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镇三叔吴森殁后,至交赵孟頫为其撰墓志铭,此铭有助于对吴镇家世的了解。吴镇父吴禾,祖吴泽,曾祖吴寰,高祖吴潜。潜原籍宣州,占籍德清,南宋嘉定十年状元,淳祐、开庆间两度拜相。寔儿时被寄养汝南吴坚家,抗元阵亡。泽宋末为承信郎,守襄阳,失利后归浙江嘉兴思贤乡,元初偕长子禾南下百里澉浦航海,家巨富。镇自幼依傍吴森,吴森嗜书画,富收藏,使吴镇得以观摹历代名画,并有机会与赵孟頫、李衎交往,赵、李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直接影响了青年时期的吴镇。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大家吴镇的艺术人生与交游、绘画变法主张和文人墨戏写意绘画理论以及山水画艺术成就的研究,揭示吴镇在元代山水画文人化、人格化变法上的巨大成就和贡献,即他创造了游戏于万物之表的“渔父”渔隐山水,其充满闲云野鹤格调的“阔远”山水风格,达到“与古人为敌乃成名家”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7,(4)
吴镇是清代乾嘉时期西北地区代表作家,以诗名家,其散文创作在乾嘉文坛也独树一帜,有《松花庵全集》存世。《松花庵全集》有乾隆、宣统和嘉庆三个刻本,乾隆和宣统刻本流传较广,为大家所熟知,但嘉庆刻本流传不广,学界多所不知,今甘肃省图书馆有藏。嘉庆刻本收录作品最为全面,特别是《松厓文稿三编》一册,存文40篇,为吴镇晚年挚友杨芳灿所选编,所收文章大多数为吴镇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去世之前所写,在补充了吴镇文章数量的同时,充分展示了吴镇晚年的文学创作和交游活动,也展现了西北文坛的繁荣局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元代姚式、赵孟頫、牟应龙、钱选、萧和、张复亨、陈慤、陈康祖,后世并称"吴兴八俊",八人中钱选、赵孟頫因在书画史上的特殊地位,学界对其生平经历已多有研究,而对其余诸人少有关注。本文拟对"八俊"中姚式的生平事迹、现存书迹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略作考证,希望通过对姚式交游的考察,更全面地呈现出宋元之际的书画创作和鉴藏网络。  相似文献   

5.
元代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之前,钱选、高克恭、赵孟頫三家齐名,声望甚高,他们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着元一代画风的形成。本文仅对三家之一的钱选绘画及理论作一初步探讨。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晚年更号霅溪  相似文献   

6.
徐红 《史学月刊》2008,(12):105-111
北宋士人在进士及第之后,交游圈逐渐扩大,先有进士同年,后又有意气相投的同僚及文化旨趣相近的文友、诗友等,由此形成多个相互关联又彼此不同的交游圈。交游圈的扩大促进了他们人际交往范围的拓展,使他们及其家族成员在通婚对象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其通婚地域自然也就脱离了本乡本土,发展到全国各地。不过,由于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社会风俗与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仍然注重由近及远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古嬴吴氏家族是明清时期莱芜县重要的地方性家族之一,所见的家谱为民国二十二年敦本堂石印本和2004年新修本两种。鉴于明代时吴氏为军籍,推测吴氏并非自发迁往莱芜。到莱芜后,该家族四世吴江开启了家族的为官之路,七世吴来朝是家族的中心人物,"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是对其祖孙三代的仕途的精确概括。  相似文献   

8.
一在我国绘画史的研究中,对元代绘画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致使许多画家不愿为元统治者服务,并以绘画发泄他们对元朝统治的不满。水墨山水画在元代的发展,与当时民族压迫有密切联系。另一种看法与上述的相反,认为对元朝统治不满的画家只是少数前朝遗老,在"元四家"中,不愿为元统治者服务的似乎只有一个吴镇。至于倪瓒等豪门地主,则是"元朝统治的支柱"。赵孟頫、李倜、李衎、商琦、朱德润等贵族官僚画家,因受到元统治者的优渥待遇,更是元朝的"积极支持者"。王冕也并不是一个具  相似文献   

9.
尺牍书札是赵孟頫存世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其生平、交游、心态等研究的重要文献参考资料。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拓元刻《乐善堂帖》中收有赵孟頫写给顾信的四封书札,是赵孟晚期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因信札中涉及到顾信的生平及官职等问题,故此本文首先通过对《顾信圹志》进行补充疏证,考察顾信生平的详细信息。认为顾信是大德七年(1303年)左右拜赵孟頫为师,大德十一年(1307年)前后吏职任满时出为杭州金玉局副使,延!二年(1315年)左右升任杭州军器提举司同提举,可补明清以来相关史料之阙讹。在此基础之上,又结合赵孟頫个人的生平经历,对上述四封信札进行了初步系年,认为第二、三札的写作时间要早于第一、四札,明确了其中第三札是写作于赵孟頫应元仁宗之诏再次由杭州北上大都的途中,即至大三年(1310年)九月八日,并初步确定了其他三札的大致写作时间。最后,依据第一札所述内容,就当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10.
一、从《义门吴氏谱》谈起 “元四家”之一的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晚号梅沙弥,魏塘(今浙江嘉善县城关镇)人,他的家世鲜为美术史界所知,其身世往往蔽之以一生“潦倒”、“清贫”等词句。 笔者前些年在杭州拜见浙江省博物馆书画鉴定家黄涌泉先生时,黄老告知在浙  相似文献   

