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17,(6)
<正>单色釉瓷,顾名思义,指着单一色釉的瓷器,又称"纯色釉"、"一道釉"。以釉药的呈色作为装饰的瓷器,由于釉内所含化学成分不同,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绿釉、黑釉、蓝釉、白釉等。故宋代的五大名窑器均属于单色釉器的范畴。单色釉器的烧造自宋窑之后稳步发展,至明代中早期已有了骄人的成就,创烧出永乐甜白、宣德宝石红,弘治鸡油黄等名重一时的釉色。到了清三  相似文献   

2.
(四) 明代青花瓷器我国瓷器在明代二百八十年間,无論是顏色釉方面或釉上、釉下彩绘方面,都有新的发明創造与极大的进展。颜色釉方面,有鮮艳的"鮮紅",有近于宝石的"宝石红",有似孔雀羽毛色的"孔雀藍"和"孔雀綠",有色泽甜润的"甜白"。釉上彩繪有"五彩"、"填彩"、"斗彩"、"三彩"和"加彩"等多种,釉下彩繪則继承宋元两代傳統的"青花"和"釉里紅"。这許許多多的品种在明代各不同时期里曾各极一时之盛,如永乐时以"鲜紅"和"甜白"著称;宣德时以"宝石紅"见长;成化时又以"填彩"和"斗彩"最名  相似文献   

3.
黄星华 《东南文化》2003,(10):22-27
白瓷又称白釉瓷。是一种瓷胎洁白,釉质透明的瓷器。由于白瓷的瓷胎(或化妆土)中氧化铁呈色元素的含量很低,所以外罩一层含氧化铁也很低的透明釉后,就能烧成洁白无暇的白瓷。  相似文献   

4.
唐三彩概述     
唐三彩概述余扶危,张剑唐三彩是盛行于中唐时期的铅釉陶器的总称,是因器物上有光亮的黄、绿、白或黄、绿、蓝等多色釉彩而得名。它是以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钻、锰等矿物和铅的氧化物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和助溶剂,经过800℃左右的温度烧制而成,无论在造型、装饰、色...  相似文献   

5.
我国烧制高温颜色釉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统的青釉、黑釉和黄釉就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而颜色比较纯正的高温蓝色烧制成功,是元代瓷窑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蓝釉,又称“祭蓝”、“霁蓝”、“积蓝”、“霁青”、“宝石蓝”,最初表现在唐代三彩陶器上。元代崇尚蓝色,皇宫常用蓝色琉璃笕覆盖,宫廷举行庆典时也喜用蓝色织品,即使装浓字画也常采用蓝色凌绢,蒙古妇女们也常用蓝色绸料束于腰间,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突出的是人们对天的敬仰,进而尚青尚蓝,故蓝釉瓷伍元代烧制成熟,以适量的钴料作为呈色剂,生坯施釉,在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  相似文献   

6.
冯宁 《东方收藏》2021,(4):16-19
五彩指的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它是釉上彩中的一种,在已烧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再低温二次烧成。因彩在釉上,用手抚摸,有凸起的感觉,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釉上五彩以红、绿、黄、蓝、紫五种颜色描绘纹饰,也可只用二三种颜色。画法均用单线平涂,较早实物为明成化年制。  相似文献   

7.
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它的发展是受到早期青瓷系统的越窑、婺窑的影响。到了南宋晚期,它在长期积累的制瓷技术上吸收了南宋官窑的先进经验,生产了大量如青玉般艺术效果的粉青釉瓷器,把我国青瓷生产技术推向了顶峰,闻名中外。这件粉青釉瓷盘应属宋末元初的杰出作品(封二:上)。瓷盘的胎质细洁致密,胎色白中泛青,并采用耐高温粘度比较大的石灰碱釉烧制,使青釉厚而不流,外观丰满。通过对烧成温度的控制和还原气氛,使其外观柔和淡雅。这种粉青釉的创烧成功,极大的提高了青瓷工艺的水平。就粉青釉而言,它的主要成份为玻璃相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陶瓷史上,约在西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以铅为助熔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有绿、黄、黑、褐等色,其中最多的是以CuO为着色剂的绿釉。铅绿釉陶器最初发现于关中,到东汉推广到河南,有大批生产。汉代盛行厚葬,所以河南、陕西一带东汉时期的墓葬中多有铅绿釉陶明器出土。这类陶器的表面往往有银白色或金黄色的覆盖层,通常称之为汉"银釉"。后世的唐  相似文献   

9.
汉代釉陶属低温铅釉系统。它以普通黏土为原料,以铅的氧化物为基本助熔剂,以铁或铜的氧化物为呈色剂,在700~900℃的低温下烧成,器表呈现出红褐、绿、黄等色。釉陶器的产生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技法,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汉代釉陶既秉承了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的施釉或装饰工艺,又影响了唐宋乃至明清的三彩或低温颜色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汉代铅釉陶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独特意义。低温铅釉陶产于何时迄今未有定论。传统观点认为,以关中地区发现的西汉武帝时期的墓葬所出之釉陶最早。此外,其产生是否受到古埃及碱金属硅酸釉的影响,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青瓷是我国瓷器的传统品种之一。历来中外学者对青瓷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青瓷一般指器表施有青色釉的瓷器。但是严格讲,有些器物是青色的,不一定就是青瓷,相反的有些器物是黄色或黄褐色的,却属于青瓷的范畴。青瓷色调的产生,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铁,必须在还原焰中烧成。有些青瓷含铁不纯,或是还原气氛不够充分,胎釉中的铁分受到氧化,釉的呈色就由青变为黄或黄褐色。这种情况在青瓷中是  相似文献   

