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惠娥  邢乐 《民俗研究》2012,(6):97-101
“五福”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常见意象,与民间信仰紧密相连,源远流长,至今不衰。乡村妇女凭借手中针线,借助“五福”意象,将爱与希望、幻象和现实在民间服饰中表达出来。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服饰品为例,归纳、分析民间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五福”意象,探讨民间服饰中“五福”的文化内涵,阐解其背后隐含的深层民俗寓意。  相似文献   

2.
书讯     
《华侨华人民间信仰》修订再版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李天锡于2001年10月出版了《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一书。作者把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切入,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对妈祖、关帝、观音等华侨华人民间信仰在海外传播的背景、情况和原因进行详细考察,对其作用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对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层阐析和科学预测。最近,为了使该书进一步完善,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补充了“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三宝公信仰”、“孔夫子信仰”、“田都元…  相似文献   

3.
西藏民间的沐浴文化,具有明显的西藏高原特点和藏民族特色,从布德贡吉时代的“熏香沐浴”、1000多年前的藏医学的“药浴”、自古流传至今的“沐浴节”等都表明,无论什么历史时代,什么宗教,什么文化,在西藏民间都有沐浴的习俗。千百年来,这种独特的沐浴文化现象与习俗,在对藏民族的健身与保健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布德贡吉时代,西藏民间就有了洗澡的卫生习俗。当时的民间故事集《尸语故事》记载:民间人们大多“熏香沐浴”,以杀菌防疫。8世纪初由龙树著的《佛  相似文献   

4.
高文 《成都文物》2008,(2):37-40
历书,又称“历日”、“宪书”、“通书”等,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有关数据的书。自先秦以来,它就对民间社会生活起着强势的范导作用,被称为民间社会实用文化的一种权威解释文本。  相似文献   

5.
《福建史志》2009,(3):37-39,46
民间信仰不是没有体系的“迷信”或“原始巫术”的残余.而是一种文化积淀在不同社会力量的共同促动下建立起的、较为开放的信仰体系,其内在体系、社会功能、意识形态形貌等方面在它所赖以形成的区域格局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民俗与文化气息。吴真人信仰是闽台民间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上.它作为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6.
民间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建设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西“两个先行区”的发展思路,都为闽台民间民俗文化研究提出新任务。  相似文献   

7.
肖璇 《民俗研究》2012,(4):135-143
以“九州”、“九服”划分世界的“天下观”为中华帝国行政之基础。族群杂居的岷县(古岷州)地处远离中华帝国政治中心之“雍州”,从异域到边疆,中央王朝以卫所、屯垦、赐姓、羁縻等手段管理之。此外帝国统治者深谙意识形态对基层社会的治理作用,利用本地民间信仰——十八湫神崇拜的民间基础和“日常性”,于信仰符号和意义中强化“礼”的主流文化认同。汉藏因共同信仰的神明——“分巡圣母”而产生族群间的交流与互惠,国家则将民间信仰视为帝国边疆管理之“利器”。而民间社会为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开始有意识纳入“规范”,在仪式层面模仿国家,于是神的膜拜即成为国家观念的外化表现。  相似文献   

8.
虞翠贤 《收藏家》2009,(12):86-86
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民办非企业单位上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发起的“中国民间收藏与文化产业论坛”在杭州举办。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等出席并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会上,来自各地的收藏爱好者就“文博界专家不认,古玩行也不认”的数量庞大的“宋五大名窑”和“元青花瓷”等民间收藏问题各抒己见,并随即成立了“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廖金 《福建文博》2022,(3):74-78
陈靖姑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在福建民间颇有影响力。2008年,陈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靖姑壁画是以临水夫人陈靖姑传说为载体,蕴含着民间信仰、民间美术、民间审美情趣等诸多文化因素,承载着陈靖姑信仰发展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古田多处临水分宫中均遗存有精美的陈靖姑壁画,但因年代久远且保护不善,陈靖姑壁画均有受损或遭毁坏。本文通过对古田县泮洋乡中直村钱公宝殿陈靖姑壁画的调查,探讨陈靖姑壁画的重要价值,以及就如何保护好陈靖姑壁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新贵 《神州》2012,(30):31+33-31,33
昌市的民间社火,以其阵容庞大、形式独特、形象夸张以及粗犷、豪放、清新、明快的表演风格,成为新疆民间节庆活动中人气最旺盛的一项人文景观。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舞蹈动作,回民族的“宴席舞”哈萨克族“黑走马”等多民族的舞蹈内容,赋予它更多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当地人文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慧晶 《神州》2014,(8):30-30
民俗民风是民族个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积淀着厚重的岁月印痕,蕴藏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记忆。本文从民间文艺、节庆礼仪、民间信俗、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特色饮食、民间游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为主旨的“第四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华民族之花大选”,10月1日至7日国庆节期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本届民族文化博览会由“民间戏剧大赛”,“民族艺术大展”、“民族之花”大选、“花涌中华世纪坛”文艺演出和“戏剧文  相似文献   

