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远距离“神交”,还是在第三国“面谈”,甚至在丛林里直接以热武器驳火“交手”,陈平的人格都已赢得对手、敌手的敬意。对于陈平来说,这一生赢得如此多的敌人尊敬,已经足以抵消他政治生涯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很多能人、名人的品质不好。最典型的是刘邦手下那位陈平,很多人都知道他“盗嫂受金”。“盗嫂”属于生活作风问题,“受金”即收红包,那是典型的经济问题。要是在咱们改革开放前,这两大问题都是要受处分的。现在第一个问题放松了一些,第二个问题说不定要“双规”。有次刘邦面对面地向陈平反映群众意见,陈平毫不否认他存在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汉高祖刘邦身上令后人诟病的毛病固然很多,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也有许多优点,否则你就无法说清楚他最后坐上龙椅的理由。在他的众多长处中,善于用人乃是最关键的优势。能用人任贤固然很了不起,而在用人上能够做到不以无过为贤,放手使用,则更是不容易。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他对陈平的任用。陈平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在秦末农民战争和随后的楚汉战争中,他先后在魏王无咎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下为官,因关系相处不好而坐冷板凳,被边缘  相似文献   

4.
陈平,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78年。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贫,与兄嫂一起生活,仅有薄地30亩。但是,陈平自幼胸怀大志,酷爱读书,专心研习黄帝、老子学说,探求治世之术。兄长陈伯为人宽厚,自己勤恳耕田,倾尽全力供养陈平四处游学。其嫂对陈平虽已长大,但不从事劳动,专心游学,很看不惯,埋怨了几句,竟被陈伯休掉。这大概是因为陈伯笃信自己弟弟将来一定能成大器的缘故吧。陈平也确实没有辜负兄长的期望,他身处穷巷陋室,以席为门,然而“门外多有长者车辙”,交往的都是当时当地的一些有作为的人。以至当地富人张负仅凭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宝民 《文史月刊》2014,(7):12-12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陈平,说他"少时家贫,爱好读书……独自和哥哥陈伯一块儿居住。陈伯平常耕种田地,听凭陈平在外游学。"显然,陈平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拥有了不同于常人的见识,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并因此受到刘邦的重用,最后官居丞相。但读完《史记》中关于陈平的记述,感觉这个人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拥有才华之外,也与他的机智有很大关系,在两次突发事件中,陈平都急中生智,使事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陈平的谦和、平易显而易见。打开办公室门,前脚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让进屋,后脚就张罗茶水,学生端茶而进,他立刻起身,一边帮忙,一边向学生道谢。作为当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陈平的生活有画家的情趣,更有文人的雅致。他爱梅花,每年一到花期便踏雪寻梅,在千  相似文献   

7.
来信     
一位感动人心的老者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品格和风范,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是华国锋同志逝世后,新华社文章对他的高度评价。而《环球人物》杂志的文章,则是通过对华国锋同志晚年生活的详尽描述,从另一个角度向读者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田佳佳 《神州》2013,(6):180-180
毛泽东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毕生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理论家和实践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愿,他坚决要改造中国,坚决要将伟大的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志向让中国乃至世界为之震惊。毛泽东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为了中国解放和发展事业而奋斗,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生平事业和思想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的研究早已为世人所瞩目。那么本文简单探讨一些青年毛泽东的生死观与幸福观。  相似文献   

9.
陈禹山 《纵横》2008,(9):35-38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改革开放初期,这句话曾经被人们奉为经典,广为传诵。而实际上,它最早出现在深圳的前身——宝安县蛇口工业区的一个路牌上。提出这一口号的,就是被人称为"蛇口之父"的袁庚。袁庚的一生充满波折和争议,有人说他是问题极为严重的人,有人却授予他金紫荆勋章;有人骂他是李鸿章,可也有人叫他"中国改革之星"。  相似文献   

