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城北35公里的晋蒙交界处。据清人《朔平府志》载:杀虎口“直雁门之北,乱嶂重叠,崎路险恶,数水交汇,绾毂南北,自古倚为重塞。”“其地内拱神京,外控大漠,实三晋之要冲,北门之扃钥也。”明代为了防止鞑靼、瓦剌南侵,修筑了万里长城。为了加强长城防守,于嘉靖三十  相似文献   

2.
张兵 《文史月刊》2022,(12):66-67
<正>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志文献记载,明代的大同,楼阁林立,建筑华丽,东有和阳街的太平楼;南有永泰街的鼓楼;西有清远街的钟楼;北有武定街的魁星楼。可惜这些楼阁大部分毁于历代兵火和自然灾害,只有鼓楼幸存下来。大同鼓楼,又名“更鼓楼”,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永泰街,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修缮,  相似文献   

3.
大同境内群山环绕,形成许多天然关隘,历史上被誉为“北方锁钥”。从明代开始成为九边之首,其军事重镇的角色,一直延续到近代。伴随着军事重镇地位的形成,从明代开始大同兴起了以军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这一时期“商旅幅辏,货物涌贵”[1],“民物繁辏,号西北都会”[2],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由于晋商兴起,大同成为晋商通向蒙古、俄罗斯经商的最后一个补给站。贸易的逐渐兴盛,大同城逐渐改变了以军事人员为主的人口结构,到了清代逐渐由边疆城市向内地过渡,民国时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内陆城市的特色。大同由封建边疆重镇向内陆城市转变,其城市救…  相似文献   

4.
马晓堃 《文物世界》2011,(1):54-57,66
大同古城位于大同盆地北部边缘、御河西岸,历史悠久,北魏建都将近百年,辽、金两朝作为西京陪都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大同城是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大同古城的历史遗存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5.
<正>大同鼓楼系何人所建?始建于何时?《山西通志》中没有记载。现在可以见到的《大同府志》和《大同县志》也仅记鼓楼为明代所建,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在《四库全书》中发现了明代李贤所撰的《大同鼓楼记》。通过对该文的研究,似可确定大同鼓楼的建造者和始建年代。  相似文献   

6.
夹纻胎造像的制作方法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在我国历史悠久。目前,由于文化断层以及现代工业材料的不断创新等因素的影响,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已越来越少。夹纻胎造像的保护修复,一直是文物保护修复的重点。藏于右玉县博物馆的两尊明代夹纻胎造像,由于库房常年湿度大、霉菌严重,造成两尊造像本体出现严重的病害状况。本文着重介绍了右玉县博物馆藏两尊明代夹纻胎造像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修复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02,(4):1-1
今年的雨水多。雨水多点本来是件好事,可老天爷一不小心漏得过了头,那就成了灾。看来,什么事都有个“度”,文物的利用何尝不是如此?合理了、适度了,它就和你两相平安。反之,它拗不过你,也就抱憾而终了。没有了它,我们还有什么辙?古城大同御河岸畔发掘出一座明代甘固总兵夫妇合葬墓,其出土的金器、玉器、瓷器和墓志,将对《明史》和大同明代地方史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还说大同,这里的华严寺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塑像、壁画、碑刻、经幢及众多的历代文物典藏,被誉之为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千古名寺;而云冈石窟“太和七年造像题记…  相似文献   

8.
山西右玉宝宁寺水陆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玉县在晋北大同西240里,形势险要,为我国古代北方军事重镇。城内鼓楼东大街有宝宁寺(俗名大寺),为右玉的一大禅林。这个寺里相传有一堂水陆画,多年的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浴佛日)至初十日悬挂三天,做水陆道场。道场完毕之后,就把画严密的收藏起来。抗日战起,邑人社首们有计划的把这批画运到当时的绥远。解放后,又安全地搬运回来,保存于大同云冈古迹保养所。1955年省文物管理工作委员会又自大同征调到省。几年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会内外同志们的观察鉴定,都一致认为是一批非常珍贵的美术作品。因此特为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古代图籍中,有一部明代绢本设色舆图“九边图”(以下简称“边图”)。该图由十二屏幅组成,每幅纵高208厘米、宽47.3厘米,通幅横阔近6米。图中以“九边”序列,自东而西分绘:“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关、榆林(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九处边镇。其中辽东镇两幅,蓟州、宣府二镇合三幅,山西、大同、榆林三镇合近四幅,固原、宁  相似文献   

