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凤  王雨  葛岳静 《人文地理》2018,33(5):123-132
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在国际环境政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关键影响要素之一。批判地缘政治关注主权国家之外的非政府行为体,同时对权力概念提出了新的理解。借助其思想,本文指出国际环境政治中INGO的作用,并通过尺度-权力框架分析其行动和角色。发现:①INGO在环境等国际公共事务上作用不断凸显;②INGO在多个尺度上通过不同的权力影响环境政治;③INGO与政府存在依赖、合作和对抗等不同的互动关系。因此,应处理好与INGO的关系,借助其独特的权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0,(7)
正中国人自古爱玉,新石器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玉器开始出现,发展到商代,玉器较之前有了空前的进步,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商代作为玉器的大发展时期,与其政治、经济、思想、物质基础都有密切的关系。政治上,分封制巩固了商政权,王公贵族以玉器作为自己财富的象征及权力的标记,商代琢玉也逐渐成为国家权力垄断的制造业。经济上,农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交流的频繁,手工业水平得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家权力的视角对韩非和马基雅维里相关政治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积极评价了韩非和马基雅维里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构建强大国家权力系统的敏锐时代意识,另一方面对两人在如何构建强大国家权力系统问题上存在的诸多思想文化意义上的本质区别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上,一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常常与其艺术传播中心的地位是重合的,如罗马帝国时代。但在巴洛克时代,作为教廷所在地的罗马城虽是巴洛克艺术的传播中心,但其政治地位却被边缘化了,甚至几乎成为权力的真空地带,而只剩下精神上的象征符号。对于巴洛克有这样一个说法,"巴洛克是悲剧式的,在艺术或者文学领域有一个很长的‘黑名单’,而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黑色事件更多,但巴洛克也是喜庆和辉煌的"。洛佩(Lope)和龚格拉(G ngora)都持这种观点,不过,尽管不是很强烈,但两人的思想中都不乏迷茫。正如卡尔德隆(Calder n)的作品所展示的那样,喜庆特色并不能消除巴洛克  相似文献   

5.
张金凤 《攀登》2000,19(9):31-3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当前,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非权力影响力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品格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的首要因素。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通过非权力影响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各种风险和考验也前所未有。防范政治风险是我们党在风险防范方面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习近平防范政治风险思想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习近平防范政治风险思想,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安全。本文从风险管理学科的视角,分析了习近平有关"防范政治风险"的重要论述,阐述了习近平防范政治风险思想的形成背景、核心要义、主要特征、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治初年,常熟形成以世家大族为特征的地方权力格局。戊戌政变期间,这些世家大族卷入朝廷权力斗争,翁同龢等人与慈禧太后的亲信刚毅成为政敌。戊戌政变后,刚毅清理田赋,对常熟士绅进行政治打击。当地青年士绅不满地方权力结构,他们组织中西学社,争夺由世家大族控制的地方经费。他们也不满刚毅的政治打击,沈鹏在《国闻报》刊布弹劾刚毅等人之奏稿,引起朝野震动。徐兆玮提出"士气"论,认为士绅应当承担田赋征纳的责任,参与地方事务,进而伸张民权。这种思想受到江南经世思想传统及西方民权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当时常熟青年士绅的普遍观念。清末新政之后,认同"士气"论的常熟青年士绅逐渐主导地方政治,开启了新的地方权力格局。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当前 ,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非权力影响力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品格因素是非权力影响力的首要因素。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 ,通过非权力影响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权力制约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西方权力制约的思想在人类政治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防止权力的膨胀和滥用。  相似文献   

10.
王淑姬 《黑龙江史志》2013,(11):276+286
"国家形象"是国家雄厚的无形资产,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国"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丰富发展。本文以近现代"大国"内涵嬗变的研究为基础,探讨了服务于我国"大国形象"塑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大国形象"塑造提供合适的教育并发挥更大实效。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思想。权力过分集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表现得尤为突出,致使我国政治生活中长期抹上了不应有的人治色彩。权力过分集中是由各种复杂的历史因素造成的,沿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已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权力不宜过分集中”这一论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造的理论内容,其核心思想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法执政,建立社会主义法治体制。一、权力过分…  相似文献   