10.
周佛海是万人唾弃的大汉奸,而他的儿子周幼海却是一名共产党员。周幼海虽然很早就走上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但他一生几经磨难,无不与他的汉奸父亲息息相关。沈立行的《父子冤家—记周佛海之子周幼海》详细地讲述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最早知道黄姚这个地方是山水画家陈平告诉我的,他说那个地方不错,建议我有时间去看看。至此,黄姚这个名字一直在我要去地方的计划中,无奈去此地从交通上不是很方便,此计划一直未能实施。我在南方给在北方的画家陈平打电话,询问他近来的计划,他告诉我要去黄姚看梅花。真是不谋而合,我也正计划去那里,于  相似文献   

12.
王龙 《炎黄春秋》2011,(10):37-39
瞿秋白的一生,大起大落,带有明显的悲剧色彩。近年来最集中的争论,是关于长征开始前他是否被博古"扔包袱"留在苏区,才导致被捕牺牲的问题。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文史天地》2011,(5):41-43
孔子知兵有勇,看来是被历代史家淡忘了。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知礼义的君子,他一生极谨慎地谈论勇力、叛乱、怪异和神鬼;也非常谨慎地对待斋戒,战争和疾病。他毕其一生精力主张仁政德治,反对诸侯之间争雄称霸,企图以一己之力恢复周礼去挽救四分五裂的天下,这是他的宏伟理想。但他的这个伟大理想最终成了他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4.
午赫 《文史天地》2022,(6):74-76
<正>陈平是西汉开国功臣,官居丞相,但他小时候是一个活在白眼和泪水中的苦孩子。《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关陈平家庭贫穷及不受待见有六七处交代:少时家贫……独与兄伯居……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邑中有丧,平贫,侍丧……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女乎?”  相似文献   

15.
几百年来,大约因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曹操被诬为“篡逆者”,以致于他在戏曲中的形像都是“白脸奸臣”,而实际上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和郭沫若先生所言,他是一位“超世之杰”。他在《度关山》一诗中说:“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认为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俭朴是公认的美德。他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生一贯奉行的准则,并专门为此颁布了《内戒令》。  相似文献   

16.
施锦荣 《文史春秋》2013,(12):26-29
梁漱溟一生壮逸,堪称传奇:他出身名门,父亲投水殉节而动天下,他人生的开端已不同凡响;他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延聘北大,成为美谈;他曾试图自杀,最终却弃佛从儒,成为一代大儒,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这是一奇。他痛恨军阀,却得军阀韩复榘之力推行新农村建设。这又是一奇。他奔走国共两党之间,宣传自己的主张;与毛泽东8次长谈,两度通宵,情同知己,后又有当廷谏争,受尽磨难,却痴心不改,实为奇中称奇。  相似文献   

17.
正从张良一生的事迹看,他未必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他确实没有政治野心。"五人集团"除了共同的敌人项羽外,在人格上视野上气质上几乎没有共同点。刘邦强悍,张良从容,萧何踏实,韩信软弱,陈平诡诈。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其余四人不是平民就是游民,刘邦、萧何一度是地方上卑微的小吏,改变不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一、贵族之后反秦先锋张良的祖父、父亲前后做过五位韩国国君的相国,韩国灭亡时,张氏家族仅  相似文献   

18.
李钧 《炎黄春秋》2008,(7):58-62
2008年4月29日凌晨,柏杨(1920—2008)先生病逝。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是他在封笔之作《柏杨曰》序中的两句诗,可作为他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位杰出的诗人光未然不幸于2002年1月28日辞世而去。但他却把嘹亮的歌声留给了我们。他原名张文光,本名张光年,笔名光未然,是取其光未燃而要燃烧之意。其实他一生都在燃烧。我们不必多说他一生对革命事业和文艺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仅以两首歌曲就足以表明他一生的燃烧和燃烧的一生。一是他于日寇入侵我中华,“为了挽救这民族的垂危”而在武汉创作的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五月的鲜花》(阎述诗作曲);二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作曲)。我于1981年11月6日第一次与光未然见面,随着我们之间交往的持续与深入,通过我对他的…  相似文献   

20.
罗尔纲同志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著名专家。今年,是他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年。他一生勤奋,著作等身,总计有专著34种,共700万字。成果之富,居近代史专家之首。而他却毫不懈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