11.
1973年云南禄丰县元代火葬墓出土的青釉青花玉壶春瓶(图版壹)是一个重要发现。瓶高24.4,口径6.6,底径7.8厘米。侈口、细颈、硕腹、圈足。胎质灰白,釉色青中闪黄,釉下用氧化钴绘鱼藻纹图案。由于青釉闪黄所致,釉下蓝色灰暗。艺人采用  相似文献   

12.
紫禁城多个建筑的盘龙藻井中均悬有轩辕镜,但对轩辕镜的分析研究却很少。本研究采用多种仪器方法,对故宫万春亭藻井轩辕镜和画珐琅葫芦等配件进行了分析。万春亭轩辕镜的分析结果表明,轩辕镜玻璃基体为钾-铅玻璃,镀层采用了锡汞齐技术,生产时间晚于17世纪末;画珐琅葫芦配件的分析结果表明,画珐琅白色底釉组成与"玻璃白"原料相近,不同颜色珐琅釉基体均为钾-铅玻璃,黄色釉中铅锡黄同时发挥着色与乳浊的作用,蓝色釉为砷酸铅乳浊,胭脂红色为金红发色,棕色勾线呈色物质为赤铁矿。画珐琅釉料大部分经过预熔处理,绘制时按照白色底釉、棕色线条、其他色釉的顺序施加,最后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13.
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青花"瓷,是指用氧化钴颜料在瓷胎上绘画后,上透明釉,再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器呈色鲜艳稳定,明净素雅,在我国元代以来瓷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解放以来,首都博物馆入藏了大量北京地区出土和传世的明清青花瓷器。现选择数  相似文献   

14.
李晔 《收藏家》2022,(7):49-56
五彩是中国古代瓷器彩绘装饰技法,同时也指彩绘瓷器品种。“五”为虚数,实指色彩丰富。按照工艺特征分类,有纯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色地五彩三类。纯釉上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以红、黄、绿、褐、紫、黑、蓝等彩进行绘画,勾线平涂,入窑以800℃到900℃焙烧而成;青花五彩,先以青料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进行釉上彩绘.  相似文献   

15.
鹤壁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生产规模较大的民间窑场。据考古调查得知,在市区之北的河至南部的淇河之间,分布古代窑址30余处①,其中以鹤壁集窑最具代表性。该窑自60年代以来曾多次进行考古发掘,表明创烧于唐,终于元。窑址出土标本之多,品种之丰富,在河南地区是少见的。它生产的品种除白釉、黑釉、黄釉、青釉、茶叶末釉等单色釉之外,其余几乎均以白釉为地,有白釉刻花、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印花、白釉红绿彩及白地黑花等。在众多品类中,白地黑花瓷又最富有特色。它自唐代创烧后,历代沿烧不绝,是烧制时间最早、最长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霍华 《收藏家》2010,(12):43-50
青花瓷是以钻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有釉下青花、釉上青花和贴纸青花三种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正>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初的景德镇御窑厂,以黄寓皇,仅供宫廷御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黄釉瓷器11万多件,以帝后生活日用器皿为主,各式大小不一的黄釉碗、黄釉盘数量众多,余多为碟、杯、匙、瓶、壶等;亦有祭祀用的黄釉瓷器及陈设观赏用的黄釉瓷器等,由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为皇家所垄断。以黄寓皇的黄釉瓷器黄釉瓷器是颜色釉瓷器诸多品种之一。"黄""皇"同音,金黄是至尊之色,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以黄色为贵。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  相似文献   

18.
高阿申 《收藏家》2009,(4):71-76
五.青花发黑的原因 青花瓷是指“应用钴作原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钻蓝的优点是“着色力强,色泽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小,制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因此,想让“制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的釉下青花料,在窑内人为地逆转,变“蓝色花纹”为“暗黑色”花纹,通常情况下,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一带的长沙窑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并结合海内外各地出土(水)长沙窑陶瓷器得知,晚唐时期长沙窑烧造规模非常大,产量也很多,这从1998年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上一次性出水56000余件长沙窑陶瓷器可见端倪。长沙窑造型包罗万象,常见的有壶、罐、碗、枕、杯等数十种;釉彩多种多样,光单色釉就有青釉、绿釉、红釉、黑釉、白釉、褐釉、窑变釉和茶叶末釉等;  相似文献   

20.
杨文山  支广正 《文物春秋》2011,(1):32-38,50
本文根据1980至1994年三个研究单位有关邢窑的青瓷测试资料,对邢窑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与烧成后的胎色釉色进行了分析,认为邢窑青瓷的胎质及其呈色可以分为深灰、浅灰两类,釉质及其呈色可以分为青黄、青绿、青灰、青褐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