10.
山西之最     
《沧桑》1993,(3)
商屯是屯田的一种,也叫做“盐屯”,是盐商为方便于向边境驻军提供粮食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商屯在我国历史上仅在明代实行过。洪武三年(1370),明朝政府为解决驻边军队粮饷不足而最早开始实行,弘治五年(1492),明朝政府采取户部尚书叶淇的建议,规定以银代粮,从实质上废除了赴边输粮的规定,商屯就逐渐废止了。商屯最早在山西省大同开始实行。政府规定,商人运粮一石交大同仓,或运粮一石三斗交太原仓,给淮盐一小引(200市斤)。这种办法后来逐渐推广到其它边塞地区。商屯的结果,使明代初年边塞地区的粮饷比较充实,军队的战斗力有所加强。同时,对边塞地区开垦荒地,  相似文献   

11.
明代边防与边垦李三谋明朝统治者将国防重点放在北部边疆,曾在“九边”(甘州、固原、宁夏、延绥、大同、宣府、蓟州、辽东、山西三关各镇)及其附近大搞农垦,即分别用军屯、民屯、商屯等加强边防建设,从而支援了塞外的军事活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田赋征...  相似文献   

12.
宝宁寺是山西省右玉县的一座大寺,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寺内遗留下一批珍贵的明代水陆画,计139幅,其中道释人物画108幅,世俗人物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远洋航行的历史悠久,至明代以郑和下西洋为极盛时期。以朝廷主办的沿海“海运始于元”,“终元不废”;明代少有举行,终以“海运险远”而将其罢除。两相比较,何以彼盛此衰,本文试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连文 《沧桑》2012,(2):33-34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林立,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大同地区以其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成为扼守和护卫京师的北大门。大同作为明王朝"九边重镇"之一,如何形成为军事堡垒严明条理、军事职能日趋完备的边防重镇,这也成为研究明代以后时段大同地区军事职能逐渐转变、城镇形制变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鸡鸣驿城内的古建筑与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西北方向的鸡鸣山麓,东经115°55',北纬40°25',距怀来县城15公里,是河北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明代驿城。鸡鸣驿城地处洋河北岸,是往来宣、怀两山间盆地的必经之地,向东南可抵北京,向西北至宣化后又分为两路,一路北上至张家口,另一路向西经怀安至大同;向南经涿鹿至蔚县,向北为明长城。1982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又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历史沿革据《光绪畿辅通志》载:“明永乐十六年设站。”另从《嘉靖宣府镇志·宫宇考》所记,…  相似文献   

16.
徐州卫遗址位于徐州市中心彭城广场东侧,西距彭城路100米,北到大同街(图一),为明代徐州卫官署所在地。徐州市博物馆于2004年11月6日至2005年9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文化层深约3米,厚约5米。从上至下依次为明代  相似文献   

17.
位于山西省西北端的右玉县,处于“三北”地区长城沿线潜在沙漠化地带。全县国土面积1967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解放以来,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该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森林覆盖率由0.3%提高到47%,使昔日遍地荒山秃岭的“不  相似文献   

18.
山西大同雁塔建于明代,属于文峰塔,通过对该塔进行全面测绘,对其形制、结构、建造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雁塔的建造年代清晰,选址独特,文化内涵复杂,部分结构和构件表现出辽金时期大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塔内碑刻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大同地区明代建筑的珍贵实例。  相似文献   

19.
王婷 《文史月刊》2023,(4):9-13
<正>安徽怀远,为古名邑,地处淮河要道,又是明中都的畿辅重地,文化底蕴深厚,历代贤才辈出。明代中期的大同巡抚年富,即为安徽怀远人。在年氏宗祠内悬挂的七言通用联中,有一联写道:“刚正朴忠,固超出乎士类;气节才识,尤绝远于名流。”全联所指即为年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曾经先后提出过三种著名的“大同”方案,即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对于前二者,研究者颇不乏人;而对于后者,认真的研究却十分罕见。一般论著每提及孙中山的“大同”思想,多以“空想”二字加之,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