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玄奘译经活动述论张德宗玄奘,俗姓陈氏,洛州郾师人。玄奘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伟大贡献,简而言之,一是创立了唯识宗,二是译经活动。本文拟对玄奘译经活动的内容、特点、意义等问题作一探讨,不当之处尚希指正。一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也随之开始。相传...  相似文献   

2.
李渔(1610~1680年),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诗人、小说家和美学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别署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夏李村人,清顺治末年,移家金陵(南京)。李渔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他一生著述丰富,有戏曲  相似文献   

3.
李翎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4):40-53,159,160
西安兴教寺所存玄奘石刻像与日本现存无名氏画玄奘像,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超出了图像本身。作者认为,这一源于早期行脚僧图像的出现,是由于玄奘西行求法的成功,刺激了社会民众对行脚僧的认同,加之西来传法僧的大量涌现,于是在唐末、尤其是在宋代,出现了一批行脚僧图像,并由初时的胡僧梵相,变为汉僧模样,进而附会到玄奘的图像创作上。而在日本所存著名的"玄奘画像",事实上可能是一个具密教性质的僧人图像。作者试图通过有关这一图像的文献解读,全面分析该图像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4.
宁瑞栋 《丝绸之路》2011,(18):53-57
贞观初,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凉州到瓜州。在此停留一个多月,收徒买马,打问西去的路径。而玄奘西行的九死一生即在他匹马孤征、偷度玉门关、过五烽、度莫贺延碛之时。玄奘何时来到瓜州和何时出关,不见记载。玄奘从长安出发的时间,也即首途年月,文献和学界说法各异,至今未有定论。笔者因仰慕玄奘不畏艰险、追求真理的精神,谨对玄奘与瓜州相关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的观点,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陈旭  陈旭 《中华遗产》2007,(1):56-83
玄奘与大唐,一个是中国最杰出的佛教人士,一个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两者之间的恩怨情怀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玄奘的一生,对中国乃至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事实上,正是大唐雄风和长安城,才成就了玄奘的世界声誉,而玄奘也最终影响了一个帝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戈壁行者     
StamLee 《风景名胜》2013,(8):124-140
1300多年前,大唐盛世,高僧玄奘沿着丝绸之路出发,独自穿越戈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唐玄奘取经路上曾经九死一生,尤其是在甘肃与新疆交界的莫贺延碛戈壁这一段,他实现了人生的超越。2013年5月22日,我们踏上了1300年前的"玄奘之路"。  相似文献   

7.
胡杨 《丝绸之路》2008,(2):66-66
唐僧取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随着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普及,知道这个故事的人越来越多。但历史上的唐僧,也就是玄奘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等地学习、交流、讲经,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史书上只有片言只语,不足为窥全貌。而珍藏于河西走廊瓜州县境内的榆林石窟和东千佛洞却形象地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8.
2009年9月19日至26日,应台湾玄奘大学邀请.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由会长方未艾率领一行5人,赴台查阅所藏江苏旧志资料并进行学术交流。在台湾期间。与玄奘大学历史学系和台湾出版、发行界就地方志工作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两岸志书、年鉴的购买、交换和利用等进行了座谈和交流:与台北市文献委员会交流了两岸的修志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5年8月15日.我随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等19人.远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参加了隆重的”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的立碑仪式。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中国玄奘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玄奘之路》大型文化考察活动的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1,(11):48-53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第二天开始的路程充满期待。因为这是一条充满诱惑与想象力的路——古丝绸之路、玉石之路、天马之路、玄奘之路、马可·波罗之路、嚣域探险之路、石油天然气之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冠在这条路上的名头实在太多。历史太久.故事当然也多。更何况还有什么“沙碛路”“死亡之路”等一系列充满险恶意味的名称,更激起了许多人的兴趣,也吊足了胃口。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玄奘的行走把中国人的坚韧和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著名国学专家、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告诉我,他的许多成就的取得就是深受玄奘精神的影响。那么什么是玄奘精神?冯其庸先生从玄奘那里究竟学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确有玄奘这个人,但他的人生经历与《西游记》中的玄奘(即唐僧)有明显的不同。玄奘在印度生活学习了十四年,得到了很多印度高僧的指点,因此,他的佛教思想很接近于印度佛学。而很多佛教流派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都作了相当的改变,以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因此与印度佛教有较大的不同。他克服种种困难,去印度取经,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佛教的发展、对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玄奘题名石佛座”,虽然上面有玄奘题名,但因镌刻“三藏法师”字样,说明不是玄奘亲自题记供养而保留下的遗物。不过从其造立时间和发现地点印证了玄奘晚年选择玉华宫为归宿的史料记载,是一件与玄奘生平有直接关系的珍稀文物。  相似文献   