13.
民间文化、江湖义气与会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平 《清史研究》2002,(1):71-78
清代秘密会党勃兴,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分不开的。一个日渐扩大的游民阶层是会党生存蔓延的社会基础,在民间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游民文化在会党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民间文学、戏剧中渲染的“义”的观念广泛地流传于下层社会,人们称之为“江湖义气”,会党采取拿来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会党是下层社会组织,无法从上层文化中吸取营养,民间文学、民间戏剧就成为他们建立自己的帮会文化的当然来源。“义”在秘密会党中无所不在,本文主要从会党的仪式、隐语、暗号、流行数字等几个方面作些叙述。会党利用并改造了民间普遍存在的兄弟结拜、江湖义气等内容,为自己的组织、活动、反抗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国琴 《神州》2014,(17):54-54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在村落。何谓“村落”?《辞海》给了六个字的注解:“乡人聚居之处”。村落是由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在生产生活中聚族而居建造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村民在世世代代劳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化。它是“以一定村落共同体为范围的家族关系以及由它产生的体制、观念和心态”。它包括节日文化、习俗文化、信仰文化、制度文化、家庭文化、民间语言、民间文学、美术、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  相似文献   

15.
滕华英 《民俗研究》2014,(1):114-118
文章以《中国靖江宝卷》中“官”字俗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间的政治文化。《中国靖江宝卷》中的“官”字俗语,集中反映了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情感。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基本认知,形成了民间面对权力时的种种复杂心态和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16.
彭维斌 《南方文物》2005,(2):48-51,34
二郎神是闽南地区尤其是灌口、同安,甚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区民间尊奉的水神,它源自于人们对中国水文化先祖——四川都江堰“二王庙”祀“李二郎”即战国时代秦蜀郡守李冰次子的崇拜而发展成的一种重要的地方民间神灵信仰。自明天启崇祯年间建造了专门祀奉二郎神的闽南灌口凤山祖庙以来,  相似文献   

17.
<正>口头文化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当中,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冯骥才先生说,“我们的一代代先人就用这种方式来传承精神、表达爱憎、教育后代、传播知识、娱悦生活、抚慰心灵。农谚指导我们生产,故事教给我们做人,神话传说是节日的精神内涵,史诗记录文字诞生前民族史的源头”。口头文化依赖于口头语言传承,其内容包括神话、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创作。在民间口头文化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8.
麻阳地处湖南西部边陲,历史上为“苗疆前哨”,历来为官兵争夺之地。在麻阳饮食、居住、婚嫁、生产等民间习俗方面曾有“麻阳十八怪”之说,现介绍其中具有独特民族文化韵味的几大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土族是甘青特有少数民族,土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于是,他们便用“歌”、“舞”、“说”、“颂”来传承民族文化。 “歌谣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可以歌唱和吟诵、并以口头方式传播的一种民间韵文样式,它以篇幅的短小和抒情性与其他民间韵文相区别,高度集中地来反映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其语言简洁而富有音乐性。”从歌谣的本体(内容和形式)与客体(有关背景)出发,可将其分为8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和其他。作为民间口头文化的一部分,歌谣在土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从各个方面体现土族人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  相似文献   

20.
刘铁梁 《民俗研究》2023,(4):5-10+157
钟敬文在20世纪最后20年提出的“民俗文化学”“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理论,都体现出他所拥有的文明视野,即涵括多主体文明关系和中华文明主体的视野。传统文化整体论贯穿于他的全部论述,对于传统文化研究和民俗学研究均具有批判性和方法论建构的意义。他提出“民俗文化学”,源自对“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歌谣学运动、通俗文艺研究、风俗调查等面向民间大众的文化再造潮流予以统一概括的设想,但是也离不开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激活。钟敬文提出的“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包含着对于“文明体”与“学派”关系的深刻认识。他的一系列学理思考,环环相扣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情感脉动息息相通,因而具有可以被后辈学人不断发挥的巨大理论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