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五代沿唐制,继续设置史馆,征集、整理、保留本朝及前朝史料,撰修本朝实录及前朝史。史馆隶属门下省,通常由门下省长官监修国史,选史馆修撰才学较优者一人判馆事。史馆修撰有专职、兼职之分。修撰之下又有直史馆,辅助修撰。监修国史、史馆修撰与直史馆构成史馆三级史官。史馆修史大多先修本朝实录。本朝实录牵涉前朝,于是继修唐史,至后晋,终于完成《旧唐书》之编纂。五代各朝实录成为《旧五代史》本纪、列传之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清沿前制,每当皇帝死后,即开设“实录馆”,负责纂修这一朝实录,事毕即行撤销。终清一世,共纂成包括《满洲实录》在内的清太祖至清穆宗十朝皇帝的十一部实录,另加逊清时期完成的《清德宗实录》,共计4363卷,合称《清历朝实录》,通称《清实录》。作为清史研究的基本史料,《清实录》白刊布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发表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而且出现一批资料辑录的著作。本文拟就《清实录》问世以来的研究及资料整理情况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3.
明代除了正规的十三朝实录外,还有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的修纂。前者已多为人关注,后者则少有人论及。然而,后者虽不是正式的明代实录,但在明代史学史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明朝非正式实录修纂情况的考述,可以弥补《明实录》研究之缺  相似文献   

4.
《读本朝史有感十首》是现存宋诗中唯一一组“本朝《实录》”的“读后感”,可视为简要的北宋“党争诗史”.其作者应为刘克庄,而非通常认为的项安世;“本朝史”一辞在此专指宋代官修诸朝《实录》,而非泛指一切关于本朝史事之官私史籍、笔记;刘克庄因担任实录院检讨官、国史院编修官之机会,加以自身的写作习惯与政治际遇,遂有此作.  相似文献   

5.
陈晓伟 《历史研究》2022,(6):117-140+219-220
作为《元史·太祖纪》的主要史料来源,《元太祖实录》有关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后征服金、宋的史事记载存在多个文献源头,包括《金实录》所载有关金蒙交往的信息、木华黎等征金名将传记,以及南宋国史中的“鞑靼”史料。此部分与之前的草原创业史相衔接,展现成吉思汗建业的完整历程。《双溪醉隐集》中编纂太祖等朝实录的工作记录,可以证明太祖、太宗、定宗、睿宗、宪宗五朝实录出自耶律铸之手。在编纂国史过程中,耶律铸继承其父耶律楚材的政治思想,突出蒙古统一战争具有“天命”意义,反映了其背后华夏政治文化叙事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史部·传记类·存目四》中著录有当时浙江巡抚采进的《熙朝名臣实录》二十七卷,《提要》云: 明焦竑撰。此书《明史·艺文志》不著录,前有自序,谓:明代诸帝有实录,而 诸臣之事不详,因撰此书,自王候、将相及士、庶人、方外、缁黄、童仆、妾伎无不 备载,人各为传。盖宋人实录之体,凡诸臣之卒必附列本传,以记其始末,而明代实 录则废此例,故竑补之。  相似文献   

7.
白新良同志的《乾隆传》一书,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国内几部清朝皇帝传记面世之后,又一部新作。该书以乾隆帝的生平经历为主线,将清代乾隆年间政治、经济的盛衰、军事征战的成败、文化事业上的功过等内容贯串一体,成为总括一朝史事的清史著述,并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由于作者功力深厚、治学严谨,使本书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取精用宏,清理出大量的历史事实。本书征引的历史资料,首先是雍、乾、嘉三朝《清实录》,其中《清高宗实录》集中地记述了乾隆朝的史事,是本书基本的史料依据。但是实录作为官书,有其片面性和有所讳饰。因此,作者广泛查阅了乾隆帝诗文集、《清三通》、《朝鲜李朝实录》、部分清人文集、方  相似文献   

8.
张良 《历史地理研究》2021,41(4):94-103
《金史·地理志》的编纂并无国史旧文可资参考,元初由王鹗奠定规模,至元末修史终有所成。志文大致以辽、宋旧疆为界,材料来源犁然可分。具体来说,契丹地面以陈大任《辽史·地理志》为底本略加删削,北宋旧境则依据政和重修《九域志》确立规模,又参核宋朝国史略作补苴。其本朝建制沿革则杂抄《大定职方志》《正隆郡志》一类文献而成。  相似文献   

9.
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赐惠颇多的《四库全书总目》亦有纰漏之处,我们发现该书在明代史料鉴别上出现了两处失误:将《姜氏秘史》与《革除编年》、《续藏书》与《熙朝名臣实录》各自看作两本不同的书,并给予迥异的评价。通过考证,《革除编年》即《姜氏秘史》,《熙朝名臣实录》即《续藏书》。《四库全书总目》一书两收两评的失误,让我们体会到当时政治对学术的干预及做学问之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李朝实录》影印本传入中国,引起中国学人的关注,对中国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吴晗从30年代开始,耗时近三十年,全面钩稽、抄录《李朝实录》中有关中国的史料,80年代出版《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是书详录朝鲜与明清交往史实、朝鲜使臣对明清政治观察与臆想等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可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乃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 (一) 清代浙东史学学派的开创者黄梨洲,是当时学术宗匠。他与顾炎武、王夫之齐名,而在史学方面的成就则超过了顾、王二氏。他撰写了多种明季史书,如《宏光实录钞》、《行朝录》、《海外恸哭记》等,记录了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变迁。又撰著了两部不朽的学术史著作,  相似文献   

