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唱:土族人的儿女,唱支我们土族的歌,是我们土族的习俗。来到我家门前时,有一个牵拉若脸的,那是说的什么?有一个问话的,那是说的什么?走进我家的话,来到我家院子的话,有一个挖眼晴的,那是说的什么?来到我家灶房的时候,有一个没有骨头的,那是说的什么?土族的儿女,请回答我的歌,回答不上请回去!从那里往里肴,有应土城也是假的,说的是灶台。从那里往里看的话在建着一座土城,那是说的什么?乙对唱:土族人的儿女,回答咱土族的歌是土族的习俗。在土城里面,有座铁城是假的,说的是铁锅。从那里往里看的话,在建着一座铁城,那是说的什么?来到你家门前,…  相似文献   

2.
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人常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从一个鲜活的生命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来到人间,该怎么吃?该如何睡?该穿些啥?该戴些啥?不用说孩子的母亲了,就连孩子的奶奶、姥姥、姨妈、舅母、婶娘们,都要予以精心的设计,细致的安排。  相似文献   

3.
《文物世界》1999,(3):76-76
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人常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从一个鲜活的生命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来到人间,该怎么吃?该如何睡?该穿些啥?该戴些啥?不用说孩子的母亲了.就连孩子的奶奶、姥姥、姨妈、舅母、婶娘们,都要予以精心的设计,细致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谎言     
第一幕 女孩4岁 女孩(好奇地指着一个哭着的孩子):妈妈,为什么那个小姐姐哭得那么厉害? 母亲:因为那个小姐姐说了谎。她做了错  相似文献   

5.
《华夏地理》2005,(3):34-35
你害怕蜘蛛吗?那么有一只蜘蛛爬入你的视野,你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恐惧感,而且产生的速度非常快.神经学家说,只需要几分之一秒.这幅图片描述了那个恐惧生成的瞬间,从视网膜上的视觉刺激开始,传递过脑的各部位,直到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正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所以对2017年第11期"那年那月"栏目中的《挖泥塘也是个技术活》一文感触尤为深刻。我家有五个兄弟姐妹,我是老幺。小时候,村里挖泥塘时,父亲会带着我们一起去抓泥巴里的泥鳅。说来好笑,我的经历跟文章作者不太一样,但对那些年的感受却是一样的。那样的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单纯!五个兄弟姐妹中,我总是捉不到泥鳅的那个,不仅如此,我还会弄得一身  相似文献   

7.
看过“实话实说”节目的父母一定记得“少年迷恋网吧”话题中的那个男孩:不爱学习,不愿多与妈妈交流,整天泡在网吧里,在网络游戏中体验暂时的乐趣,觉得过瘾而迷惘。这不能不说明孩子精神的空虚。家长不妨扪心自问:你真的尝试着与孩子很好地沟通过吗?你真的会教育你的孩子吗?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有些父母只是简单地说教:你这样做不好,你别这样,你想想妈妈多不容易……诸如此类的话,想想,比较任性的孩子能听得进去吗?说多了他们只会嫌你唠叨,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孔老夫子也早有因材施教之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在  相似文献   

8.
未到顺昌先闻其名,说那里是孙悟空的出生地。听着心里有点那个。又听说孙悟空还有个兄弟,这兄弟既不是猪八戒又不是沙僧,实实的一奶同胞的兄弟。这年代,什么都讲包装,包装用什么不好,偏用一个替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找个家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王佩 《南京史志》2014,(4):10-10
只有到了中年并且有了儿子之后,我才开始检视我从父亲那里所受到的影响。父亲是一个勤奋而坚忍的人,他从一个民办教师半路考学,从教入政,成为乡村的传奇。父亲为抢修生产队里的水泵,在料峭春寒中,跳进漂着冰碴子的水库。他在乡里任职,悄无声息地用一夜时间,帮一对孤寡老人挖了五米的沟渠,完成了村里摊派给他们的工程任务。这一切,都印在我的脑子里,刻在我的心版上,影响着我的处事为人。  相似文献   

