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古人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为了应对灾害、灾异。春秋诸侯国一方面试图以"德"禳灾,采取一些务实的荒政措施抵御饥荒、水旱等灾害,同时也发明了一套抵御灾害的礼乐制度。这一礼乐制度即是灾礼。灾礼即以礼乐制度来抵御、消解灾害。  相似文献   

2.
雍正十年,江南沿海遭遇特大潮灾,对地区经济与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危及清政府财赋中心区域的社会安定。清政府动员各级官员积极赈灾,在主持救灾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和利用了省区间粮食供求变化规律,适时调控粮食供给,以维持灾区粮价稳定,具有较强的应对灾害破坏、落实赈济措施的能力。这次灾赈中的政府表现说明,在18世纪前期,国家是灾后救济的主要力量,也只有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才能实现如此长期的大规模粮食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回顾中国世界遗产三十年,鼓浪屿在中国世遗项目中是具有独特性的,是采用新视野和新方法申报的独特的鼓浪屿遗产保护模式。鼓浪屿申遗基于世界遗产促进文化对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其核心的任务是讲好中国现代的故事,讲好鼓浪屿人的故事,讲好鼓浪屿文化的故事,促进社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视角从公共租界到国际社区和共享遗产,纳入了更广阔的时间、空间和文化背景,关注到社区的发展变化和不同文化群体在其中的作用和贡献,重在强调对文化交流、对  相似文献   

4.
《文史春秋》2011,(7):66-F0004
广西是一个灾害多发地区,2000年以来,每年因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火灾导致的农村民房倒塌和毁坏平均约30万间。对于大多数普通农民而言。农房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财产。房屋因灾损毁往往成为其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17年7月鼓浪屿以"国际历史社区"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然而申遗不是最终目的,"后申遗时代"如何保护与传承,如何将其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才是今后鼓浪屿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两大方面论证推行社区博物馆建设对"后申遗时代"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分析与探讨鼓浪屿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成效和不足,提出建设社区博物馆要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才能够最有效的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正>鼓浪屿的遗产价值,来源于历史的社区,所以对鼓浪屿历史的解读和遗产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以历史社区的发展变化,和背后不同文化群体的作用和贡献为出发点的。同时,鼓浪屿和它的价值将由当代的社区继承、传递给未来。因而在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以社区作为关注的重点和策略制定的出发点,形成多层级、涵盖物质遗存与文化传统、关注反映社会空间脉络关联关系的保护对象体系。在这一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文物保护单位的雷电灾害防御分级管理,使用福建省2016年至2020年的闪电定位数据,分析了福建省雷电活动3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雷击密度和雷电综合强度作为雷电致灾风险评估的参数,建立了福建省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雷电致灾危险性指数RH模型,在1km×1km的经纬度网格内计算雷电致灾风险,使用自然断点法得到雷电致灾风险分级指标等级阈值,进而将福建省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雷电致灾危险性划分为四级。从文物建筑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防护装置建设及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8月10日,为了传播分享鼓浪屿的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优秀经验,倡导文化遗产地在新时代中更加良性的保护和发展方向,申遗全程技术支持方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和厦门市鼓浪崎——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携手,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主舞台举行"世界遗产之鼓浪屿模式——鼓浪屿申遗经验推广会"。推广会由厦门地方及鼓浪屿领导、申遗专家、厦门社区代表等,进行遗产保护与社区复兴、遗产价值挖掘塑造、鼓浪屿申遗独特意义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9.
《羊城今古》2005,(4):11-11
广州史志丛书——《广州百年灾难史话》近日出版。本书系统地记述了广州地区100多年来洪灾、台风、干旱、饥荒、瘟疫、海难、空难、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企业生产事故、毒性灾害、公共场所事故、社会惨案、政治运动等自然与人为灾害,包括灾前的背景、灾中的抗灾、减灾和救灾.还扼要介绍了安全减灾的基本常识和广州地区自然灾害成因,提出了安全减灾的基本思路。全书分天灾篇和人祸篇,共30万字。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具有可大范围、周期性对地观测的特点,可为不可移动文物灾害监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从洪涝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影响出发,介绍了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光学遥感数据对不可移动文物灾害进行监测的方法。分别通过鄱阳湖的洪涝灾害对邑北垱遗址的影响、城市建设和开采活动对云冈石窟及周边区域的影响,以及福建泉州顺济桥在台风与洪涝中损毁的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在遥感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探测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展示了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对致灾因子与受灾环境进行精细监测的优势与潜力,为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风险的科学、准确评估和有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台风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粤西沿海渔民在面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时,通常利用传统的本土经验来应对。