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泉窑是北宋晚期直接继承越窑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青瓷名窑,南宋初吸收了汝窑的烧制工艺,逐渐使乳浊釉青瓷成为标志性的产品,后又受到内窑、续窑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窑业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笔者长期以来对龙泉窑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是2004年发表的《龙泉窑纵笔》的续篇,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见解,对推进龙泉窑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宣州窑是皖南地区的重要窑场。多年来,在皖南地区发现的宣城市山岗窑、小河口窑,泾县琴溪窑、窑头岭窑,繁昌县柯家冲窑、骆冲窑,芜湖县东门渡窑,铜陵市狮山嘴窑等唐宋时期古窑址均属于古宣州的地域范围,应为宣州窑的组成部分。从这些窑址来看,宣州窑应创烧于晚唐,兴盛于五代至北宋时期,在胎釉及装饰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唐代烧造青釉瓷器,点褐彩装饰独具特色;五代时期,繁昌地区创烧了青白釉瓷器,胎体薄而细腻,部分精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景德镇窑的青白瓷烧造有重要影响。南宋以后,受周边地区景德镇窑、龙泉窑的冲击,宣州窑渐趋式微,最终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
<正>龙泉窑是继越窑、耀州窑、汝窑、南宋官窑之后青瓷生产的又一高峰,是青瓷生产发展到后期的杰出代表。晚唐、五代时期,龙泉、庆元等地的窑业生产开始形成规模,并且渐成体系,成为龙泉青瓷生产的发端。两宋之际动乱,北方制瓷业中一些重要工艺技术传播到南方。其中,胎釉配方的改进和厚釉工艺对龙泉窑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北宋后期,龙泉窑发展成为具有举足  相似文献   

4.
一碗类瓷器碗是常见日用品,“南海I号”出土瓷器中,也以碗最多。目前发现,以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碗、浙江龙泉窑系青瓷碗、福建闽清义窑青瓷青白瓷碗和磁灶窑酱釉绿釉碗为主。1.景德镇窑青白瓷碗南宋时期,景德镇窑业吸收了定窑特色,又被称为“南定”,最为明显的就是覆烧芒口器物和薄胎印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统,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它是在继承越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创期的产品与越窑没有多大区别,至北宋时期已脱颖而出,南宋是其鼎盛期,元代龙泉青瓷的产地、产量继续扩大,尤其在烧造大件器物的技术上有所突破,明中期后渐趋衰落,清康熙以后龙泉窑停烧。龙泉窑是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江西地区明代纪年墓中出土了一批龙泉釉青瓷,并且大多集中在藩王、高官及其家族墓中,这批青瓷究竟是浙江龙泉窑烧造的还是江西地区仿烧的,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对这批青瓷集中地作一详细介绍,并试着对窑…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法生产灰青釉、青釉、酱釉和黑釉瓷;元代晚期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生产仿龙泉青瓷。本次调查发现窑炉遗迹4座,皆为砖砌龙窑,与南宋以来龙窑向宽短变化的趋势相符,并存在多次修建使用现象;发现的矿洞与码头遗迹,反映了南坑窑系统生产过程。从采集标本看,景德镇青白瓷技术可以通过南坑窑向湖南传播;南坑窑仿龙泉窑青瓷是基于本地窑业技术对龙泉青瓷进行的表面模仿。  相似文献   

7.
婺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在长达27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从婺州窑制瓷工艺出发,详细介绍了婺州窑的胎釉以及装饰工艺的演变,系统总结了婺州窑大型器物的成功烧制、釉色特征、大量应用粉砂岩作胎、化妆土的使用以及乳浊釉瓷的成功创烧等五大成就。  相似文献   