10.
文部温泉位于海拔4516米的一个半山坡上,周围雪山林立。从停车处到泉眼,不到100米的距离,我却走了二十分钟,那真是一步三喘。温泉泉眼只有一处,由山体中渗出,碗口粗的泉水“哗哗”地往下淌。当地人在下面挖了两个坑,一大一小,用碎石头简单围起。大的围墙较深,四壁光滑,中间有一个小洞供水溢出,此池可  相似文献   

11.
《文史天地》2014,(11):94-94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被称作"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作"束发"。  相似文献   

12.
在天王府旧址,西花园夕佳楼转角处,有一面五爪团龙壁,系用九块水磨青砖雕刻而成,构图奇巧,造型生动,是当年洪秀全大造天王府时所为。龙是帝王的象征,本应堂堂正正,为何此龙却坐南朝北,龟缩在背阴处呢?其实太平天国对龙的认识,有一个由否而授的过程,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天国的最后。西  相似文献   

13.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称做"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做"束发"。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 《神州》2010,(6):77-78
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五个十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作军队上搬运军火的佚子的。他们为了“国家”应当忘了“妻子”。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着一条水牛和一头黄牛,耕种着几丘水田和一片山坡地。有一天,农夫正在驾着水牛犁田,有一只老虎从森林里出来,走到农夫犁田的地方,它见水牛服服贴贴地让人驾驭使唤,辛辛苦苦地为人出憨力,弄得遍身泥水,觉得太没出息了,就十分鄙视地往水牛的脸上吐唾沫,并对水牛说; “你何苦听这个人的话!你怎么不用脚把他踩死,用角把他戳死呢?”水牛羞愧地回答老虎说;“你不知道,人可厉害了!我若不听他的话,他把我的鼻子  相似文献   

16.
视野     
《南方人物周刊》2014,(11):19-19
英国诺丁汉市一家连锁超市外有台“坑爹”ATM取款机。它离地面仅有38厘米,行人耍取钱必须下蹲或弯腰,十分不方便。这是附近区域惟一一台取款机,意味荇附近的顾客只能下蹲或深深弯腰才能取到饯,如果正好是一个大高个来取钱,那就只能往低了蹲才够得着键盘。有路人拍到一位高个子年轻人蹲在那里取钱,就把照片传到网络上,有网友调侃说,“可怜孩子取个钱别闪了腰。”  相似文献   

17.
游过帽儿山,又来到山脚下看了这里的一座道庙——“太和宫”.据道人讲,这座庙是清同治年间所建,同治十一年(1883)改名为帽儿山十方丛林道院.据报载:修建这座“太和宫”还有一段故事呢!相传,在那个时候,有一个挖参的老人,在帽儿山的南坡上一个石缝里看见了一  相似文献   

18.
我有过一个月的网站从业经历,也算"IT"(挨踢)了一次。那时我住在北京一条"幸福大街"。每天早上6点起来,图的啥?咱又不爱看日出。主要是那个点坐公交到最近的地铁站,一般耗时20来分钟,算是北京公交的"非典型"速度。  相似文献   

19.
天下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我们却经常见到这样的场面,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尤其是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是父母在滔滔不绝地讲,孩子耷拉着脑袋听,就是父母板着脸去质问孩子,要让孩子说出父母心中早已认定的孩子的错处。这中间哪有一点意思是去听孩子的心里话呢?在这种情景下,如果这孩子真的听了父母的话,那只能说明孩子在爱父母,在了解父母,绝不能说父母在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爱孩子。另外,就拿我们自身来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说”孩子,“训”孩子。在中国北方,有一个词语——“数落”,可能就是从“说”孩子产生的。论起“数落”,有的家长可谓达到极致:早晨说,晚上说,甚至见孩子面就说,孩子已经表现不错了仍然找茬儿说;做作业前说,做作业时也说,做完作业还说;考试前说,考试时说,考不好大说,考好了往高标准说。家长不厌其烦,滔滔不绝,自然难免老调重弹,啰里啰嗦。那么孩子呢,是否洗耳恭听,认真接受,立即改进呢?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