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则杰 《文献》2004,(4):287
高宗元是清代中叶诗人,也是一位戏曲家.但关于他的生平资料特别是生卒年,过去学术界都不甚了了.已故著名旅美戏曲研究专家邓长风先生所著《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蔡毅先生《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以及李灵年、杨忠两位先生主编《清人别集总目》、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都著录有高宗元,而于作者的生平不得其详.  相似文献   

2.
郑志良 《文献》2000,(3):190-199
潘之恒(1556-1622),字景升,明代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万历年间著名的戏曲表演评论家,也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和地史学家,他的主要作品如《亘史》、《鸾啸小品》、《黄海》等已经成为研究明代戏曲演出以及研究徽州地区风土人情和黄山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3.
翁偶虹先生满族人,于1910年生于北京,1994年逝世。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退休前为中国京剧院编剧。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教育家和脸谱艺术美学家。为京剧事业,翁老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一生创造与改编整理过(含与人合作)共114个戏曲剧本,并著有大量的文艺理论和剧评文章,例如:《翁偶虹剧作选》、《翁偶虹戏曲论文集》、《翁偶虹编剧生涯》、《北京忆旧》等,被誉为“京剧圣手”。在长达五六十年的编剧生涯中,那一出出风姿各具的新戏总能在翁老笔下,紧扣时代脉博,发挥诸…  相似文献   

4.
蒋成彬 《文史天地》2013,(11):59-61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和左派人物,著名的书法家和诗词家,他早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民呼》《民吁》《民立》等报纸,宣传反帝爱国、反对清王朝等思想,后加入国民党,追随孙中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5.
汉剧是湖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从明末清初至今,约有300余年的历史。汉剧原名《楚调》,亦称《二黄》、《汉调》。明清以来汉剧不仅成为湖北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还流行于广东、湖南、陕西、河南、福建等省的部分地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2008,(2):52-53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在古典戏曲中,不能不提四大经典爱情戏曲——《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自问世数百年来,它们被改编成各种剧种活跃在戏曲舞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它们的故事发生地,也成了游人争相前往的热门之地。它们以超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7.
阿甲(1907—1994),中国当代著名戏曲理论家、表演和导演艺术家.探索传统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突出代表.被公认为是“中国戏曲导演的擎旗人”和“新中国戏曲表演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原名符律衡、符镇宝.江苏宜兴人。1938年春到延安,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平剧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长,与江青等一同参加京剧《打渔杀家》演出,还参加了《逼上梁山》的演出。曾参加延安丈艺座谈会。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研究室主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副院长;中国文联首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编导京剧《三打祝家庄》、《赤壁之战》,京剧现代戏《白毛女》等。  相似文献   

8.
四百多年前,在太仓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被后人尊为“曲圣”的魏良辅和他的伙伴张野塘,创造了流丽悠远、舒徐婉转的水磨腔——昆曲。魏良辅,字尚泉,是江西豫章(今南昌)人。他从小就喜爱戏曲音乐,以春秋时代晋国的著名乐师师旷为榜样,早年擅长北曲,从事戏曲演唱、教学工作.是著名的曲师,有《南词引正》(改本为《曲律》)一书传世。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0,(3)
<正>《歌林拾翠》,全称《新镌乐府清音歌林拾翠》,是目前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明清折子戏选本之一。折子戏选本虽为片锦碎玉,但在保存戏曲资料,展现明清戏曲的发展流变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许多戏曲全本已佚,只有一些片段保存在各种折子戏选本中,使后人得以揣测其全本的大致面目,是研究戏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一位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成为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解放前曾将教育救国视为己任,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解放后,他作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被毛泽东请到北京,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53年,在与毛泽东的一场争论之后,他成为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代言人,此后的20多年中,一直有一个无形的帽子叫做“反面教员”。我们的讲述者汪东林先生,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梁漱溟问答录》作者。他在政协认识了梁漱溟。今天他要为我们讲述的,就…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收藏家》2012,(10):90-90
石鲁书画作品捐赠暨石鲁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9月21日,石鲁书画作品捐赠暨"石鲁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石鲁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他从1939年到陕西,就和抗日和革命文艺事业联系到一起。作为在革命根据地磨练和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他创作的版画《改造西洋景》、《打倒封建》成为革命文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垮掉之歌     
库尔特·冯内古特声称自己是“没有国家的人”,或许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他想起自己还是一个美国人,但不是护照,是爵士乐。“爵士乐大概是外国人仍然喜欢我们(美国人)的惟一理由。”他说。今年是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成书出版50周年大庆,老牌译家王永年新译的《在路上》也成为畅销书,然而《在路上》看来难以像王永年20多年前译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选》那样,成为影响一代人的传世译作,我的意思是,它不如文楚安的译本。翻译除了“信达雅”之外是否  相似文献   

