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延章 《东南文化》2021,(2):159-164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信息交流习惯,培养了移动服务与交互方式,而且提高了用户参与体验的热情,为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在新技术条件下,博物馆应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体验的要求、提升博物馆智慧服务能力为导向,将新技术应用与用户体验相结合,从用户洞察、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与旅游市场不断发展,传统旅游产业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为“互联网+旅游”手机软件(Application,App)的创新设计提供良好的市场,促使游客花费较少的时间得到高效的旅游体验。本研究对旅游App进行用户调研,基于用户实际需求,尝试进行“GO鸭”App创新设计实践,并对旅游类App的创新设计提出相关策略,以期帮助游客解决旅游过程中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为其提供简约、有趣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带给旅游产业巨大的变化。在新型旅游形式不断兴盛、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作为备受人们喜爱的旅游模式,其发展策略选择尤为重要。吉林省向来重视长白山旅游品牌的建设与维护,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更是吉林省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互联网对长白山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入手,针对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探讨如何以互联网+旅游为核心,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智慧乡村旅游景区、智慧乡村旅游等,进而分析将互联网服务融入乡村旅游行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旅游产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催生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景区。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些旅游景区开始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受,并开发出各类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体验经济环境下,旅游景区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景区对资源的利用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文章对当前体验经济环境下的旅游景区管理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旅游景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独到的发展策略,为相关景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晓诗  魏海英 《风景名胜》2021,(2):0265-0265
我国 5G 时代的到来为探索景区智能化发展的方式增添了许多可能,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我们的生活与需求,移动智能设备的出现使得我们对其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不同行业也以据此开发出了智能系统来促进行业的发展,这为我们探索旅游业景区智能化发展的方式指明了道路。当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远未达到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传统的导视牌、路引形式仍然是国内旅游景区主流的导视形式,如何通过利用大数据建立景区智能化终端,进行游客引流,对游客精准画像,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游客的旅行体验,扩大景区的影响力,促进景区良性发展,已成为目前景区发展兹待解决的行业痛点。  相似文献   

6.
杨乐  李雨濛  宫颖 《神州》2012,(32):29-2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iphone、ipad的风靡,移动终端应用掀起了一股热潮。如何开发出易于用户使用而又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交互体验的产品,即具有较高可用性的交互式应用,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前端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交互设计的概念,分析了移动应用与传统网页间的差别,并进一步提出了交互设计在移动终端应用中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景区智慧化程度较低与旅游者智慧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布局景区旅游发展智慧化,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实施旅游智慧管理尤其重要.腾龙洞景区智慧旅游平台由于建设时间早,平台框架、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融通与数据价值的开发等方面难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景区管理者的管理需求、景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及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此,本文依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智慧旅游的整体布局,通过对腾龙洞景区智慧旅游平台框架和信息服务流程的优化,以期改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提高景区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便捷度和可控性,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曹凡 《旅游纵览》2023,(1):11-13
本研究基于携程网、大众点评、途牛网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收集6124条当地旅游景区的评论,利用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出影响乡村旅游景区网络口碑的42个初始范畴和5个主范畴,构建由“出游体验”核心类属统领下“出游需求满足-旅游感知-景区运营成熟度-核心体验-价值与收获”5个维度构成的乡村旅游景区网络口碑影响因素模型,并与同类研究领域部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博物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移动应用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但也存在着利用率低、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作为国内博物馆基于移动终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典型案例,通过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体验需求、定制专属内容服务等,让观众在使用应用中爱上博物馆、在互动中获取新知。博物馆若要基于移动终端为观众提供全面真实的体验,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和互动设计来吸引观众,以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观众的体验需求,并利用移动终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体验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超越真实的全面体验。  相似文献   