12.
在反对法国革命的过程中,伯克对卢梭的人格和政治哲学进行了严厉批评。他们的思想冲突根源于他们不同的个人命运、不同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特别是源自根本不同的社会历史观,从而导改革命和保守政治思想的歧异。卢梭崇尚自然状态,批判文明社会,否定现存的社会政治秩序,根据其社会契约论作出了乌托邦式的政治设计,在法国革命中引发了严重后果。伯克以维护英国光荣革命传统为使命,坚持有机的社会历史现,强调社会演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张一种权力平衡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权力滥用。伯克和卢梭的思想冲突反映出深广的思想和时代内涵。他们对民主这类重大政治问题的阐发和批评在今天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3.
郝教谊 《沧桑》2013,(2):161-163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的30年。总结30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经验,把握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尤为鲜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创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复兴与初步重建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全面加强与迅速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四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古代有两个政治术语,一个叫"内重外轻",一个叫"外重内轻"。当中央权力强大而地方权力比较弱的时候,叫内重外轻;在中央权力弱、地方势力强大的时候,叫外重内轻。决定中央和地方力量对比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央下面一级政区的面积多大比较合适。面积大,地方官的控制能力就大。好处是当地方上有起义及外敌入侵等突发事件时,中央可以大面积组织资源进行抵抗;坏处是中央不好控制地方,容易出现分裂,东汉和唐代就是这样。面积太小,权力小了,皇帝倒是好控制了,但是地方上权力太分散,一旦有大规模的起义或者外敌入侵,地方上就无法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抵抗。宋朝和明朝便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宋奕 《东南文化》2012,(4):15-20
后现代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创造性地将空间、知识与权力进行连接,创造了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的结合。"文化遗产"素有"空间政治"面向,具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将其概念和实践与福柯的空间理论相关联,能为解读和反思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实践过程中隐含的权力关系以及由此生发的诸如遗产地概念及对遗产本身的认定所呈现的空间化趋势,文化遗产的空间化对地理和政治疆域整合的作用,文化遗产相关产业给地方带来的发展机遇,生态博物馆等文化遗产的空间化实践中的异托邦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能否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带入一个整体、活态保护的新阶段等问题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人处在他的世界中的方式,从这个基础出发,伽达默尔强调"先见"作为理解的起点、理解的历史性、理解的间距以及生活世界的回归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几乎在思想政治教育每一个环节上都可以受到哲学解释学的"理解"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孙岩 《沧桑》2012,(6):106-108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党和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一路走来,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高校)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其教育力,如何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福柯提出的生命政治内涵得到不断发展,近年来对人文地理特别是政治地理的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生命政治为政治地理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探讨地理实践中以生命为对象的权力的运行机制,能够更好的解释在地理实践中权力与人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概述了生命政治一词的来源及涵义,并梳理出由真理的权力、治理技术与主体化构成的权力运行框架;进而从生命与权力的不同关系出发,归纳出生命政治的三个分析视角:对生命的照料、对人口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对赤裸生命的排除;并基于此提出了生命政治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三个应用主题,分别是人口安全与可计算空间、人口规训与生产空间以及人口排斥与例外空间;最后,从全球和跨国、全国和次国家三个尺度,分别提出生命政治理论在我国政治地理领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9.
蒋宏 《文史月刊》2012,(Z3):50-51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一书将加尔文描绘成君临日内瓦的独裁者,借助其掌握的政治权力,才取得了比路德更为深刻彻底的宗教改革。大多数人对此深信不疑。而笔者虽不认为此说完全错误,但通过对其在日内瓦一系列宗教改革行动的考察,却发现加尔文并非主张政教合一的,而是有着政教分离思想在内的。在日内瓦教会改革过程中,加尔文在圣餐、开除教籍等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其实正是"政教分离"思想的先声。本文主要对其这一思想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邵长鹏 《丝绸之路》2011,(16):124-125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颠覆生产范式的意识形态控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应对,提出自己的文化策略。本文分析了文化资本权力的自发扩张与主体间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自觉建构,消费主义的欺骗性、虚假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产范式揭露,组织社会学意义上的"麦当劳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镜像与影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