13.
勒华拉杜里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著名史学家,他的著作《蒙塔尤》曾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本畅销书,时至今日仍影响着全世界的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蒙塔尤》是日后所谓"微观史学"的一个早期典范,同时也是一本社会文化史专著。本文主要探讨这部著作创作的背景、内容,分析皮埃尔·莫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门人 《收藏家》2006,(9):3-6
由《收藏家》杂志社和北京阅甫斋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明清家具艺术研讨会”于8月12日在京郊顺义浩华宫会议厅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政协委员、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家、原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会长舒乙,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胡德生,中国文物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理事、古典家具鉴定修复专家张德祥,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副主任、研究员曹静楼,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副研究员、木材学家、《红木》国家标准起草人杨家驹,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木材学家、《红木》国家标准起草人姜笑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5.
孙桂芸 《沧桑》2008,(1):38-39
明清时期,因晋商的推动,山西戏曲演出非常盛行,以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最为著名,传播广远,并且对华北地区的其他地方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促成了明清及近代戏曲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明清史研究领域著名学者、九州大学荣誉教授、大正大学川胜守教授在2009年由汲古书院出版了他的新著《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对于明清社会经济史、城市史研究都作了极有深度的推进。  相似文献   

17.
正内容推荐这是著名方法学家吴甘霖夫妇19年的教子手记,是一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广大父母有效培养"自觉型孩子"的著作。作者的儿子吴牧天,原是一个"捣蛋王",后来在父母引导下,成为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并考上美国重点大学。他总结自己成长经历写作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荣登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激发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02,(7)
钱镜塘生前捐赠浙江博物馆明清书画精明精品展6月中旬开始在上海朵云轩展出。钱镜塘(1910-1983)浙江海宁人,原名德鑫,晚号病隐老人。长期侨居上海,以书画收藏蜚声江南,有许多传世名迹经过其手,如后来捐赠上海博物馆的徐熙《雪竹图》、董源《山水》、范宽《晚景图》等。被收藏界视为“今之项墨林、安仪周、庞莱臣”。新中国成立后,钱氏先后向故宫、上博、浙博、嘉兴博物馆及其故乡海宁博物馆捐赠自己的收藏,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表彰。此次赴沪的64件明清书画是从钱氏捐给浙博的1000多件作品中挑选出来的精品。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6,(10)
正张明弼,明清间文学家、学者,古文诗赋名重一时。顾启、姜光斗撰《张明弼事略》中有如下介绍:"张明弼,字公亮,明末清初文学家。他的散文《避风岩记》,将自然景物与自己在封建官场的痛苦感受揉为一体,深刻揭露了明末政治的黑暗与腐朽,由于感情浓烈、风格泼辣,成为我国游记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他的传记作品《冒姬董小宛传》是十分珍贵的史料,多次被著名学者王梦阮、陈寅恪、  相似文献   

20.
姜璐璐 《环球人物》2012,(26):78-80
弗里德曼身上有众多光环:《纽约时报》资深记者、3 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知名畅销书作家、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他还是颇具影响力的国际问题专家,在《纽约时报》开设的专栏常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风向标,其著作《世界是平的》至今被视为研究全球化的必读书。近年来,弗里德曼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