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二字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构建,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公民对于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政府的认同感,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这个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公民意识形成的作用,进而得出对于现实社会公民意识构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间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体,是建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民间组织的建设,就需要健全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需要挖掘中国民间组织的特殊优势资源,发挥工会、共青团与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建构公民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还需要理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正逐步走向"公民社会"。公民品格需要塑造,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图书馆人的职业道德,影响着中国公民的尊重自我、善待他人的品质,以及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满足公民信息需求、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塑造图书馆员职业伦理与普通公民道德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左雅洁 《神州》2013,(21):274-275
一、公民社会的涵义 近年来,随着公民社会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应用日趋频繁。现在,我们中国学者使用的“公民社会”是由英文词组civilsociety翻译过来的,这一译名是对civil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的强调,即公民民主参与的政治功能和公民社会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在分析范畴上是与政治国家互相对应的。按照现代社会政治哲学的观点,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主旨的社会自主领域。它是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成员的物质交往方式及社会自主的生存样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公民社会理论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基本原因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公民社会不健全,公民组织的严重缺乏,民众与政府对话的平台缺失;由此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必须建构中国自己的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参与的素质,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培育和壮大公民组织。公民社会的概念虽然不是我们的本土理论,但公民社会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章通过一个案例——瓮安事件、利用一个理论分析视角——公民社会构建理论来分析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和根据原因分析我们应对这类群体性事件可以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刘卫儒 《丝绸之路》2011,(24):101-10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中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一些基本条件,日益深化的市场化社会存在与生存方式,为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作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提供与精神重塑。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长创设了跨越疆域阻隔的比照与互动机制。大量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载体,逐渐成长的公民社会推动着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服务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对顾客的满意感有重大的影响。旅游企业应做好员工选聘、入职培训、业绩考核、奖励、员工福利、授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促使员工认同企业服务导向的价值观念,与企业建立长期互信的社会交换关系,增强员工的受权意识,激励员工表现服务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是西方政治学近来年热门话语,而我国近十年来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构建一个健康而发达的公民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论述了公民社会的含义,以及构建公民社会在我国的现实性,紧迫性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蒋瑜 《神州》2012,(26):18-18
公民是构成家庭、群体和社会的最基本要素,是公民社会的基本原子,当代中国无论是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的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构建中国公民社会而言,实现政府的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10.
高杨 《沧桑》2011,(2):101-102
本文主要从西方公民社会孕育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论及中国社会所缺少的公民社会发展要素和公民社会对政府实现善治的重大意义。文章从对公民社会的概念解释入手,介绍了西方公民社会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对其孕育发展所必须的因素加以阐述,引出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之一,即促进政府善治。  相似文献   

11.
叶伟昌 《神州》2014,(14):258-259
良好的国家治理需要建构良好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以往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模式分类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比较两者的权力的基础并探究两者的互动关系这样一个更加全面、清晰、历史性的标准下,五分法的分类更为恰当,即分为5洛克式的公民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模式;5黑格尔式的国家高于公民社会模式;5公民社会与国家相互隔离的模式;5公民社会与国家相互渗透的模式;5迈克尔.伯恩哈德的公民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模式。  相似文献   

12.
郭小文  赵晶 《沧桑》2010,(3):159-160
公民牡会在政府治理中扮演了一种新型的角色,可以对国家权力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防治腐败的有力措施。网络反腐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产物,是新时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手段。公民社会在当代充当了网络反腐昀时代先锋,信息时代互联网富身的时效性、多样性和隐蔽性等特征为公民社会参与弼络反腐提供了新的机遇。培育和推进当代中国公民牡会的成长来加强网络反腐建设.可以推进反腐败斗争迈上一个新台研。买现一个新飞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改革自经济体制开始,经济自由空间的拓展,自然地蕴生了社会自由空间,即伴随市场经济出现了公民社会的成长。国际上学者们在研究世界各国转型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即认为转型能否顺利和成功,关键是看公民社会能否健康成长。在中国",公民社会"并没有获得如同"市场经济"一样的合法性,有时甚至被作为制度警惕乃至禁忌的对象,这将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健康成  相似文献   

14.
李江江 《丝绸之路》2011,(2):119-120
美国特殊的历史、国情要求其公民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众多因素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领先局面。自强、自由与社会责任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贯穿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个过程。本文从历史追述的角度论述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及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5.
1950年代英国社会学家T.H.马歇尔提出的公民资格理论,成为二战后英国建立普遍主义福利制度的重要依据。公民社会权利是公民资格理论的核心,它对战后英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1970年代末英国保守党倡导的"消费者主义",以"消费者取向"为原则,以避免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回归个人自助和非正式的照顾为目的,从而否定了公民享有普遍福利的权利;新工党实行了新的公民权利体制,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新工党价值观念的核心,也是贯穿福利国家改革的基本思路,它是对公民社会权利的重新界定。"公民资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福利国家作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公民个体责任意识的强调。  相似文献   

16.
迟琳 《神州》2012,(8):251-251
随着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转型期。中国人正逐渐由“国家人”、“单位人”转变成社会人。本文将分析我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发展以及其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并思考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强  毛美媚 《区域治理》2022,(14):213-216
新时期,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历史的惯性会影响着现代公民的政治生活,缺乏公民精神的社会可能会影响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转.基于英国学者罗伯特D·帕特南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本文简要追溯中国公共传统的历史文化,尝试提出新时期中国完善公民社会的一种路径选择,主要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东伊斯兰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埃及在近代西方的冲击下成为西亚北非地区最早着手现代化的国家,亦是该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埃及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埃及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现代化轨迹,总结其现代化进程所面临诸多挫折困难的原因、教训和启示,有利于我们认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市场化、工业化、社会多元化和公民化等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为中东地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方面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立阳 《民俗研究》2011,(1):139-161
本文以北京妙峰山庙会及其香会组织的复兴为个案,从地方性个体横向联结的角度,研究庙会组织中的社会和个体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合法性诉求以及实现方式,从而了解在改革开放后个体和社会如何成长发展,理解中国地方社会及其走向,探索庙会组织作为中国公民社会有机构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张安新 《神州》2011,(8):99-100
网络给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影响到了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对现代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主要从公民意识形成的规律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