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励志的兴国宏愿平遥中学有十分辉煌的校史。它的前身可追溯到明朝初年的卿士书院,院址在上东门内尹公(即尹吉甫,周朝宰相)祠,到明末,毁于战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卿士书院的基础上,又创办了西河书院,位于南大街子夏祠。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又在西河书院的基础上,在文庙明伦堂与尊经阁之间创建古陶书院,于是书院有其地,然束脩、膏火无所出。道光十九年(1839年),  相似文献   

2.
晚清名臣徐继畬,曾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他既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同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一卷《瀛寰志略》,石破天惊,被赞誉为"百世言地球之指南"。他渊博的学识与山西平遥经济的繁荣相撞,如同伯乐遇上千里马,超山书院山长舍他其谁矣?在超山书院,徐继畬招生唯贤,有教无类,治院严谨、督课认真、教育有方。他在超山书院的深刻思考和实践中国教育之道,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神州》2012,(10):24-27
票号是现代银行的前身。"票号"之名取意于经营汇票,因晋商创办经营,所以也叫"山西票号"。开办最早的票号则是日升昌票号。日升昌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总号设于山西平遥西大街,财东是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经理为细窑村雷履泰。其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在乾嘉年间已资财雄厚。清嘉庆末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  相似文献   

4.
清光绪三十一年前的一百多年间,碾伯(今乐都)县府所在地的一所学校里,书声琅琅,书香四溢。这所学校就是清代远近闻名的河湟地区"四大书院"之一的碾伯书院,因其背靠凤凰山,故亦称凤山书院。凤山书院由原碾伯知县何泽著创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据清道光年间碾伯知县冯燨  相似文献   

5.
黄彭年(1824-1890),字子寿,贵州贵阳人。士宦家庭出身,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一年(1861),受聘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同治初年(1862),受四川总督骆秉章之聘人幕,参选军政。未久,受陕西巡抚刘蓉聘,入西安主讲关中书院。十年(1871),直隶总督在保定设局纂修《畿辅通志》,聘黄彭年为主修。  相似文献   

6.
黄彭年(1824-1890),字子寿,贵州贵阳人。士宦家庭出身,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一年(186),受聘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同治初年,受四川总督骆秉章之聘入幕,参选军政。未久,受陕西巡抚刘蓉聘,入西安主讲关中书院。十年( 1871),直隶总督在保定设局纂修《畿辅通志》,聘黄彭年为主修。光绪四年(1878),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聘黄彭年兼任莲池书院主持。八年(1882),黄彭年被荐湖北襄郧荆道道员,施升湖北按察使。未久调陕西,升署布政使。十一年( 1890)调湖…  相似文献   

7.
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市楼作为平遥古城的地标性建筑,是研究平遥古城城市布局、风水取向及明清地方楼阁结构功能的重要实例。对平遥市楼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有利于提升学术界对明清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的认识度,更有利于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平遥市楼历史价值与文化特色的探讨与研究,旨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晋商文化的魅力,提高对平遥古城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莲池书院法帖》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直隶总督那彦成将其家藏唐以来名贤墨迹和旧拓命人摹刻上石的,因刻石原嵌于莲池书院南楼壁间,故名《莲池书院法帖》,目的是让人们观摩学习。莲池书院建筑被英、法、德、意四国联军毁圯之后,刻石移入高芬轩两  相似文献   

9.
宋巧燕 《文史春秋》2011,(12):50-53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殿试时的诗题是“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所作首句是“花落春仍在”,咏落花却无伤感衰败之气,得到主考官曾国藩(1811-1872)的赏识,置为第一。咸丰二年(1852年)俞樾官翰林院编修,咸丰五年(1855年)简放河南学政。  相似文献   

10.
百年桃李盈天下马相伯(1840———1939),原名志德,又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1840年3月17日(清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生于江苏丹徒。马相伯出生之日,正值英帝国主义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之时...  相似文献   

