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环境优美、安宁恬淡的世外桃源,不知令人产生了多少遐想:那灵魂的栖息地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苦水堡记     
叶梓 《丝绸之路》2012,(23):61-62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写了一处人人心向往之的仙境,那里人畜杂居,自然朴素.然而,对于今人而言,这是一处语焉不详的地方,只知其美而不知其地.与之相反,《西游记》里有一处地方既可与之媲美,又能有据可查,那就是苦水川.《西游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相似文献   

3.
《宅地农场法》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土地法令,它深深植根于美国悠久的免费分配土地的历史传统之中。“宅地农场议案”在国会的辩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激烈和最感情化的一次漫长辩论。它同美国南、北、西三大地理区域关系、奴隶制与反奴隶制的斗争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一议案的通过,标志着西部和北部争取民主自由、反对奴隶制斗争的胜利,使美国的土地制度进一步民主化。  相似文献   

4.
朱辉  穆林 《旅游》2008,(4):12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一个美丽富饶、自由安逸的理想社会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向往。这种向往诱发了众多索隐派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欲望,于是诗人空想出来的这个世外桃源便在地图上有了落脚之处。  相似文献   

5.
杜苗苗 《丝绸之路》2011,(22):94-95
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开创了英国荒岛文学的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创了中国文人的"桃源"情结。作为两位作家理想空间载体的荒岛和桃源,两者处于异质文学中,且处于不同的时代。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创作原型、所描绘的理想空间等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理想空间的建构之异同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而闻名。桃源地处要冲,沅水在桃源县域内自西南向东北蜿蜒贯穿全境,逆沅水向西可深入武陵山区腹地直至云贵,顺沅水入洞庭经长江向东可达江浙,历史上素有"滇黔孔道"之称。  相似文献   

7.
张旭 《丝绸之路》2009,(16):82-83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在《桃花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当他归耕田园以后,和劳动人民接触频繁,因而在他的思想中很自然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观点和要求。在仕途挫折、家境衰败的背景下,他无奈地投身大自然找寻慰藉,寄托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余雄辉 《神州》2012,(27):11-12
《桃花源记》中构画的美好的生活图景,以及其美好而超脱的人生意境,成为后世人所尤其是文人雅士追求的方向。但是站在特定历史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桃花源记》短短的数百字犹如洞穿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的线路犹如世外桃源的"与世隔绝-发现-交流-与世隔绝"一样。不过,中国这个"世外桃源"在最后没能再一次与世隔绝,成为一个神秘而美好的世界,反而沦为被侵略践踏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9.
心曲 《南京史志》2009,(10):28-28
花之王者,是为牡丹;花之君子,是为莲;花之隐者,是为菊。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将这三种花性表达得淋漓尽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环境的视角对《诗经·豳风·七月》和《夏小正》的文本对比表明,《七月》一诗所采用的历法和《夏小正》相同,为以十二月纪年的夏历。《七月》诗中"桑月"指的是先周时期豳地的农历四月初;"条桑"并非指对桑树进行修剪,而是指桑树成长后生长出来的超过树冠主体的细长枝条;"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全句指的是四月初修整桑树的农事活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圖書館發現的陳三立《文録》抄本,與范當世致陳三立書函所論不大可能是同一文稿,范當世書函所論即吴汝綸評點本。陳三立早期文稿《七竹居雜記》殘本仍存於天壤之間。  相似文献   

12.
邓星 《神州》2021,(3):5-7
国内的工匠精神研究从2016年开始进入井喷期,这与《中国制造2025》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本文拟结合时代背景,通过《考工记》和《墨子》等文献材料,提炼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精髓,并结合当今国内外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讲述工匠精神在国内制造业领域实现古为今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民国《重修诸葛忠武侯祠记》碑 ,除记叙当时维修武侯祠的有关情况外 ,更揭示了诸葛亮《诫子书》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王旭 《世界历史》2003,26(4):94-99
长达39万字的《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我几乎是一气读完的。我与作师出同门,并同样在美国城市史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看到如此有份量的新面世,自然欣喜不已。  相似文献   

16.
翟艳芳 《世界历史》2005,2(4):140-141
与想像中的乡村田园牧歌相对照,大部分美国人对自己生活其中的城市普遍怀着既爱且恨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城市是自由、机会、成功、文明和活力等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城市又感染了现代的社会痼疾:污染、犯罪、失业、贫困、种族隔离、无数的流浪汉,但历史不因人们的好恶而改变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于丹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开讲7集《论语》、10集《庄子》,一举成名天下知。“学术明星”、“学术超女”、“女易中天”等众多普通女学者难以企及的桂冠一齐加冕。2007年国庆长假,央视3套《文化访谈录》推出《于丹·游园惊梦》。于丹从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风雅等7个方面阐述了昆曲之美。这档节目在黄金周期间播出,收视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8.
《世界》2011,(4):144-147
地球的脉搏,源自永恒的绿色生命。《世界》率先主张,携手众星,共同迎接一个空前绝后的新公益旅行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20.
首轮修志是白手起家,没有修志经验,是在摸索、探讨,边修志,边总结,边提高的基础上进行的,故内容简单,特别是地州县(市)编纂的志书特点不突出、内容简单、差错较多,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志书的质量。从第二轮修志的情况来看,首轮修志在纲目的设计,资料的准备,人员的配备,工作经验,办公条件,机构设置,修志人员的培训,资金的使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领导对修志工作的认识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准备工作也比较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