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等研究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规划的布局调整成为一种趋势,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市区内的工业园区已无法满足城市本身与市民的基本需求,很大一部分工厂、企业被迫搬迁甚至倒闭,遗留下来的大量工业建筑、机械设备等工业遗存作为物质载体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兴衰变迁,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成为当今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太原市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挖掘工业遗存价值,探索太原工业遗产转型保护及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业遗产中的大型机器设备,是重要的工业文物,是工业文明史的见证。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使许多机器设备悄悄消失,抢救工业文物迫在眉睫。地方政府要加大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重视遗产保护的机构、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要加强大型机器设备的保护,落实保护措施,建立保养维护制度.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本文以天津三条石民族工业为例,浅议了工业遗产与保护的相关问题,提出以博物馆为载体,做好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江苏沿江各大城市的近代工商业发展壮大。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去一些门类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而这些建筑物、工厂车间、机械、磨坊等已成为具有特定价值的工业遗产。通过对工业遗产内涵的界定,明确了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探索江苏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遗产申请和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近现代工业遗产这一在西方的世界文化遗产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类别,不可回避的摆在文博工作者面前。由于工业遗产保护研究在国内发展相对滞缓,造成官方、公众普遍对我国重要的工业遗产价值认识不足,评定方式和保护方法含糊不清。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从评判标准、保护范围、保护方式等几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于冰 《东南文化》2011,(2):14-18
工程遗产不同于古建筑,也不同于工业遗产。中国的古代工程遗产具有独特的科学技术价值、集成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工程遗产实物难于辨识,遗产价值易被忽视,遗产性质和遗产构成难于界定,遗产真实性难于评估,遗产保护和展示难度大,因此长期以来重视程度不够。我们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并争取政策支持和开放合作,以实现对工程遗产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7.
李子春 《文物春秋》2010,(6):59-65,78,F0002,F0003
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唐山先后创建了开平矿务局、启新水泥厂及与之配套的唐胥铁路、机车车辆厂等近代民族工业,100多年后,这些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的变迁中面临着新的命运挑战。2006年,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唐山市政府积极响应,正在制订长远规划,拟建立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园区,以使这些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世代相传。本文对这些工业遗产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以为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工业遗产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的工业遗产大国,却分别将西方的学术概念Industrial Heritage对译为“工业遗产”和“产业遗产”,但“工业”和“产业”两词的内涵和外延其实是有所不同的。针对这一问题,以中日两国对Industrial Heritage的不同对译来透视两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实践,在理论上辨析“工业遗产”与“产业遗产”的实质性差异,相比之下“,产业遗产”的概念更符合国际对Industrial Heritage的理性认知和保护实践,也有助于我们拓展工业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新空间,进而深化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吕建昌 《东南文化》2014,(2):123-128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保护20世纪工业遗产,应该注意把握那些基本共性?作者在“三普”工作中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要准确把握遗产的时空范围、注重保护旧址的原貌特征、广泛征集代表性实物、因地制宜强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齐驱并驾.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总结梳理吉林省工业遗产的基本状况、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导则》的出台提供参考意见,进一步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刘容 《东南文化》2013,(1):17-22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从产生到发展从实质来看是西方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延伸,存在着重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体,轻精神文化内涵;重物质类工业遗产,轻非物质类工业遗产的倾向。当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应通过保护和营造其"场所精神"来突出中国特色。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是指它的环境特性和意义,即它承载的城市文脉和公众参与、认同。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保护的对象是其独具特色的本体和对城市与公众的意义。中国工业遗产"场所精神"营造的对象是其在新历史时期与城市发展共融的再诠释。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已成为一种民族自觉。意大利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主要集中在重视吸引公众参与遗产社会教育、加强公众参与遗产保护法律建设、保障公众参与遗产保护渠道等三个方面。意大利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遗产管理也应在这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孙燕 《东南文化》2012,(2):23-27
遗产诠释是一种旨在揭示文化和自然遗产内涵及价值的行为,其功能包括遗产保护、旅游管理、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等。对遗产诠释的研究源于美国,自提尔顿以"通过诠释,以致了解;通过了解,以致欣赏;通过欣赏,以致保护"为中心的诠释思想奠定了西方遗产诠释理论研究的基础后,遗产诠释研究随即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发展起来。现在,西方已经形成一系列的诠释理念和经验。介绍和梳理西方有影响的诠释思想,可为中国的遗产诠释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遗产记录是遗产保护的基础,旨在揭示、保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充实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内涵。遗产记录作为遗产保护的技术前沿,同时还关涉信息、学习、情感和参与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内核。在科技驱动下,遗产记录在近几十年获得了长足发展,成绩斐然。本文依托C沙龙的三次学术讨论,就全球遗产记录的兴起以及国内的遗产记录实践展开,讨论记录工作的多学科融合、以及进行"面向用户的记录"和利用"用户产生内容"的可能性。一方面重回遗产保护的初心,反思技术、分工和产业化给文化遗产带来的破坏及风险,同时尝试提出未来遗产记录发展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近年来首都博物馆在我国工业遗产案例方面的实地调研成果展开谈论,通过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界定,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背景、发展态势和具体案例方面的深入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层矛盾梳理和反思,同时也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未来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旃 《中华遗产》2006,(3):18-18
我们要尽快推出国家级、省级工业遗产名单,形成多层次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也应将工业遗产和工业文化景观的内容包括进去。近三四十年,是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十分活跃的时期,198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把每年4月18日定为国际古迹遗址日,这一倡议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正>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载体。认定和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留住"都市乡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工业遗产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从小众的个人爱好到大众的共同关注,从隐学到显学,发展迅猛。1978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成立,作为国际古迹遗址  相似文献   

20.
赵静  吴新 《文博》2010,(5):75-78
工业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遗留了很多宝贵的工业遗产。面对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社会各个层面都尝试着进行一些保护探索,我们通过对原西北第一印染厂旧址的工业遗产调查,试图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