渔民们基于原有的社会文化结构对台风进行认知和解释,把台风既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又把它的原因解释为神灵意志的体现。他们在应对台风灾难的时候,既有经验性应对策略,也有借助于"超自然力"的应对策略。在国家权力和现代科技主导下的防灾救灾模式下,这些地方性知识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鼓浪屿经历了从传统聚落到殖民风格居留地,再到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征的现代社区的跨越发展。在多国参与共管的特殊管理模式作用下,通过闽南本土居民、外来多国侨民和还乡华侨群体的共同营建,鼓浪屿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化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以城市空间、建筑宅院、道路肌理和自然景观等多样化的物质遗存完整清晰地见证了中外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鼓浪屿的发展和建设成就,是中外多元文化在社会治理、人居环境营造、建筑与园林艺术、文化生活等领域广泛、深入交流的物证。在世界遗产框架下,鼓浪屿作为历史国际社区的突出普遍价值,也为当今世界不同文化间价值观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潮的演进,世界遗产开始超越遗产本体保护而关注遗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总结遗产社区的发展模式或探讨其存在的矛盾与冲突问题,且将诸多因素视为单一独立的存在,割裂了彼此间的联系与互动。本文从“遗产+社区+景区”的多重身份语境下分析了鼓浪屿遗产社区遗产保护、社区建设和旅游经济的多重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提出了社区衰落、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旅游繁荣、可持续发展外部压力过大,遗产保护受困、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其次,梳理了鼓浪屿遗产地社区在“社区”层面改善教育、保障民生、激发社区内生动力,在“景区”层面有效限游、文旅融合、科学发展旅游业,在“遗产”层面立法保障、优化管理、理顺保护体制等多个层面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安徽省各种灾荒频频发生,呈现出无年不灾、多灾并发,灾荒种类多、以水旱蝗灾为主,灾害群发期现象突出,有灾必有荒,灾荒损失惨重以及天灾与人祸相互交织等特点。灾荒对安徽经济、社会以及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重灾荒,政府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互补短长,在灾荒的应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周琼 《史学集刊》2021,(2):4-10
20世纪以来,中国灾害史研究在史料整理及研究、荒政制度、区域灾害史、灾赈实践等领域硕果累累。①随着研究的推进及现实价值的凸显,灾害史研究似乎陷入了瓶颈,大多数研究都是就灾害说灾害,集中在灾害个案及赈济史实梳理的层域对灾害背景(原因)及影响、官民救灾及其机制和措施、思想、灾后重建等问题的讨论,或是对断代、区域、特别案例的探讨,对具体路径及方法等问题修修补补,研究思路及叙事框架无意识中形成了固有的路径及模式,重要创新及突破性成果不多,理论及跨学科视域的创新性研究也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6.
1949~1952年,为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通过采取临灾救济、生产救灾、安置灾民等措施遏制了灾害的进一步恶化,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积累了一定的灾害救助经验,即:加强对灾害救助工作的领导,实行抗灾工作总动员;制定切实的灾害救助方针;注意加强灾害管理;及时向灾区派出视察组、慰问团;发挥非政府救济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鼓浪屿     
《世界遗产》2014,(1):68-71
鼓浪屿完整地保存了20世纪初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社区功能结构与形态、多样的居住建筑和具有重要文化内涵的自然环境要素。这些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反映了鼓浪屿自19世纪中叶百年间的不同时期的建设成就,多元文化在政治、社会生活、建筑和园林艺术、建造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不可移动文物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认为历史自然灾害往往发生在历史社会环境及其文物的集中区,并对二者产生渐进或剧烈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的防灾减灾能力在不断提升,灾害的发生及其防范应对又会或多或少地在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其社会环境中有所体现。有鉴于此,提出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防的几点建议,一充分了解和识别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历史上的主要灾害类型以及影响,判断未来可能面临的主要灾害和灾情;二持续开展关于自然灾害之于不可移动文物的破坏性影响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不断深化相关认知;三针对风险类型和破坏性评估,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性研究和预防性保护;四不断深化和细化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和区划研究;五在更大的"区域灾害系统"和"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协调风险管理与预防工作;六总结历史时期地域文化中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方法和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地有别于一般旅游地,对其社区居民的感知研究有利于遗产地的合理利用。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从经济、文化、环境等维度对鼓浪屿社区居民进行调研,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交叉分析,得到环境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旅游体验感知和基础设施建设感知等五个公因子,分析人口特征对因子的感知差异,并在文化的宣传与保护、环境的治理和利益的分配等方面提出建议,为鼓浪屿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汤欣瑀 《上海地方志》2023,(3):47-54+95
随着贵州内地化进程深入,清代成为贵州地方志修纂的高峰期,保存流传的地方志数量多。与前代相比,清代修纂的地方志体例趋于完备、内容趋于翔实。这一时期,贵州地方志中保留大量的灾害相关记述,除了专门设置《灾祥》篇目外,在《祀祷》《艺文》《物产》等篇目中也有灾害记述。不同篇目灾害记述的来源、繁简、侧重不同,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灾害灾情、灾害理性认知、禳灾祈福、灾害文学四类。灾害记述中隐含官方对自身正面形象的塑造,蕴含对民众安分守己、积极行善的教化引导。本文对清代贵州地方志中的灾害记述进行探析,分析文本所显示的灾害文化,透过文本看到官方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