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柱 《收藏家》2007,(7):75-81
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了梁庄王墓。该墓是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及其继妃魏氏的合葬墓,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区东南约16.5公里处的一座名叫"龙山坡"的小山上。墓内随葬品极为丰富,计有金、银、玉、瓷、陶、铜、铁、铅锡等器物达1400件(套),若计入成套器的配件数,则共计5340件,其中金、银器便有1070余件。金器保存完好,光亮如新。器物的打胎工艺,除少数是浇铸或锉磨成器外,大部分为锤制作,  相似文献   

2.
梁柱 《收藏家》2007,(8):69-74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金首饰、臂饰和服饰共78件,按它们的出土位置分析,其中属于梁庄王的有11件,出自梁庄王的棺床和前室;属于梁庄王妃的有67件,出自王妃的棺与箱匣内。其质地有金、金镶宝石、金镶宝玉等,同质地的饰件往往成双成对。一、金首饰包括头饰、耳饰和颈饰共36件,分为金簪25、金耳环2、金耳勺2、坠饰7件。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07,(9)
明代梁庄王墓随葬的瓷器共8件(套),除3件出自墓葬的前室外,余皆出自其后室。根据它们的出土位置和纹饰,其中7件(套)属于王的随葬品,仅1件(套)属于王妃的随葬品。该墓随葬的瓷器虽然数量不多,却颇具特色。依据它们的出土位置,可将其分为日用品和祭奠品两类。从釉色和纹饰分析,既可确定其中有官窑产品,也发现有  相似文献   

4.
朱红  李玲 《江汉考古》2003,(4):94-94
明梁庄王墓位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墓主是明梁庄王朱瞻垍及其王妃魏氏。2001年4~5月,考古工作者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的数量及精美程度是明亲王墓中未见的,金壶(见封面)和花丝金镶宝腰带(见封底)即为  相似文献   

5.
梁柱 《江汉考古》2002,(1):88-88
梁庄王墓位于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跨人五三农场罗汉寺分场北山队地界,是市级重点物保护单位,曾屡遭不法分子盗掘未遂。为了保护物,防止再次被盗,经国家物局批准,由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荆门市和钟祥市的物考古工作参加,于2001年4-5月初对该墓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6.
1997年2月18日至5月18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为配合西安财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基本建设,在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事处瓦胡同村东清理古墓56座。其中,明代墓葬7座,分别为M2、M3、M21、M25、M28、M29、M49。除M2、M3之外,其余均为秦藩邰阳王家族成员墓葬,它们座北朝南,东西向排列。现将这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芳 《收藏家》2005,(10):3-9
由广东省文化厅与湖北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承办的“郑和时代的瑰宝——明梁庄王墓文物展”于2005年9月28日-2006年1月15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这批名贵文物在国内外是首次公开展示。明梁庄王墓位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二组龙山坡上,西北距钟祥市区约25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32.5公里,是荆门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工作者于2001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金银、玉石、陶瓷等珍贵文物5300件,是全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出土文物最多、最精美的一次空前大发现。其中金  相似文献   

8.
张琴  刘仕毅 《收藏家》2012,(7):6-12
上世纪50至70年代,成都地区发掘了一批明代墓葬,主要包括城东净居寺、胜利公社、前进机器厂.城南红牌楼、衣冠庙;城西三座坟;城北白马寺、五块石等地区发掘的明代墓葬。从墓葬中出土的墓志或者买地券来看,墓主大多是明蜀王府太监,有些墓葬还有准确纪年。  相似文献   

9.
1985年浙江安吉县抢救性清理一处明墓,出土了近20件器物,大部分是瓷器,包括青花瓷、青白瓷和青瓷,还有一些韩瓶和洪武铜币。其时代当为明代早期至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嘉兴博物馆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李家坟抢救性清理了一处明代墓葬,获得了一批精美的文物,尤以丝织品最具特色,为研究江南地区明代的墓葬形式、丝织、社会生活和家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统,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它是在继承越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创期的产品与越窑没有多大区别,至北宋时期已脱颖而出,南宋是其鼎盛期,元代龙泉青瓷的产地、产量继续扩大,尤其在烧造大件器物的技术上有所突破,明中期后渐趋衰落,清康熙以后龙泉窑停烧。龙泉窑是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江西地区明代纪年墓中出土了一批龙泉釉青瓷,并且大多集中在藩王、高官及其家族墓中,这批青瓷究竟是浙江龙泉窑烧造的还是江西地区仿烧的,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对这批青瓷集中地作一详细介绍,并试着对窑…  相似文献   

12.
明代秦简王墓仪仗俑是1989年被盗掘后追缴所得,但规模仍较完整,其底座对所持仪仗用具记载的墨书是同类文物中所仅有。经由墨书得知,虽有轻微的错漏或逾制,其总体基本符合明代对于亲王仪仗制度的规定,由此推断明代的亲王仪仗制度在明中期施行效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黄维 《中国钱币》2018,(6):27-34
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了大量的明代金银器饰、钱币,有的器物上錾刻“银作局”字样[1],表明是明代皇家手工业机构制作。银作局是明代八局之一,系宫廷手工业部门。《大明会典》中有所提及,但不详细。《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八局。旧制每局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  相似文献   

14.
陆锡兴 《南方文物》2012,(4):96-100,95
陆锡兴《明梁庄王墓帽顶之研究——兼论元明时代大帽和帽顶》,是对明代大帽的帽顶作出的专门研究。大帽由帽身和帽顶两个部分构成,是当时的帝王服饰。明代帝王模仿元代贵族生活,大帽曳撒作闲适之服,终明之世,直至清初吴三桂依然保持这个传统。以前大帽和帽顶在考古中很少发现,人们知之甚少。至今大帽仅发现一例,明初山东鲁荒王墓曾出土多件,发掘者显然不知道它的来头,没有正确称名。湖北梁壮王墓出土的金银珍宝器物数量仅次于万历帝定陵,为明代帝王陵墓的又一重大发现。梁庄王墓出土了六件金镶宝石和白玉的帽顶,造型、材料一一展示在我们面前,制作工艺之精湛,造型之美,品类之全,蔚为大观。这次帽顶的发现,弥补了缺憾,给我们一个认识研究的机会。明代的大帽、帽顶向上继承元代制度,向下发展为清代主流的冠帽系列,它是一个过渡环节,梁壮王墓帽顶研究的意义,在于贯通元、明、清三代的大帽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