12.
弄清《宋史·忠义传》的史料来源,是论定其史料价值并据以分析忠义观念变迁的重要前提。《宋史·忠义传》入传人物众多,类型多样,时间跨度大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宋史·忠义传》史料来源是多源的。大致可分三类:其一,北宋与南宋初期忠义传记之史源多为宋《国史》、《实录》等官修史书。其二,《国史》、《实录》等官修史书无传者,特别是宋蒙(元)战争中涌现出的忠义之士,则据宋人文集、笔记、方志,兼采《文丞相督府忠义传》等宋末私人撰著。其三,采自元人撰述的墓铭、碑记、方志等。  相似文献   

13.
宋代修史制度最为严密,其名目有《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实录》、《国史》等。朱弁《曲洧旧闻》卷九记载:“凡史宫记事所因者有四,一曰《时政记》,则宰相朝夕议政,君臣之间奏对之语也;二曰《起居注》,则左右史所记言动也;三曰《日历》,则因《时政记》、《起居注》润色而为之者也;……四曰《臣僚行状》,则其家所上也。”但根据这四种史料修成的,还只是《实录》,而《国史》还要在《实录》的基础上,广采博收,严加考订,确定义例,更修纪志。所以,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五《三史质疑》云:“天子动静则有《起居注》,百司执事则具于《日历》,合而修之日《实录》,有  相似文献   

14.
张昭远是五代时期才、学、识兼备的史家,他参预了多朝实录的编纂,这些实录成为后人撰写五代历史的基本资料;在《旧唐书》的修撰中,张昭远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熙朝雅颂集》是作于清前期的八旗诗歌选集,《雪桥诗话》则是编撰于民国时期八旗文学文献的诗话,二者均是研究清代八旗文学的重要文献.两者间既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又各有其特点:《熙朝雅颂集》是展示八旗文学全盛、显示帝国武功的诗歌选集,体现的是满洲统治者的文化意图和审美风尚; 《雪桥诗话》则集中体现了杨钟羲的文化遗民精神,意在全面保存有清一代的八旗文学文献; 《雪桥诗话》以《熙朝雅颂集》为文献来源之一,又对后者进行相应的考辨与纠谬,尽管这种纠谬仍有失察之处.《雪桥诗话》与《熙朝雅颂集》都是研究清代八旗文学文献的珍贵文献,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6.
北敦14681号《尚书》残卷,王煦华先生考定为唐高宗朝抄本、范宁改字本系统。本则认为其抄写时代当在高宗朝以后、玄宗朝以前;而其版本来源,则应是萧齐妙方兴本,而非东晋范宁改字本。  相似文献   

17.
北敦 14 6 81号《尚书》残卷 ,王煦华先生考定为唐高宗朝抄本、范宁改字本系统。本文则认为其抄写时代当在高宗朝以后、玄宗朝以前 ;而其版本来源 ,则应是萧齐姚方兴本 ,而非东晋范宁改字本。  相似文献   

18.
《宋钦宗实录》的修纂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宋钦宗实录》修纂过程和修纂人员的考实,指明该录修于孝宗乾道二年十二月至四年四月,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其主要修纂者是著名学者洪迈。由于史料缺乏,除由日历所编修《日历》发往国史院外,还通过征集和搜访的形式获取史料,但因去取不精和褒贬不当,所修实录遭致激烈批评。然而,与笔记小说相比,《钦宗实录》的史料仍然相当可靠;而且,由于靖康史料稀缺,《钦宗实录》显得十分珍贵,成为《钦宗正史》、《靖康要录》等后修史籍的重要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9.
清朝自开国伊始,修史活动多有具体的、直接的政治需要。清太宗即位多年之后,才着手纂修清太祖朝实录,其目的不仅是宣扬后金与努尔哈赤的立国创业之功,还借此突出皇太极本人的地位,连实录名称也将其生母写上,从而配合皇太极强化君主集权以及称帝改国号的进程。顺治帝入关后六年,亲政之际才纂修清太宗朝实录,此间有多尔衮令人“篡改”实录的政治斗争,此为日后多尔衮与同党刚林的一项罪状。而顺治二年宣布纂修《明史》亦只是借此渲染明朝已经灭亡,清廷接续正统,并笼络已降附的汉官与绅士而已,实际纂修工作成效甚微。康熙四年再开《…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史学的"实录"一词,始见汉代扬雄《法言·重黎》。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复引此词。自班固之后,"实录"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叙史及议史中广为出现。不过,"实录"一词虽始见于汉代,然而"实录"思想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有其形成的过程。本文拟对此问题作出讨论。一扬雄《法言·重黎》谈及司马迁时有文:"太史迁,曰: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曰:"然自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