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道光年间华阳县举人潘时彤纂修的《昭烈忠武陵庙志》,是成都武侯祠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志书。此人在嘉庆年间即以其学识而纂修了《华阳县志》,他爱好“三国”,常游武侯祠,熟悉祠内的物和建筑,因而成功地编纂了这部重要的志书。  相似文献   

2.
西马垓从永乐年间建造古寺到1982年建新寺,再到1997年建女寺,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记载了西马垓回民繁衍生息的历史,也融汇"中庸"的观念以突出伊斯兰文化特色,是伊斯兰文化和齐鲁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韩国王子金乔觉来中国考马鞍山市李福利金乔觉为何方人据《九华山志》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新罗国僧人金地藏来九华山传教,笃修地藏经。新罗国为韩国古称。据历史考证,地藏王、金地藏均为韩国金乔觉无疑。据绩溪县小九华山史料记载:新罗国王宗近亲金乔...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隋仁寿年间幽州藏舍利的史事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隋文帝仁寿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舍利收藏活动,幽州有两次获颁舍利。仁寿二年幽州藏舍利于弘业寺,今有传世感应奏表和塔基。仁寿四年幽州藏舍利于智泉寺,该寺于会昌年间重建胜果寺后,寺史不明,舍利重藏于悯忠寺。今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碑石存世,会昌六年《悯忠寺重藏舍利记》见于著录,从中可以获知当时幽州藏舍利的函具及供养物。幽州藏舍利的两方塔下铭尚未发现,根据已发现的12方仁寿舍利塔下铭,有10方遵循了统一格式及内容,因此,可以推测,若没有特别格式及内容的话,幽州两方舍利塔下铭应与《青州舍利塔下铭》的格式及内容一致。  相似文献   

5.
治平寺石塔     
<正> 治平寺(原名嘉应寺,宋治平年间皇帝赐号更名)石塔,位于河北省赞皇县城东南十里许南清河乡嘉应寺村北的治平寺遗址上,因创建于唐天宝年间,故称治平寺唐天宝石塔。因其造型别致,雕琢精美,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并且在我国现存石塔中,型制较为罕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证了石塔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灵山开九华     
九华山位於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方圆约百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佛教兴起迟於洛阳白马寺六百多年,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外,应归功於诗仙李白和高僧金乔觉。李白应邀游山,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诗赞"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来了历代文人雅士,於是"九华名遂闻於天下"。稍后,朝鲜半岛新罗国高僧金乔觉,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3,(10)
北京历史博物馆「炳灵寺石窟图片展览」室已于十月七日正式开放。炳灵寺石窟在甘肃省永靖县内,它保存着由第四到第七世纪历代精美的雕刻和壁画。近七八十年间,这个石窟曾遭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它之重新被发现,是在解放后的一九五一年秋天。一九五二年,中央文化部和西北文化部组织专家们前往勘查,炳灵寺  相似文献   

8.
正多福寺位于山西省大原市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建于唐代贞元二年(786年),原名崛围教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唐宋两代香火很盛。宋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年间重建,是晋王宗室的重要礼佛之所,弘治年间(1488-1505)改名多福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为主殿,规模宏伟,并有壁画84幅与一些塑像,均为明代遗物。多福寺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9.
朱坤 《文史月刊》2012,(Z3):4-6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道场形成后,地藏信仰开始在九华山民间传播,与本土信仰和文化相融合,成为九华山民俗的信仰核心.地藏信仰渐渐深入影响到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九华山民俗活动的内容,形成了以地藏菩萨为中心的民俗活动,其祭祀方式也因此与众不同.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自然成了民间组织和开展民俗活动的基她,寺庙是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九华山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地藏信仰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形成了九华山民俗的独特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三台琴泉寺     
琴泉寺位于三台县城北北泉路原唐巴公路左侧的长平山腰。该寺始建于北周(557—581年)年间,初名安昌寺,以后魏安昌王长子、新州(三台)刺史拓跋则的尊称安昌公为名。经隋,唐初更名慧义寺,南宋易名护圣寺;因寺后山泉声似琴,清乾隆时已称琴泉寺;民国年间,田颂尧军驻三台时,于1928年又命名为甘露寺,但群众仍叫琴泉寺。从建寺起,历代均有很多名人来此留迹,如唐代的杨炯、王勃、杜甫、  相似文献   

