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清宫茶具     
茶具一般是指人们饮茶时的用具,有时也称做茶器、饮具等。从古至今,中国的茶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广义上讲,茶具可以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多种茶事活动中的用具,如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之二十四器,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所绘十二种,以及明人屠隆在《考檠余事》中所列之二十七种茶具等。狭义上的茶具则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2.
清宫茶具及茶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具,广义上讲,可以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多种茶事活动中的用具,如陆羽《茶经》所列之二十四器,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所绘十二种,以及明人屠隆在《考盘余事》中所列之二十七种茶具等。狭义上的茶具则主要是指人们饮茶时的用具,主要有银、铜、玛瑙、水晶、脱胎漆、陶、瓷、竹、木、贝壳、椰壳等,贵重的还有金、玉茶具。  相似文献   

3.
王照宇 《南方文物》2023,(6):143-14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茶事中核心和非核心茶具这两种研判维度,对宣化辽墓备茶壁画所见饮茶方式进行了再研究,认为壁画所见的饮茶方式均为点茶法。整体来看宣化辽墓备茶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点茶法较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大壶茶罐罐茶盖碗茶苏裕民甘肃民间的茶事,纷至繁杂,奇异别致。综合来看,有三种烹饮茶的方法具有代表性,即河西的大壶茶,陇东的罐罐茶,临夏的盖碗茶。河西大壶茶。大壶茶因烹茶茶具是一种铜、铝合金或榜瓷制作的带提梁、流嘴的大茶壶而得名。烹茶时将水、茶、盐适量...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19,(11)
<正>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了由他设计或归整的"二十四器",这便是组合茶具之始。此后,历代茶人对茶具在形式及功能上不断创新发展,并融入人文精神,出现了许多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组合茶具。一个时代的茶具往往是当时饮茶方式的直观体现之一。如唐宋时期饮茶需要将茶饼碾末,故而成套出现的唐宋茶具文物里,除了碗、盏等,往往还会有碾茶器。又如  相似文献   

6.
李竹雨 《收藏家》2022,(6):54-58
<正>唐宋时期流行的团饼茶发展至元代已日渐式微,而散茶逐渐在民间流行。明朝初期仍旧以上贡建州茶为主,直至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由此散茶才大规模地走上了历史舞台。散茶的烹试之法较简便,唐宋时期茶事活动中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不再需要。陈师《茶考》记载晚明饮茶方式:“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而色赤不矣!”“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明代茶具也相应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7.
韩伟 《文物》1988,(10)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成通十五年(874年)入藏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的用于烹煮、贮藏、饮用的大批茶具,反映了李唐皇室的生活风尚。根据我国历代丰富的茶书,结合建国以来出土的各类唐代金银茶具,阐明唐代茶事,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是不无裨益的。我国茶叶最初名为"荼",读如"涂"。古代还曾以槚、茗、荈、莈、苦荼、葭荼、芳荼、荼草、荼果、过罗、物罗、皋芦、游冬、酪奴等称茶叶。这些名称多与方言有关,反映了我国饮茶历史早、地域宽、规模大的历史事实。在关中地区,唐代中期以前,将茶称作"荼",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的唐景龙三年(709年)左武卫郎将苏通墓  相似文献   

8.
栾晔 《满族研究》2013,(3):64-70
清宫茶俗是清代茶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对古老的中国茶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古代饮茶文化得以保存并一直沿袭至今。沈阳故宫现收藏有多种清宫茶具,其中乾隆、嘉庆、道光朝的御用瓷器是沈阳故宫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本文以沈阳故宫所藏珍贵的饮茶用具为例,试就清宫饮茶风俗的产生、发展到最终形成定制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饮茶习俗,自汉、唐以来已有2000年的历史,其极盛时期为宋代。宋代茶叶生产兴盛,饮茶之风普及,品饮方式愈益讲究,鉴赏水平不断提高,“斗茶”之风随之而起。“斗茶”,即一种赛茶活动,参赛者献出各自的精制茶叶,以轮流品尝的方式鉴别、评定其色、香、味、形的优次等级,决出胜负名次。宋代斗茶比较普及,与当朝皇帝爱茶嗜茶关系密切,同时,与宋代瓷器发展也密不可分。不少文人高士和茶专家也爱好斗茶。可以说,宋代“斗茶”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精制香茗与精美茶具的和谐组合。一、名人茶事中国历代帝王喜好饮茶,研究茶学…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店代始兴的饮茶风俗到北宋有了新的发展,这一习尚影响到辽境尤其是燕云地区。据洪皓的记载,女真人在12世纪30年代就开始饮用建茶。与南来划淮而治的金国本地不产茶叶,但国内对茶叶的需求数量却颇为巨大,这两者的矛盾使金代的饮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还结合文献简要论述了金代的茶品、饮茶方式和茶具,其中金代的茶具在考古材料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1.
谈唐宋时期的碾茶具康煜茶圣陆羽的《茶经》,对唐代采茶、制茶、饮茶的过程和方法,及所应用的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部有精辟的阐述。《茶经》论述茶之采制分为七道工序,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制成后的茶是"茶饼",而饮用时的茶则需要用...  相似文献   

