术知识等重要功能而成其为学术刊物,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则可增强刊物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6.
学术社会史根源于中国文化精神和推进学术史研究的内在需要,旨在超越学科畛域,从社会史视角研究学术的衍生、传播和兴替。学术社会史采用实证方法,多维度地研究学术与社会之间的互缘、互动,重视学术史的民间脉络和变易性,将研究重心从学术的思想史、观念史转向社会史。研究学术衍生的家族环境,学者的交游、结社,尤其是学者的情感及心态史,仍然是学术社会史的重要实践路径。学术社会史显示了方法论自觉,裨益于拓展、深化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玉圣 《世界历史》2001,(2):123-124
有关学术规范的提倡与讨论,迄今已历时十载。如果说当初主要是以《中国书评》为核心的少数同人的超前奔走呼号的话,那么,随着时势的推移、学术的发展,迄今学术规范已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学界人士的认同。广而言之,这很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中最富有建设性意义的重要篇章。以下进展,尤其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8.
冯浩菲先生的《中国训诂学》(以下省称《冯著》)于1995年9月出版,次年见到。粗读一过,即想写篇批评文字,旨在强调学术研究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后来,几次与同道交流学术时,也有不少先生劝我提笔,然而一种世俗观念使我终究未能成篇。最近偶然翻阅才出版的一期《古籍研  相似文献   

9.
新旧中西的冲突:关于学术规范讨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祥森 《史学月刊》2003,(10):98-1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悄然进入一个范式大转变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在社会和学术双重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界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学术规范大讨论。在讨论中,来自不同学科的学术从业者基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就学术规范的内容及其体系结构、学术规范的作用与功能、学术规范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等重要问题,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这场历时十余年的学术规范讨论,既是社会转型期新旧中西冲突和学术范式转换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诸学科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标识。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术富有科学精神,善于怀疑,以"实事求是"为鹄的,以复古为职志。用实证主义的态度去复古,实质上是对传统束缚的解放。清学内部存在着完成传统学术新陈代谢的因素:对经学细密严谨的考证可能有助于学科的分化;对"禁欲主义"的批判也是现代学术到来的先声;"六经皆史"的思想也有利破除对六经的迷信,使学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同时,欠缺明晰的学术表达和缺乏思想自由的环境也是学术革新的阻碍。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两条学术路向分别代表了破坏古史和重建古史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一看法大体成立。但二者在观念上也有不少相通乃至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重建派"学者在研究中也运用了与顾颉刚非常相似的"层累说"观察古史的构成,而历史研究中的"故事眼光"更成为贯穿"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另一方面,"疑古派"在辨伪过程中也发展出来一些与"重建派"非常相似的具有建设意义的观念,但因其给人留下的"破坏"的形象过强而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16.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晁福林 《民俗研究》2002,(1):143-150
按照追本溯源的原则,弄清楚先秦时期“民”与“俗”的起源与概念等问题应当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不揣翦陋,试谈以下问题,以供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崔雄 《东南文化》2002,(9):86-87
“粗俗”的流行正是部分受众趣味平庸与“流行”机制媚俗共鸣的产物,现行的流行机制应重新审视“流行”的化性质与化使命。  相似文献   

20.
王皓潼 《东南文化》2021,(5):156-161
博物馆书画展览因学术性、专业性过强,迟迟未实现在大众之间的普及并进而与之融通."气韵"是书画展品的灵魂,其美学传播与接受情况应予以关注.从西方"气氛美学"的现象学视角关注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气韵",使人们关于气韵单方面归属于"物"的传统认识被打破,进而拓展为"物"与"人"之间的双向联接.基于此,博物馆策展人应重视"物",围绕其展开学术研究,扩大社会传播,进行氛围营造;同时重视作为感知者的"人",在审美感知上,为"人"提供"通感"化沉浸式审美体验,并致力于提升其审美感受力,借此使颇具学术性的气韵为日常审美的气氛感知所唤醒.通过做好展品解读和创新宣传方式,使气韵语境化且生动、可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