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绪 《史学集刊》2012,(3):123-128
1944年4月11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该报告将石油利益确定为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在中东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将大西洋宪章的"机会均等"原则运用于战后美国对外石油资源的争夺中;提出了美国对外石油供应的"半球"石油政策,即"东半球"的石油主要由中东地区供应,"西半球"的石油由美洲地区供应。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的目标是攫取和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保护美国国内的石油资源储备。考察《美国对外石油政策》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过程,揭示美国战后对外石油政策的本质,有益于全面认识美国构建战后石油安全战略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严润成 《沧桑》2011,(6):75-77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东地区,特别是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巨大的石油蕴藏量而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美国政府通过宣传、渲染,制造苏联在中东地区石油扩张的紧张局势;通过建立中东军事集团,遏制苏联石油势力;通过“经援”、“军援”,拉拢中东国家。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抵制苏联在中东的石油扩张,将石油作为工具为其冷战服务。  相似文献   

3.
石油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迄今为止,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原料对国家命运、军事发展和全球贸易战略,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力。中东在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所占的份额较高,是世界的油库。石油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东的政治和经济。石油所带来的贫富差距、石油富国执行的不同的石油政策以及石油价格等因素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东国家间的关系,石油供应问题也使得中东与区外大国关系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4.
中东地区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结合部,拥有丰富的石油等战略资源,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着未来世界的发展前途”。90年代以来,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它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焦点。日本和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它们的中东外交政策存在着既相同又相异的地方。一、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1.海湾战争前后的美国中东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海湾战争前后,美国政要多次阐述了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和冷战后的美国中东政策。其核心是:以海湾危机为契机,…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凡 《史学月刊》2002,(8):89-94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中东产油国把石油武器不仅对准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也对准了持“中立”政策的日本等国家。日本一方面面临中东产油国不断加大压力,国内经济出现混乱,另一方面担心得罪美国而影响日美同盟关系,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为了维持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日本经济正常运转,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中立”政策,转而公开支持阿拉伯国家正义事业,并且提供巨额资金及技术援助中东有关国家,加强与中东有关国家关系,确保中东石油平稳供应。  相似文献   

6.
197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以集体行动的形式向跨国石油公司及其母国(主要是美国)展开了提高石油标价和争取石油标价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的初期,美国政府通过为跨国石油公司解禁《反托拉斯法》、支持跨国石油公司的谈判方案等方式介入斗争。但是,受制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对中东石油的深度依赖,以及中东反美情绪和阿拉伯国家迫切希望将石油武器运用于阿以斗争等中东政治气候的影响,美国政府转而推动跨国石油公司接受产油国的谈判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产油国取得了斗争的最后胜利,在大幅提高石油标价的同时掌握了石油标价权,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权开始向产油国转移。这场斗争由此成为美国战后石油霸权衰落的转折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美国已经跃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地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该政策的初衷虽然主要是分割列强在华利益,但很快就发展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全方位指针,当然也包括其对外石油政策。为了打破英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美国打着"门户开放"的旗号,先是鼓励本国石油企业积极夺取海外石油,进而又确立了政府主导的"美国对外石油战略",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夺得了中东石油利益的主导权,为战后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经济命脉、统治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中东地区作为世界储油最丰富的地区,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石油能源主要的出口地区,控制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东地区的矛盾复杂多变,首当其冲的阿以问题就难以解决,二战后,引发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在阿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由于军事力量的薄弱,在与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作战时,总体上处于劣势地位,以色列在战争后不断地扩大领土范围,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台海危机的形成与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美国的支持下,从1957年开始,蒋介石加紧对大陆进行骚扰和破坏。为了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支援中东地区人民反帝国主义的斗争,使台海和中东两个地区的斗争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中国政府决定炮击金门和马祖,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10.
大漠里崛起的“新纽约”40年前,迪拜还只是阿拉伯海滨一个朴素的小镇。自从1966年探明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后,它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累积起来,到今天,迪拜已成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第二大城市,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最富有的城市,被世界媒体誉为“黄金之城”和“新纽约”。  相似文献   

11.
试析美国石油紧急分配法案的实施及影响刘波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市场调节的国家,然而,在其石油经济史上,却两次违背价值规律,对石油价格进行管制。1959年艾森豪威尔总统颁布"石油进口限额法令",将大量廉价的中东石油拒之门外;1973年尼克松总统则不顾国际油...  相似文献   