8.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11枚青瓷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青瓷胎的主量元素含量(SiO2、Al2O3和K2O)变化较大,即使是相同窑口的龙泉窑青瓷(南宋和元)稳定性也不高;热膨胀分析表明,南宋和元龙泉窑青瓷胎的烧成温度较其他样品低,这与厚釉高温容易流釉变形和瓷胎使用二元配方有关。根据元素分析结果,可推测样品中南宋、元和明的6件青瓷胎的原料可能出自同一地区,而晚唐和北宋青瓷样品则不属于龙泉窑的瓷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宫廷用瓷的取得经历了"贡窑"、"制样需索"、"官窑"三种模式,时间上有先后也有重合。"官窑"是一种专称,由宫廷设置窑场,组织和管理生产并控制产品流向。从窑址发掘和文献记载的情况看,将废次品打碎后掩埋似乎并非官窑的一种制度,而是官窑处理废次品的一种偶然现象。南宋时,龙泉窑生产的黑胎厚釉青瓷与官窑产品非常相似,龙泉窑与官窑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
汤苏婴 《收藏家》2000,(9):46-47
说起南宋龙泉窑的产品,首先使人想到的是温润如玉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以及古雅端庄的器物造型。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龙泉窑烧造历史上制瓷工艺的最高成就。1960年出上于龙泉大窑窑址南宋堆积层的一组人物塑像,却从另一侧面反映南宋时期龙泉窑精湛的瓷塑技艺。这组人物塑像,是家喻户晓的八仙故事中何仙姑、韩湘子和钟离权像。  相似文献   

11.
松溪县西门窑是宋代闽北地区烧造青瓷为主,兼烧部分酱黑釉瓷的窑场,产品种类较丰富,质量较高,窑业技术与浙江龙泉窑关系密切。其产品在西沙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亦有发现,是福建一处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地。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黄岩窑"青瓷的工艺技术及艺术装饰特征,并探讨该窑场与同时期浙东地区的"越窑"青瓷的关系,本研究从田野考古调查入手,通过对黄岩沙埠窑窑址及窑场周围地面考古调查和典型青瓷标本的实物取样,结合科技考古的手段,着重对其产品特征、制瓷工艺技术及烧造年代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解剖了黄岩出土青瓷胎釉的内部结构;通过热释光技术对黄岩出土青瓷典型标本进行年代测定;并运用EDXRF技术对黄岩出土青瓷标本和上林湖越窑标本的胎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浙江黄岩沙埠窑址是晚唐至南宋时期浙江重要的窑址遗存,具有较高的陶瓷烧造技艺。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ED-XRF(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121件元代白瓷(青白瓷、卵白瓷和灰青瓷)标本进行胎、釉成分分析后可知,卵白瓷和青白瓷的釉色差别主要是因釉中主要助熔剂(Ka、Ca、Na)配比量不同所致,卵白瓷的烧成主要是由于釉料配方中出现了Na_2O含量较高的配料,而灰青瓷的外观则主要是由于胎中Fe和Ti等杂质含量非常高。分析结果还表明,景德镇元代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时代变化规律:南宋末元初,窑场仍部分沿用南宋时期的钙釉配方,生产较为精细的青白瓷,同时也用新的碱钙釉配方生产质量稍差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早期,南宋时期的配釉技术已完全被新出现的碱钙釉所取代,生产釉面较乳浊的青白瓷和灰青瓷;元代中期开始使用一种高Na_2O含量的原料,创烧了卵白瓷,这可能与贡御和接受官府订烧有关;元代晚期,卵白瓷的烧制技术在不断摸索中日渐成熟,釉料配比已十分稳定;元末,落马桥窑场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釉料配方波动很大,制瓷技术非常不稳定。综观有元一代,无论是卵白瓷、青白瓷还是灰青瓷,可能都采用了"天然二元配方",即使用了伴生有瓷石矿物的高岭土矿(或伴生高岭土的瓷石矿)。落马桥窑场在元代中晚期生产的卵白瓷,可能是采用了伴生有少量高岭土的高Na_2O含量的瓷石矿(高岭土矿),即文献所提的"御土"。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广州惠福西路南粤先贤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白釉盘残片为研究对象,利用μ-XRF对其胎釉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并结合这件青白釉盘残片的出土层位、装饰特点、制作工艺和装烧方法等进行了综合研究,推断该盘属于南宋时期广西藤县中和窑产品。此发现从实物角度证实了中和窑青白瓷通过广州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为研究中和窑贸易路线提供了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沈岳明  周雪妍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11):98-111+146-147
龙泉窑作为我国古代声名最著的青瓷窑场之一,其窑火延续千年不绝,所制产品曾流通八方,遍布四海。以20世纪20年代陈万里先生走出书斋为起始,学者们针对龙泉窑所做出的考古与研究工作已近百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做了大量考古工作,积累了足够丰富的材料,可以并迫切需要对龙泉窑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新时期的研究重点将着力在龙泉窑的始烧问题、发展谱系的建立、工艺创新、龙泉窑与宫廷的关系、龙泉窑工艺交流与影响以及其产品的外销和技术的输出等多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龙泉窑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系之一.南宋时期,以厚釉制品中翠绿莹润的梅子青和粉青称绝一时,达到了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最高境界.元代时,龙泉窑则以对胎的各种装饰技法众多而见长,其中又数露胎印花和贴花技法独步海内.露胎装饰即为用贴花和印花的技法.在瓷器上布施浮雕状纹样,其表面不施釉,利用烧成后胎的色泽显现花纹.一般常见于洗、浅盘、瓶等器物的底、腹等处.生产的工序分为二类:露胎贴花用模子先翻印好浮雕状纹样,粘贴于已施釉的坯体上,而后烧成;露胎印花,在器物施釉时根据图案需要留有空白,用模子直接压印于未干坯体上,而后烧成.由于龙泉窑特有的胎土成分和生产工艺,使烧成后的露胎处呈赭红色,与同时期青绿的釉色对比鲜明,相映成趣.本文拟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露胎装饰的器物和窑址出土的标本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杭州南宋遗址中出土了诸多不同窑口的瓷器,属于南宋宫廷用瓷的范畴,除了极少量的汝窑、磁州窑、耀州窑瓷器为北宋时期,余姚官窑、郊坛下官窑、景德镇窑和龙泉窑的产品为南宋时期外,人们亦把定窑及建窑的瓷器视作南宋时期的产品。通过对器物的观察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作者认为杭州南宋遗址出土的定窑及建窑瓷器应为北宋产品,是宋室南迁时带到杭州来的。  相似文献   

