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一旦与名山胜地相结合,更加显示出它独具的风格.庐山在道教史上称为三十六洞天的第八洞天,(《云芨七签》卷二十七)道教所谓的洞天乃上天遗群仙统治之处.由此可见,庐山在道教史上的地位与道徒们对庐山的推崇.庐山得名主要有三说,每说均与道教相关.一是因周初匡俗在此结庐寻仙求道,后登仙而去,山故名匡山或匡阜;二是西周早期方辅与李聃骑驴入山修仙炼丹,后得道,仙去唯庐独存,故得名庐山或辅山;三是说匡俗为西汉初人,因其父助刘邦夺天下有功而封越庐君,匡俗兄弟七人不愿为官,结庐山中修炼寻道,人们于是称此山为庐山或匡庐.以上诸说虽为神话,但至少可以说明,先于道教的存在而存在的庐山,其得名以及被人们所认识,是与道士、方术之人以及神仙家们最早来山活动分不开的.庐山的文化与道教有着深刻联系.也可以说,庐山文化是以道教文化为起点,然后才得以开发和被人们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外公毛泽东三上庐山(1959年、1961年、1970年),外婆贺子珍四上庐山(1959年、1960年、1962年、1966年),庐山与两位老人家有着不解之缘. 在庐山我见到了曾接待过我外公(毛泽东)和外婆(贺子珍)的老同志,和他们连谈了两个晚上. 庐山的老同志彭毓炎处长是当年的招待所所长,他清楚地记得1960年外婆贺子珍在庐山看望林彪的情况:“你外婆后三次来,都是我负责接待.每天我都要去问候她,安排一些相关事情.她从我这里知道林彪上山来了,便要求前去看望.”  相似文献   

3.
1937年,继两次庐山训练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庐山开始第三次训练。第三次庐山训练将训练对象扩大到行政与教育管理人员,学员来自包括东北在内的全国各省市,以复兴民族、抵御外侮作为训练的直接目标,具有鲜明的抗战特征。由于卢沟桥事变爆发,训练提前结束,使此次训练较之前两次,较少为人所知,成为淹没在大历史光环下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4.
贺伟 《文史博览》2008,(4):22-23
"美庐"别墅是蒋介石、宋美龄在庐山居住多年的别墅,毛泽东三上庐山开会,也大多下榻此处。因此,"美庐"成了中国惟一一栋居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别墅,成为庐山游人必至的最重要的人文景观,1996年  相似文献   

5.
1933年8月的一天下午,53岁的弘一法师李叔同正在庐山青莲寺整理佛经,一名小和尚进来通报:“庐山名士陈三立前来拜访。三立老人是江西有名的贤士,长隐庐山,潜心佛学。弘一法师听说他来了,急忙出门迎接。  相似文献   

6.
贺伟 《纵横》2007,(11)
从1927年6月初上庐山,到1970年8月最后一次上庐山,前后40多年的时间里,朱德与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中共领导人中与庐山结缘时间最长的人。火莲院、359号别墅、诺那塔、植物园、五老峰,至今犹回荡着朱老总爽朗的笑声。他亲自引种的四川春兰,如今已开遍庐山,和庐山人一起,怀念着宽厚质朴的朱老总,念叨着他的传奇经历、庐山往事……  相似文献   

7.
胡玮 《南方文物》2015,(2):12-14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庐山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许多与抗日有关的事件在庐山发生或与庐山相关联。1937年6月和7月间,为团结抗日,国共两党在庐山举行了两次和谈会议。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抗日宣言》,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在这里拉开序幕。庐山还是抗日战争中著名  相似文献   

8.
柳秋荣 《百年潮》2015,(2):30-34
1946年7月14日,蒋介石乘坐"美龄"号专机,由南京飞抵九江,随即在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陪同下登上庐山。这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首次上庐山,距离1937年12月的离开,蒋介石与庐山分别了将近九年。九年前,国民党军政要人齐聚庐山,共商抵御外侮之计,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著名的抗战宣言。与当时热闹的情景相比,此时的"夏都"庐山,除了清冷之外,触目皆是遭受日军破坏的痕迹,秀美的庐山已是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9.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评价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京九线和长江交汇点,北临长江,东傍鄱阳湖,自  相似文献   

10.
庐山不仅以文化景观闻名,美食也名闻天下,且不说庐山的三石“石鸡、石鱼、石耳”如何肉嫩鲜美,味道香醇,遐迩闻名。另一道独有的特色菜“庐山三杯鸡”也名不虚传,其选料为一年生的小仔鸡,加工成块状后放在砂锅内,放人一杯酱油、一杯猪油、一杯地地道道九江陈年封缸酒,经文火闷制而成,  相似文献   