11.
《文博》2017,(1)
小雁塔荐福寺大雄宝殿前立有一通康熙三十一年的古碑,该碑对于研究小雁塔荐福寺历史沿革、康熙年间荐福寺修缮情况、荐福寺殿阁布局、康熙三十一年前后荐福寺田产及清代寺院经济,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三台琴泉寺     
三台琴泉寺(见图)位于渲川镇的长坪山腰。始建于北周(557—581)年间,初名安昌寺,以后魏安昌王长于、新州(三台)刺史拓跋则的尊称.安昌公为名。经隋、唐初更名慧义寺,南宋易名护圣寺;因寺后山泉滴声似琴,清乾隆时改称琴泉寺;民国年间,田颂尧驻三台时命名为甘露寺。但群众仍称琴泉寺至今。从建寺起,历代很多名人来此留迹。如唐代的杨炯、王勃、杜甫、李白、李商隐等;宋代的苏武、文同、魏了翁等;明代的杨廷和,清代的张铅山、张之洞等。据初唐四杰之一,任样州司法参举的杨炯的《神州慧义寺重阁铭并序》载,从唐初起琴泉寺就…  相似文献   

13.
河北正定舍利寺塔基地宫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舍利寺即八大寺之一,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代以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仅存遗址。此遗址位于正定城内西北隅,由于这里已规划为居民小区,建筑工程开工在即。为了保护地下文物,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报请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并委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樊书海同志到现场指导,于1995年11月对遗址  相似文献   

14.
1972年1月,河北蓟县文化馆因修整辽统和年间所建独乐寺观音阁,在阁下层四壁剥出了十六罗汉和两天王壁画,其分布位置如下列图表:  相似文献   

15.
钟山风景区     
钟山风景区文/耘田摄影/刘明诂田中力由市计委、市旅游局拟定的《南京市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指出,钟山风景区是市级建设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钟山风景区包括玄武湖、紫金山、九华山等范围,有中山陵、灵谷寺、鸡鸣寺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16.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村北侧的硖石山腰,与"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称的珏山隔丹河相望,周围山峦叠嶂,河水潺潺.青莲寺前身为创建于5世纪中叶的藏阴寺,位于丹河以东2.5公里,珏山背阴处,由昊始禅师所创,后受丹河水患,于北齐天宝年间(550-559年)迁至现址.青莲寺由上下两寺组成,两寺相隔里许.下寺由慧远法师与北齐天宝年间所创,为净土宗道场,唐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李漼敕额"青莲寺".  相似文献   

17.
琉璃场。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云:“琉璃厂窑,兴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末。”可见此地在唐代至明末的八百多年间曾是一片规模很大的古代窑场,以盛产修建王府寺庙的各类琉璃构件(如五彩缤纷的琉璃釉陶器、青瓷器)著称,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讨论吐蕃与归义军时期敦煌寺院的建置与沿革情况,分四个时期:吐蕃初期、吐蕃后期、归义军前期和归义军后期。吐蕃初占沙州,始有九僧寺三尼寺正常运转,后来兴善寺、安国寺、禅定寺恢复启用。但是兴善寺、禅定寺不久被废置或者改额。吐蕃后期,新建永康寺、永寿寺、圣光寺。重启三界寺和净土寺,此时敦煌官寺有十三僧寺五尼寺。永康寺、永寿寺是以吐蕃僧人为主的寺院,随着吐蕃统治的瓦解,两寺消失不见。归义军前期的近百年时间,敦煌一直保持有十一僧寺五尼寺。曹氏归义军时期的显德年间始建显德寺,969年前建乾明寺。敦煌官寺至此再次达到十三僧寺五尼寺的规模。除官寺以外,吐蕃时期和归义军时期还有一些民间寺院,如灵树寺、奉唐寺、龙光寺、圣寿寺、法门寺、端严寺、大悲寺、大业寺等。这些民间寺院与上述官寺存在什么样的联系,由于材料的缺乏,很难得出定论,有待深入研究。总之,不同历史时期,敦煌寺院的数量不同。弄清每一时期寺院的存续与废置,对于研究敦煌佛教历史以及写卷断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妙因寺连城     
座落在永登县城镇鲁土司衙门西邻的妙因寺,自明清以来,在甘肃、青海、内蒙、西藏地区黄教中颇有影响。这座寺院的始建时间、寺名沿变众说不一。《甘肃宗教》一书中载:“该寺原称大通寺,清光绪年间改称妙因寺,始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还有很多文章都同意始建于明正统六年。这无疑都以明景泰元年探花黄(?)撰写的《敕赐大通寺记》为依据。该碑记原立妙因寺鹰王殿内。1958年被毁,碑文内容今存。碑记:三世土司鲁贤为祈灵消灾,于宅旁建寺,明正统壬戌(1442)年完工,始请于朝,敕赐“大通寺”。但鲁氏家谱又记:明宣德二年(1427)三月22日敕赐妙因寺。这说明妙因寺的始建并非在正统年间,它还要  相似文献   

20.
卡地卡哇寺,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甘沟乡静宁村,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民和地区所建的三大寺(即宏化寺、灵藏寺、卡地卡哇寺)之一,清代汉文文献中称之为“静宁寺”。由宗喀巴大师弟子绛喇嘛却吉加布建于明永乐年间。 关于卡地卡哇寺寺名的由来,藏文史籍中曾有传奇式的记载:却吉加布从西藏带着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来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