11.
对于吴佩孚之死系由于他为维护国家主权而遭日谍谋害,因而成就其爱国晚节的观点,过去似成定论。作者从吴氏对日本及华北伪政权的态度、对汪精卫汉奸政权的态度、对国共两党给他的规劝警告及抗日阵营的态度三方面,通过对翔实资料的分析、论证,认为吴氏所为在中日战争之际决不能称为“爱国者”和“民族英雄”,虽不能说他是一个汉奸,但他无疑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亲日分子,他的晚节是有污点的。  相似文献   

12.
著名戏曲家、诗人高明在元末的江浙一带颇为活跃,他曾汲汲于功名,“爱飞腾近日边”,断断续续地做过元朝十几年幕僚文职类的小官,但最后终于看破现实社会的黑暗、腐败,为了不使“尘土污儒冠”,弃职跑到宁波鄞县,过起“焚香清坐淡忘忧”的隐居生活.关于高明的生平交游,钱南扬、戴不凡、侯百朋诸先生都曾在自己的文章著作中进行过考证、钩辑,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解高明及其不朽杰作《琵琶记》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资料.本文作者在检阅有关书籍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高明交游方面的资料,撰成此文.题曰“新考”:一.交游者为前人所未考知,或已考知而又有新的发现、补充;二.将作者生平交游与思想行为相联系,通过交游考察高明世界观的衍化、思想意识的嬗变及行为的超俗隐居等,为全面、科学地阐释《琵琶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代文坛领袖、书画鉴藏家王世贞对赵孟頫极为推崇,他通过鉴藏赵孟頫的绘画作品,对赵的绘画成就和画史地位进行了全面中肯的评价。本文通过考察王世贞对赵孟頫绘画的收藏与评鉴,旨在从鉴藏史视角审视赵孟頫绘画的贡献,及其作品在明代中后期的递藏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姜夔师事单丙文考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密在《齐东野语》卷十二《姜尧章自叙》后补充了一条姜夔与单炜交游的材料,由于他对原材料审核不精,沿袭了前人的一些错误,把两个"单丙文"混为一谈。我们依据南宋人所作的行状、序跋、字帖等第一手材料,发微显幽,还原了姜夔与两个"单丙文"交游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元初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当时遗民与文人聚集之地,同时也是当时一大书画中心,鲜于枢置身其中,在增益自己收藏的同时,也饱览了当时大藏家周密、王芝、乔篑成、郭天锡、赵孟頫等人的收藏。作者通过梳理、罗列鲜于枢过目书画及所用印鉴,尝试考察其鉴藏趣味及书学思想,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16.
赵孟頫信札系年初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孟頫存世书画作品甚多,其中信札占相当部分,在古代著名书画家的存世书简中,数量也名列前茅。这些信札是研究赵孟頫书法艺术的重要材料,前人早已注意,如明代王樨登即认为:“赵魏公书名绝世,而尺牍尤工,纵横放逸,无不如意,如禅入三昧,虽游戏而皆入圣者也。”近几年来对赵氏尺牍的书法风格、审美情趣及前后递  相似文献   

17.
《华夏人文地理》2013,(5):208-209
说起中国绘画史,无论谁都绕不开“元四家”。一直以为“元四家”的四位画家在元代都已经很有名了,但一个叫孙作的人在《墨竹记》里写道,他在“元四家”之一吴镇死后的第七年(1361)专门去吴镇故乡秀州搜罗吴的画。结果住了三年。竞然没有找到一幅,因此他感叹:“更有百年.知好其画。复当几人耶?”让孙作料想不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的明朝。在江南文人圈里,突然间冒出了许多吴镇的作品,之后吴镇的名气与作品与日俱增,直到被王世贞列入“元四家”.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绕不开的高峰,迄今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吴镇作品有数十件,而随便翻一本中国绘画史,必然有专门篇幅谈吴镇的画作及其风格。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明代山东移民的最早记录,为洪武二年(1369)河北口外人迁至临清、东昌。而莱芜县的移民在元末明初形成了小高峰。莱芜移民潮相关的记载,除《莱芜县乡土志》之外,也可从现存族谱、碑刻、家族人士对移民经历口耳相传的资料中找到。吴氏家族是枣强移民中的一支,但其军籍身份又在明初移民中具有特殊性。借助口述史资料和田野调查成果,可以对吴氏家族始居何处、何时具有军籍身份、是否为政府强制性迁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吴氏:吴氏系虞的转音氏姓,所以,舜后亦有吴氏。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自舜后陈国之地阳夏(今河南淮阳)。吴氏为虞氏的后代。 妫氏:妫氏,因舜生妫汭,子孙姓妫氏,后来有改作姚氏者,改作虞或其他姓氏。 甄氏:甄氏认为是舜之后者人数众多。《广韵》中说,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  相似文献   

20.
冯子振的书法艺术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子振,字海粟,自号瀛客、怪怪道人等,湖南攸州(今湖南攸县)人。元世祖时,官为承事郎、集贤待制,与赵孟頫同在翰林学士院。在元代,冯子振并不以善书名,陶宗仪的《书史会要》亦将其排除在外。但由他留下的书迹《居庸赋》、《虹月楼记》、《与无隐元晦诗》、《跋赵昌写生蛱蝶图》等观察,我们今天可以重新评估其在元代书法史上的地位,这对全面了解、研究元代书法史也颇有价值。关于冯子振的生平交游、艺术评论,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