12.
中东在美苏冷战中具有重要意义。中东的冷战可划为四个阶段:美国开始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苏联实现突破的努力失败;阿拉伯民族主义进入高潮,英法基本退出中东,美苏展开激烈角逐;英国彻底退出中东,苏联影响进一步增长,中东呈现不战不和局面;美国促成中东和平进程,苏联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衰落。冷战在中东的主要特点如下:中东是除东欧外非两大阵营国家唯一与超级大国苏联有陆地接壤的地区,是美国遏制战略的前沿阵地;中东是冷战的发源地之一;中东成为美苏激烈争夺的地区,双方各有自己的战略;中东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延绵不断,并与冷战相互交织,而后者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有限;冷战与中东起伏不定的民族主义相互影响;中东在冷战中诞生了高度敌视西方的极端伊斯兰主义。  相似文献   

13.
吴青松  冯兰婷  张佳伟 《神州》2014,(8):275-275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梦背景条件下的石油情,即通过对中国梦的提出及背景分析,结合石油企业及高校的具体发展、石油文化的形成与石油梦的建设情况,探讨石油情对个人、石油高校的社会功能。中国梦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社会的文明和谐。而石油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血脉,是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石油梦的建设也就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在先秦时期就发现了石油,至宋代正式命名,其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名称。至唐代,石油已用于照明、润滑剂、医药、军事等方面。甘肃酒泉地区是我国最早发现、开采与利用石油的地区之一,因而此处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15.
张志鹏 《神州》2011,(2):91-92
当伊朗不断提升和展示自己在海湾地区强大的军事战争能力,例如增强其远程导弹的力量,并逐渐拥有核武器。为确保海湾及中东地区军事平衡,维护美国再中东即得利益。美国与沙特的稳定的安全合作变得异常重要。同样,恐怖主义的威胁,伊拉克政府的软弱以及政治走向模糊;也门问题,海盗丛生,这些都在影响红海地区、中东以及印度洋地区的稳定,这也是美沙安全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出台的中东政策,旨在引导部分阿拉伯国家参与其全球遏制战略,共同抵御苏联对中东地区的渗透,它构成了其后几十年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础.而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在欧米加计划不能有效处理中东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是对欧米加计划的公开阐明,这突出体现了美国中东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吴思科  潘飞 《纵横》2014,(7):4-9
吴思科,高级资深外交官,曾任我国驻沙特阿拉伯王国特命全权大使、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兼驻阿拉伯国家联盟首任全权代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2009年3月起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在4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吴思科特使一直参与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即“中东地区”的外交工作。中东地区位于亚非欧大陆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热点问题集中,政治风云变幻,不同文化激荡,各种矛盾盘根错节,形势错综复杂,历来是世界各大国纵横博弈的重要舞台。在中国创造和平有利发展环境过程中,中东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中国外交方面的重要战略依托。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坚持基本原则、保持与中东地区友好国家传统友谊的同时,为促进中东和平进程、促和谋发展、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对这一地区的外交政策也不断与时俱进。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吴特使的娓娓道来,一同走进中东这片神秘的热土……  相似文献   

18.
美国利用石油工业创始国之优势,全方位地向亚洲推销石油产品、决定油价,于19世纪后期取得了在亚洲市场独占鳌头的地位。缺乏石油资源的英荷等国则乘机控制了亚洲的主要油源,竭力阻止美国染指。从20世纪20年代初始,美国利用“门户开放”政策,一一敲开了紧闭的亚洲油源之门,与英荷等共享之。美国在亚洲的石油扩张,大大提高了作为重要石油资源和市场的亚洲在美国经济和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使美英等国的石油利益达到一致,导致了伊斯兰世界与美英之间激烈的利益冲突,引起列强对世界油源的激烈争夺,也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东部,省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达120多万,尤其是临夏,有“小麦加”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与中东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甘肃在石油化工、畜牧业,陶瓷工艺、清真食品工业、治沙、医药、有色金属、冶金、五金矿产、地毯工业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中东地区拥有一定市场和客户;并将中东地区列为本省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重点;派往中东各国的贸易团组和展销团组逐年增多。海湾地区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出口商品市场。人均收入(22300美元)居世界前列,盛产石油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1,277,000,全国面积91000平方公里,伊斯兰教为国教.现已查明石油储量44亿吨,年产石油6000万吨。商业中心迪拜的贸易量占贸易总额的5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是机械运输设备,其次是食品、纺织品等。迪拜已建成—个国际性的贸易联系网,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进口  相似文献   

20.
艾登在任外交大臣和英国首相期间,力图以埃以和解为基础,与美国共同制定了全面解决阿以争端的“阿尔法计划”,艾登提出这项计划是以纳赛尔对西方国家的友好和美国在中东地区与英国的合作为基础。由于艾登将阿尔法计划实施与要求美国在中东对英国的军事支持和美国加入巴格达组织联系在一起,因此英国逐渐失去了美国在中东的支持;随着艾登对纳赛尔敌意增加,阿尔法计划逐渐陷于困境,并且当运河危机发生时,阿尔发计划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