11.
虞成萍 《南方文物》2005,(4):114-116,12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了抗日宣言。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于6月、7月两次上庐山,与国民党谈判,谋求共同抗日。国民党政府亦于5至7月召集各方名士参加庐山谈话会,讨论抗日事宜。由于国民党政府把庐山作为“夏都”来经营,抗日战争前夕和前期的多项决策在庐山作出,许多与抗日有关的事件在庐山发生或与庐山相关联,庐山实际已成为全面抗战的重要策源地之一。7月1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督促及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对日外交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也表明了国民党抗日之决心。  相似文献   

12.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夏都庐山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夏都”,地位极其重要,而当时庐山存在的殖民主义空间与“夏都”身份极不协调,这些促使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庐山的建设以恢复民族的尊严。在南京国民政府主导下,庐山建立了组织完善的现代行政管理机构,收回了牯岭租借地的主权、加强了市政建设的现代化,而这些以及具有民族风格的“三大公建”的兴建都充分体现出南京国民政府在建设庐山中对民族主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姚欣 《南方文物》2014,(3):181-185
<正>庐山,千古名山。苏东坡曾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入20世纪,葱茏俊秀的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联。在中国近代史上,庐山披挂着浓重的政治色彩。1926年11月26日,北伐胜利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第一次来到庐山。10天后,国民党中央首次在庐山开会,研究"整理军事政治问题"。蒋介石从此便格外钟情于庐山。从1926年至1948年(抗战时期除外),蒋介石有15个年头在庐山常住,运作国民政府中枢机器,召开有关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会议。庐山成为国民政府"夏都"、"政治山",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此次游庐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庐山博物馆珍藏着唐伯虎的传世之作《庐山图》。唐伯虎,明代江苏吴县人。少时聪颖过人,29岁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连科场舞弊案被革黜。后游历名山大川,性格放荡不羁,才华横溢,钟情丹青,卖画为生,留下不少诗和画,是当时文坛上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据史证,唐伯虎的这幅《庐山图》,绘的是庐山三峡桥的山水景物。三峡桥,即今日观音桥,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鬼斧神工,宛如天半飞虹,横跨于含鄱岭南的三峡涧上,长24米、宽4.5米、高10.7米,全部是由石头砌成。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气势宏伟的…  相似文献   

15.
马社香 《百年潮》2005,(2):40-43
1959年7月5日,星期日.庐山气象站预报当日天气雨转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天休会.与会人员自由组合,谢觉哉、董必武、林柏渠三老结伴去庐山名胜仙人洞和御碑亭游览.李锐、周小舟等人去了含鄱口.  相似文献   

16.
陈岌 《南方文物》2004,(4):104-108
国共两党庐山谈判,是1937年6月与7月间在庐山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促成国共共同抗日而与国民党进行的两次谈判。虽然,庐山谈判没有达成共赴国难的协议,但为结成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民抗敌御侮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贺伟 《文史博览》2007,(5):23-24
曾两度主政中国的段祺瑞,人生的最后三年在上海度过,其间常来庐山避暑、隐居。  相似文献   

18.
27、庐山军官训练团庐山,临江拔地,峰险瀑奇,云遮雾锁,神秘莫测。自从司马迁将中华部落联盟首领大禹的足迹与庐山的名字同时写进《史记》之后,无数古代名人(主要是文人墨客),驾一叶扁舟,辗转千  相似文献   

19.
姚欣 《南方文物》2015,(1):207-210
<正>在中国的名山中,庐山始终是一座显眼的坐标,耸立在世人的视线。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庐山为"庐岳",位尊天下。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出了这座山峰的恬淡诗意……进入20世纪,庐山成为中国五光十色的政治舞台,与中国现代政治的关系紧密相连。近代,庐山曾是国民政府"夏都",南京政府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解放后,伟人毛泽东于1959年、1961年、1970年3次登上庐山,  相似文献   

20.
庐山天下悠     
正庐山天下悠。悠长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悠远的山川、悠扬的遗韵、悠然的从容……一个"悠"字,道出了庐山的独特风情。关于庐山从何得名有不少传说,多与修仙相关。隐居山中得道飞升的仙人,只留下一座空空的茅庐。以庐为名,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庐山自古就是宜居的世外桃源。东晋建都南京后,政权中心由西北向南方转移,庐山便闻名于此时。九江靠近六朝古都南京,无论是沿长江上下,还是从鄱阳湖口进出,大多要途经九江,而耸立于此的庐山逐渐成为人们闲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