11.
<正>平遥中学是我的母校,1954至1957年,我在这里度过了愉快而难忘的初中学习阶段。我上平遥中学时,平遥中学是当时平遥县唯一的一所省立完全中学,设在平遥文庙院内,也是全县仅有的一所普通中学。细说起来,我家好几代人都和平遥中学这个地方有缘。平遥是明清晋商主要发祥地,一向注重对后代培养教育的公益事业,全县商家自发成立“大成社”“宾兴社”,捐设“助学基金”,以培养经商人才为宗旨。  相似文献   

12.
张世伟 《世界》2007,(1):56-57
以“弘扬晋商文化,展示山西民族特色”为主题的200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经过五年的历练后逐渐走向成熟,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也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世界文化品牌,同时也是平遥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此次国际摄影节吸引了上万名摄影界专家和国内外游客,汇聚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13.
<正> 1.晋商文化二日游D1:早接团,赴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登古城墙、游中国银行鼻祖——日升昌票号、明清一条街等,游央视热播节目《乔家大院》拍摄地——乔家大院住平遥或介休。  相似文献   

14.
张晔 《文史月刊》2022,(11):48-55
<正>晋商自清道光时期创设票号,至民国时期消失,历经百年。晋商票号曾一度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承担了民间金融汇兑和国家财政汇兑的功能。作为一个从民间兴起的商业组织,能占据金融行业的半壁江山,与晋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密不可分。晋商票号通过多年的营商经验预见性地创造出金融机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为晋商票号的发展、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和管理人才。晋商博物院收藏的两份“新泰厚”人俸折提供了“新泰厚”票号人员的详细信息,是研究晋商著名票号“新泰厚”管理理念的重要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票号是晚清道光初民间自发创办的金融机构。它起源于异地汇兑,为不同地区间资金调拨服务。山西票号分支机构遍及全国,经济实力也很强。按票号所在晋中地域来划分主要有平遥帮、太谷帮与祁县帮。早期的山西票号主要活动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因汇兑部分“京协饷”‘骊得以在财力和地域上的大拓展。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山西票号的日异昌、蔚泰厚和日新中三家。已在各地设立了众多分号,江苏苏州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平遥漆器业拥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在山西艺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在中国漆器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文章主要通过梳理清代至民国时期平遥漆器业的发展脉络与传统工艺技法的变迁,认为政府的重视、晋商实力的壮大、当地民风民俗的转变以及多神信仰的盛行,共同促进了平遥漆器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光绪辛丑年(1901年)初春,举人张瑞玑接受了平阳书院山长的聘书。这一年瑞玑三十初度。平阳书院在平阳府城东关,它的前身是临汾县属的正谊书院,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临汾知县宫懋言始建,雍正年间修葺过一回。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年),新任平阳知府徐浩大加扩建,改为府属平阳书院。临汾旧称平河县,平阳书院俗称平河书院。  相似文献   

18.
《世界》2012,(7):135-135
是“重商立业、艰苦奋斗、诚信义利”的晋商文化,吸引了《优品》杂志把“2012优品文化中国行”的首站选在平遥。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平遥古城内第八街仓巷49号(旧号2号)的赵氏家族,可谓名声远扬。《平遥古城报》于2001年11月28日和12月5日连续刊载的《老宅和老宅里的老百姓》一文对赵氏老宅作了介绍。2002年1月19日《道生明药铺》一文又见诸报端。两文的宗旨是:通过推崇赵大第的创业精神,及其老宅内那饱人眼福的木雕艺术等构成的建筑风格,宣传平遥古城名胜,开发旅游资源,指导旅游工作;并弘扬晋商以诚信为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书院研究成果颇丰。出版普及性著作6部:朱汉民著《中国书院文化简史》(中华书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中国书院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影响;2011年将迎来东林书院创建900周年,文银花编著的《东林书院》(吉林文史出版社)介绍了东林书院的创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