18.
龙泉青瓷是青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它的发展是受到早期青瓷系统的越窑、婺窑的影响。到了南宋晚期,它在长期积累的制瓷技术上吸收了南宋官窑的先进经验,生产了大量如青玉般艺术效果的粉青釉瓷器,把我国青瓷生产技术推向了顶峰,闻名中外。这件粉青釉瓷盘应属宋末元初的杰出作品(封二:上)。瓷盘的胎质细洁致密,胎色白中泛青,并采用耐高温粘度比较大的石灰碱釉烧制,使青釉厚而不流,外观丰满。通过对烧成温度的控制和还原气氛,使其外观柔和淡雅。这种粉青釉的创烧成功,极大的提高了青瓷工艺的水平。就粉青釉而言,它的主要成份为玻璃相  相似文献   

19.
长沙窑析议     
长沙窑的创烧由湘阴窑演变而来,并承继上林湖窑的因素。其釉下彩的创烧成功,对我国陶瓷彩绘艺术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也为釉下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使其成为唐代较为先进的窑口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宋元明时期闽北(福建北部)地区的青瓷生产受到了龙泉窑的影响,其仿龙泉青瓷的生产在宋代最盛,元代渐衰,明代仅余零星几处。闽北窑场对龙泉青瓷的仿烧程度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即同一水系上的窑场受龙泉窑影响程度近似,距离龙泉窑中心产区愈近的流域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闽北仿龙泉青瓷主要为外销而生产,至迟在北宋末年,其产品已运销东南亚地区,到南宋早中期仍是重要的外销船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