10.
李季  雷亚伦 《旅游纵览》2022,(14):30-32+36
新媒体时代,景区数字服务平台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需求逐渐个性化与媒体环境逐渐复杂化。媒体在融合、信息在聚合,景区数字平台设计需要可以整合各方面媒体因素的设计策略作为指导,跨媒体整合的设计视角为景区数字服务平台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思路。本文尝试从跨媒体整合的全局视野出发,统筹分析景区数字服务平台设计中的各种媒体因素,进而为景区数字化服务提升提供具有指导性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体验导向型景区开发模式:一种新的旅游开发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旅游开发规划思路-体验导向型景区开发模式,从模式提出的背景、依据以及模式的开发思想、目标、前提、原则和步骤等方面,对体验导向型景区开发模式做了初步的系统理论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手机数据可靠性分析的旅游城市功能空间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莹  张朝枝  金钰涵 《人文地理》2018,33(3):137-144
随着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大数据”受到人文地理学者的关注。本文关注手机移动数据的旅游研究价值,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慈利县为例,首先分析了通信公司漫游用户数、基站网流量和话务量代表实际游客量的可靠性程度,然后探讨了漫游用户数波动对大尺度行政区的功能空间反映,最后挖掘了网流量波动对小尺度基站区的功能空间识别。结果显示,漫游用户数仅在旅游区对实际游客量具有可靠性,基站网流量比话务量的可靠性更强;漫游用户数在旅游区的波动幅度更大;基站网流量的空间因子分析识别出日常居住区、重点旅游区等功能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体验旅游的景区廊道空间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范春 《人文地理》2009,24(2):112-115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心理的愉悦体验[1],旅游景区实际是为旅游者创造和提供体验舞台、体验道具进而使其达到不同的体验效果的地理空间。基于体验效用差异,景区廊道空间扮演了体验的引导作用,其廊道空间体验类型包括推进型和对比型两类;借用旅游体验场理论和形式美学理论,对景区廊道空间设计着重应从旅游审美主体的五官功能感受入手,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体验设计;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体验主题、景区资源和游客主体体验经验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网络社会进阶中,移动互联网支撑城市环境的即时共享与未来愿景,非在地的空间感知生成元宇宙类现实/虚拟的城市意象,网络媒介叠加于建成环境主/客观作用的传统经验感知,形成感知拼贴、地方再构、时间重叙、认知分异的意象特征。研究通过梳理互联网语境下的城市意象研究,揭示网络社会背景下城市意象的先验式建构过程,发现了意象节点偏离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峰值区域的一般规律,并归纳了互联网环境下城市意象研究的图片、文本和轨迹等应用素材,以丰富人本主义城市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藏品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如何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博物馆文物修复的工作中,即从建立文物藏品的静态数据库向基于三层B/S体系结构的文物修复动态管理系统拓展,是博物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之一。本研究重点探讨采用J2EE技术,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形成博物馆文物修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为文物修复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图文并茂的大量信息以及智能、高效的检索手段和远程访问的目的。这些技术现在已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工作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6.
黄圣佑 《旅游科学》2005,19(4):44-48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台湾旅游区游客解说服务的经验与制度。研究首先指出解说服务对于旅游区管理的各种功能,介绍正职解说员与解说志工的角色及特性,并整理目前旅游解说志工制度的特色。其次,讨论志愿服务的3个理论,以及志工绩效评估的意义、流程及重要性。再透过实证的量化问卷调查,分析阳明山旅游区解说志工的个人背景、参与特性、环境素养、组织满意度以及带队解说表现情形。研究最后归纳解说志工制度的经验与推展流程,为相关保护区或风景区管理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Contemporary studies within the apparent ‘mobility turn’ focus upon airports as sites indicative of our mobile world, yet they tend to forgo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ntextual architectural geographies that shape and inflect these mobili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airport balcony and practices of seeing. While recent scholarship has taken airports to be incredible symbolizers of power and places of heightened visual scrutiny, the paper explores how through the architectural mediation of seeing, early airports were designed to instil specific inspirations, beliefs and messages within the airport user – constructing a new and modern experience. Far from a blank space evacuated of social presence and meaning, the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irport design interacts with and shapes social experience. By examining the mobil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inhabiting the airport balcony, the paper advances conceptualizations of moving and seeing by complicating their practice as ‘collective individuations’ of social, architectural and sensual engagements, registers, and percepts.  相似文献   

18.
张阳生  姚春丽 《人文地理》2005,20(2):114-118
针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一特大型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及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综合分析了其社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社会调控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风景名胜区优化城镇及乡村居民点体系、加强经营管理、健全社会组织、分区分类实施居民社会调控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从而为特大型风景名胜区的居民社会调控以及景源保护与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风景区科学规划与永续利用,游客数量的预测是关键,其中短期的游客数量预测则是景区资源统一管理与合理调度的直接依据。本文分析了九寨沟的游客到达历史数据,建立了游客到达的日预测回归模型和BP修正模型,实际数据证明该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20.
There has been little consideration to date regarding how we might best adjust our assessment protocols so that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 remains appropriately aligned to both content and teaching approach when adopting location-specific mobile lear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uccess of a novel strategy to design an assessment regime that captures a field experience in Dublin as a whole for both staff and students alike. Evaluation identified that the use of a combined mediascape-essay approach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the assessment successfully captured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facilitated deeper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