12.
高晓然 《南方文物》2010,(1):160-161,I0002,I0003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三国时期民间已有饮茶的习俗,茶作为日常饮品,有其演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专门的器具——茶具,并随着不同时代,  相似文献   

13.
在供养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的法门寺珍宝群中,由唐僖宗皇帝供养的系列茶具尤为引人注目,探讨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缘源关系也就更有必要了。关于茶的醒脑功能,茶禅一味,以茶辨理的论说比较普遍,记载茶史的诗歌不在少数,本文想探讨的,主要是佛教典籍中的茶供养。一唐代僧人饮茶之风炽盛。唐代日本僧人圆仁在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对于僧人饮茶情况记载颇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茶经》等文献记述,对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所见之茶具作了考辨,并对其时北地饮茶之俗的流播、自身的地域特色及古人的"一器多用"现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宋代茶文化郁勃蕃昌,茶叶产区广阔,各色茶叶名品辈出,用茶时所需茶具也极为考究。宋代茶具惯用瓷器,茶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瓷质茶具的发展。斗笠碗釉色素雅、造型简洁大方,是宋代茶事中极为典型的茶具,海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斗笠碗从形制到釉色都体现了宋人茶文化“尚意重雅”的精神追求,宋代斗笠碗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瓷中瑰宝。  相似文献   

16.
吴智和教授著《明人饮茶生活文化》一书,于1996年7月出版发行。本书第一章绪言,第二章中明饮茶生活综述,第三章晚明饮茶生活综述,第四章茶书饮茶生活文化,第五章茶事饮茶生活文化,第六章茶寮饮茶生活文化,第七章茶会饮茶生活文化,第八章茶人饮茶生活文化。本书前有精致彩色图片16幅,黑白图片19幅,正文之后有附录和征引书目可供参考,总约20余万言。作者在后记中说,自1980年发表《明代僧家、文人对茶推广的贡献》以来,与传统中国的茶文化结上不解之缘,近20年之久。其间,先后出版了《茶的文化》,并译为法文、英文版刊行;《茶…  相似文献   

17.
李竹雨 《收藏家》2022,(11):87-92
中国古代茶器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用途,茶器的造型样式以茶事活动的目的为依据,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同时讲求美观,并逐渐赋予精神内涵。纵观中国古代饮茶的发展,可以发现饮茶方式的变化,造成了饮茶器具的改革,一些失去实用功能的茶器会被逐渐淘汰。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兴盛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茶始有字,茶始成书,茶始销世,茶始征税。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20,(4)
正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原产于中国。据史料记载,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汉代到南北朝,饮茶之风在江南和西蜀一代逐渐流行。唐代时期,陆羽《茶经》中详细记载了"煎茶法"。至晚唐又兴起了"点茶法",即在茶瓶中煮水,置茶末于碗,再持瓶向碗中注水冲茶。北宋时期点茶之风盛行,而煎茶已不多见。无论煎茶还是点茶,均需将茶饼碾末,而直接持而饮用的茶具是碗,宋人则将之称为"盏"。宋代烧制黑釉瓷茶盏的窑口较多,本篇介绍宋代福建省建阳窑窑口生产的黑釉建盏和江西省吉州窑生产的黑釉木叶天目茶盏。一、建盏品种  相似文献   

19.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0,(1):167-169
茶叶原产于中国大地,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作为世界上最早把茶当作饮料的民族,少说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与种茶、制茶、饮茶此等茶业茶事相适应,也便逐渐形成了和发展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15年5月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巩义市东区发掘24座墓葬,其中M234根据出土墓志记载为唐代大和六年司马进夫妇合葬墓,墓中出土碾、炉、鍑、盂、执壶、茶盘、盏等,这些器物大部分都能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中找到原型。此次发掘出土的茶具系列,为国内首次出土时代明确的组合茶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茶文化中从碾茶、煮茶、分茶到饮茶的过程,为研究唐代茶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