14.
来自旅游资讯网点击指数:话说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他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提起唐僧,几乎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因为他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但史料记载,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法号叫玄奘,俗称唐僧。他不是小说描写的那样心慈耳软,人妖不辨,是非不分之唐僧,而是一个勇敢无畏的顽强奋斗的高僧。玄奘和尚本姓陈,名祎,洛州(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由于家境贫寒,十  相似文献   

16.
玄奘故里     
夏阳 《丝绸之路》2008,(11):51-52
出洛阳东行,沿207国道,车行约一小时,就到了玄奘故里旅游区。玄奘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出生于偃师县的陈河村。陈河村坐落于景山之阳、休水之滨,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这里有凤凰谷、晾经台、马蹄泉、唐僧寺、玄奘墓地等和玄奘有关的文物圣迹.流传着许多关于玄奘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7.
唐代已出現玄奘聖化相關的傳奇、齋儀、禮拜法,以及和他西行求法有關的深沙神信仰。入宋以後,玄奘的聖化更以圖像、宗教文物和遺迹崇拜的形式展現。除了以頭部的圓光顯示玄奘的聖化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寺院壁畫中玄奘左手執梵夾、右手"屈二指"作爲其聖化的表徵,此種形像傳到日本之後,成爲鎌倉時代法相宗祖師玄奘圖像的標幟。此外,玄奘更成爲被禮拜的神祇,包括被繪入"五百羅漢圖"中,作爲羅漢受人恭敬禮拜;以及寺院經藏殿中設有玄奘像,僧徒朝夕供養。玄奘的聖化也顯現在對其舍利的重視,以及他晚年譯經的玉華寺、埋藏其遺骨的興教寺,也都成爲人們瞻仰的聖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细析唐代有关玄奘的资料,拟构玄奘晚年生活图景,发现这位名震古今的高僧竟然有艰丰困顿的晚年。永徽年间,在高宗从辅政旧臣系夺回政治主宰权的风暴中,玄奘被归入辅政旧臣系,自此之後遂处:拎一种被监视的环境之中,包括:显庆元年(656)诏六臣监共译经。显庆二年随驾束都。显庆三年敕住西明寺。显庆四年秋,辅政旧臣系几乎全被消灭殆尽,玄奘奏请移居玉华寺,这可以说是透过自我贬逐以求保身之法。麟德元年(664)二月,玄奘圆寂。从卧病到辞世前,都未有官医前往诊视。玄奘身後的寥落,也显现在以下四事:没有官员参加葬礼,没有追谧,也没有塔铭,甚至在入葬后五年,竟被发棺迁葬。来人周知玄奘墓塔所在的“兴教寺”系在他去世九十四年後才规建的,而距他圆寂一百七十五年后,方树立塔铭。  相似文献   

19.
论王玄策对中印交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印交通史上,提到唐僧玄奘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但是提到王玄策,知道者却甚寥寥。其实,他们是唐朝前期同时代人,两人有很多共同点:如都到过印度,都游历过五天竺诸国,归唐后都著书写了关于西行的见闻。所不同者,玄奘是作为佛教徒到西国取经的,而王玄策是作为唐王朝的使节赴印度进行外交活动的;玄奘仅到印度去过一次,王玄策却奉使多次;玄奘沿循前代就有的丝绸之路的南北道往返,王玄策却另辟捷径,开拓了从西藏通向印度的路线,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我们说,王玄策在中印交通史上的地位,并不亚于玄奘,甚至,从某些方面讲,更远远超过了后者。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逝世并安葬在中国已经400多年了。他生前曾3次来过南京,并在南京买房购屋,广交朋友。如今,南京还留有他的故居和他所制作的世界地图。融入中学第一人,堪与玄奘相媲美中国人首次走出国门,到西方去取经,当推玄奘。而外国人到中国来传教,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并有大成者则为意大利人利玛窦。利玛窦堪与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相比,除了主观动机以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